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思索一下,急忙抬头,开口问,“陛下,旨意已明。我等三人,流放缅甸,完成陛下之旨。”
“若达成,其他将士,是否全数放过。”
孙可望此话,也算是开出了一个条件。
崇祯轻轻一笑,摇摇头:“孙将军,将士所犯罪行,有大有小。”
“小者,随波逐流、身不由己,所犯之罪,朕恕免一次。若敢再犯,数罪并罚,罪加一等,一齐算账。”
“大者,实在罪孽深重、罄竹难书、不偿命不足以平民愤。若一律放过,巴蜀百万冤魂,恐难安息。”
“斗胆问陛下,何为罪大、罪小?”李定国追问。
崇祯继续道:“罪最小者,如五十万眷属,为从犯。朕一律放过,发给恩田每人十亩。所产粮食,十粮税一。”
“投降者、归顺者,算为小罪。朕亦可尽恕其罪,发给恩田每人十亩。所产粮食,依旧十粮税一。”
“俘虏者,罪介于大小之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所有俘虏,编入俘虏营。谁毁的城,谁且筑之。”
“待其将烧毁的二十余州府建好,朕可免罪。每人再发给恩田十亩。所产粮食,依旧十粮税一。”
闻听此言,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都认真点头,都觉得可行、可以,都觉得崇祯仁慈、是个宽宏大量的好皇帝。
“陛下,那罪大者呢?”李定国问出了一个,孙可望和刘文秀都关心的问题。
此话一出,崇祯慈祥的目光,突然变得冷漠、严肃。
“对于屠城的帮凶,都督以上武将,如伪抚西王高承恩、伪乐山侯王尚礼、伪雅州伯胡守贵、伪黎州伯徐湖、伪天全伯杨世国、伪邛州伯傅法、伪嘉定伯吕布、伪都督陈胜、伪都督王自奇......一百余武将,虽奉将令,但亦有屠城、屠民智实。”
“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朕判令先断手足,让其尝十指连心之痛。再斩其首,让其永世不得超生。”
“若此,方可慰川中百万冤魂,为川中千万父老报仇。”
“这......”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一时吓懵了。
这可是一百多人啊。
原先仁慈、宽容的崇祯皇帝,立马变得嫉恶如仇,杀伐果断。
他手中剑,可护千万民!
他手中剑,可斩千万人!
大明天下,四月所照,生杀予夺,他是最大的主宰。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历朝历代,哪一个皇帝可都不是好惹的。
“陛下,不知......张献忠......”李定国又大着胆子,试探着问。
崇祯直盯盯看着李定国:“李将军,你是想他死,还是想他活?”
“这......”李定国为难着:“陛下,罪将......罪将......”
李定国喃喃着,矛盾着,始终没有表态出来。
崇祯叹息一声:“既然李将军为难,不说也罢。”
“朕原先,是想杀张献忠,以谢天下。”
“不过,朕转念一想,留其一命,留着赎罪,或许更有价值。”
“啊......”
崇祯此言一出,王永吉、何庄、刘泽清、马士英一干文臣武将,又震惊了。
杀张献忠一人,足抵其他武将一百人。
不杀张献忠,如何平息川军之恨、抚慰川民之伤?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则把目光看向崇祯,都想听听是怎么个留法。
崇祯继续道:“朕决定,断张献忠一手一足,让其尝一尝断人手足的滋味。”
“张献忠乃陕人,喜居苦寒之地。缅国,乃燥热之地。”
“就让张献忠随着孙将军、李将军、刘将军一起,流放缅国吧。”
“这......”
孙可望三兄弟,以及一众大明武将,又都懵逼了。
两方都似乎觉得不妥,可是,又挑不出哪里不对。
李定国等人担心的是:若斩张献忠一手、一足,且不说会不会伤口感染、得疾病而死。让其舟车劳顿,押解千里之外的燥热之地缅甸,他能活着抵达吗?
即使活着到达,他又能活多久?
莫非,到时候,张献忠死在流放地,还成了崇祯皇帝大军压境的一个理由?
王永吉、何庄等人担心的是,万一张献忠去了缅国,凭他降维打击的忽悠人能力,会不会又拉起一支大军,杀回来。
而且,张献忠未死,李定国三人会不会再次背叛。跟着张献忠起兵,杀将回来?
“陛下,不杀张献忠,难道就不怕放虎归山?”王永吉忍不住提醒。
崇祯摇摇头:“断一手,又断一足,废人一个,有啥好怕的。”
“想想猛如打虎武松,步战第一。断了一臂,也只能出家当和尚,为废人一个,不受待见。”
“他张献忠,又能如何?”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也不敢再进言。只不过,流放路上,何以面对,谁也不知道?
.......
第二日,一大早,满城便粘贴告示,将崇祯的大罪、中罪、小罪“三罪说”,原原本本诏告成都百姓、将士。
整个成都府,都在期待着看哪些贼将受断手断脚之刑。
被烧塌的钟鼓楼下,高高的刑台早早架好。
台下,密密麻麻早挤满围观的将士、百姓,个个脸上,带着怒火,带着兴奋。
只有杀了这些贼人恶魔,他们才能稍微卸下悲伤,重新上路,重新活。
午时三刻一到。
徐缺带着甘雨鑫、韩瑾及一众锦衣卫,将张献忠、高承恩、王尚礼、胡守贵、徐湖、杨世国、傅法、吕布、陈胜、王自奇......一百余贼军武将,全部押跪台上。
崇祯带着王永吉、何庄、刘之勃、刘佳胤、杨展、曾英……一众川将走上高台。
崇祯亲自宣读罪行,申明刑罚。
…………
宣读到最后,崇祯大声道:
“诸位成都将士、川中父老。”
“这些奸贼所犯之罪,百死不足赎其罪。”
“朕要他们,好好尝尝被剁手、剁脚的苦楚。”
“朕要他们,好好感同身受。他们犯下的罪行,到底有多混账,到底有多残忍!”
“此番行刑,分三日进行。”
“今日,断其一手一足。”
“明日,再断其一手一足。
“后日,再斩其头,身死罪不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