被武士强行拉走,一直拉到大殿门口,典膳官吴盐,温自让、王明、洪正龙三位总兵,这才猛然清醒。
张献忠可不是说着玩的,是真的打算要他们的命。
就为了反胃吐了那点东西,就打算要他们的命。
这时,他们才恐惧感受到:反胃的严重性、残酷性、无情性。
“大王,饶命呐,饶命呐......”吴盐惊恐大喊,大声求饶。
“大王,末将知罪了,求大王开恩呐......”南厂营温自让立马大声请罪。
“大王,末将攻城,还有三处伤呢。大王,末将非不忠不孝之人啊......”八卦营王明又说功、又说忠。
“大王,末将每战向前,从不退缩,绵州,还是末将先登的城呐。大王,你让末将带兵冲杀,战死沙场吧......”振武营总兵洪正龙也大声喊着自己的功绩,以及自己的死志。
.......
可是,他们喊得再大声、即使喊破喉咙,也都无济于事。
张献忠始终没有再回头看他们一眼。
反而,对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冷冷一笑,举手指指点点,非常气愤地道:
“诸位爱卿,都给本王听听。这些,就是贼人的假象。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混进大西军罢了。”
“咱大西王朝,要的是忠孝两全、纯粹之人。”
“这些不纯粹的、意志不坚定的人,就是妖孽。咱大西朝不需要,必须清除掉。”
........
一众文臣武将,无不震恐。
“啊啊啊啊............”
张献忠话音刚落,众人惊魂未定,宽大的承运殿之中,立马传来四声惨叫。
惨叫过后,承运殿外,立马清静。无人求饶,也无聒噪。
很快,四名刀斧手提着人头回来复命:“大王,已正典刑......”
一众文臣武将,看着血淋淋的人头,更加惊恐。
张献忠冷冷一笑:“拿走......”
四名刀斧手立马提着人头,退出大殿,多待一刻都胆寒。
张献忠却一脸淡定,若无其事一般,径直走回王座。
手按楚王剑,看向汪兆龄,大声问:“军师,蜀王府的府库钱粮,可曾查清楚了?”
汪兆龄立马上前,拱手一礼,拿出一个奏章,大声道:
“禀报大王,幸得曹化淳那个死太监,帮咱们查封了府库。所以,蜀王府的府库钱粮,一点都没损失。”
“又得王长史和一众官员襄助,现已全部查清。”
“蜀王府,共有黄金一百八十万两,白银三千六百万两,堆满了钱库。”
“另有白米二百九十万石,白面六十万石,精盐九千石,足足堆满四大粮库”
“其他珠玉之宝,不可胜数,至少有一千多箱。”
“哈哈......大王,这些钱粮,再加上从重庆府、广安州、顺庆府?(南充)、绵州(绵阳)、德阳收缴的钱粮,加起来,足够我大西军三年之用。”
“哈哈......咱们,发大财啦。”
汪兆龄兴奋汇报着,满大殿的文臣武将,张可望、张文秀、白文选、严锡命、王应龙、胡默......一个个,都惊讶不已、振奋不已。
“咦......这么多,太多了吧?”
“唉.......这个蜀王,完全就是守着金山的吝啬鬼。给他再多,也不经打,不中用啊!”
“哎......有这么多钱粮,还守不住成都,蜀王那草包,完全就是头憨猪!”
“唉.......成都摊上这么个主,不亡,岂有天理?”
......
众人惊讶间,张献忠兴奋间,汪兆龄又继续道:
“大王,最可喜的是,成都府良田沃土,蜀王府独占七成,卫所军屯又占两成,百姓只得一成。”
“咱攻下成都,蜀王府的七成、卫所军屯的两成,全归我大西朝所有。成都府良田沃土,咱不费吹灰之力,就拥六成,足足一千多万亩呐!”
“哇......这么多,好多田啊?”第一大将张可望,都想卸甲归田,当个付家翁了
“啧啧.......这么多田,得产多少粮食啊?”张文秀啧啧称奇,不敢想象。
“么么......真是天府之国,都说蜀王是最富的藩王,有这么多土地,想不富甲天下,都难呐!”辞职还家的、原大明吏部主事严锡命,也感叹不已。
......
看一众文臣武将惊叹不已,汪兆龄微笑着,转头看向老丈人张献忠,再次上前,拱手施礼。
突然,双膝跪下,声音洪亮地大声劝进:
“大王,今日成都已下,川蜀之地、天府之国、府库钱粮、良田沃土、帝王之资,尽归我大西。此乃天意所归,亦属民心所向。”
“想我大王,自起兵以来,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天下豪杰无不俯首以待大王,天下百姓无不翘首以盼明主。”
“昔日,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终成帝业;明太祖朱元璋,亦从布衣而至九五之尊。大王之英明神武,岂在二人之下?”
“今川蜀已定,四方豪杰纷纷来投,正是大王登基称帝、定鼎天下之时。若再迟疑,恐生变数,反为不美。”
汪兆龄突然跪行一步,声音愈发激昂:“大王,天命不可违,民心不可逆。今日承运殿上,群臣齐聚,皆愿大王早正大位,以安天下之心。”
“臣等,愿效犬马之劳,辅佐大王,开创万世之基业!请大王顺应天意,登基称帝,以定乾坤!”
言罢,汪兆龄重重磕响三个响头。
汪兆龄此言一出,一众文臣武将立马醒悟:只有张献忠进大位、登基称帝,他们这些个从龙之臣、护龙之将,才能有大官做啊。
紧接着,殿内群臣亦,纷纷跪伏,齐声高呼:“请大王登基,以安天下!”
劝进之声,声震殿宇,久久不息!
张献忠大喜,却故意摆摆手、摇摇头:
“诸位爱卿,今日之言,吾心甚感。然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吾岂敢妄自尊大,称帝自居?”
“吾本一介草民,才疏学浅,德薄智浅。因天下大乱,不得已而起兵,志在除暴安良,非为私欲。今虽略有小成,然四方未平,民生凋敝,吾若此时称帝,岂非有违初心?”
“望诸位体察吾心,共图大业,待天下大定,再议此事不迟。”
“啊......”
一众文臣武将,顿时大惊!
若张献忠不进皇帝大位,那么,他的王侯大位、丞相大位、尚书大位、侯爵、伯爵、大将军、大司马......如何当得?
劝进,是为了表忠心,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