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赵霖果断扎进了天工坊,很快就把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给搞了出来。
搞出来归搞出来,但想要把纸张和书籍的价格打下来,却是一场硬仗。
赵霖最先做的,就是报纸和话本。
报纸不仅能够传递官府政令,普及大汉各处发生的大事,更关键的是,这种手段必要的时候可以控制舆论方向,算是幽州刺史府的一种官方手段。
至于话本,完全是赵霖为了把纸张书籍的价格打下来的一种手段。
话本这种东西,既有纸又有字,就跟后世的故事书似的,功能多样。
至于汉朝盛行的那些四书五经,之乎者也的那些东西,幽州一律不提倡。
学那些东西,一点实用性都没有,最后只能培养出一帮酸秀才出来。对于治理郡县,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帮助并不大。
事急从权,幽州这几年一直奉行,什么有用学什么,教授的都是能够赚钱养家的真本事。
什么士农工商的阶层,幽州一律不在乎,讲究的就是一个百花齐放。
蔡琰手中的这本“永夜”,就是赵霖写过的其中一本话本。
最初的目的,就是用来冲击纸张书籍价格的。
赵霖也没打算靠话本赚钱,主打就两个字,便宜。
量大管够,反正有造纸工坊在,纸和书籍,要多少有多少。
不过半年时间,整个大汉的纸和书,通通都不值钱了。
别看这半年时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说,但赵霖可费了不少脑细胞。光这样的话本,足足写了二十多本。
没办法啊,便宜点卖书还说得过去。
要是上面连点字都没有,那就真成了卖纸了。
要知道,有字的书和没有字的纸,百姓们对它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有字的书,还能认个字,听个故事之类的,多少还有点用。
赵霖前世好歹也是活了二十多年的大学生,可谓是博览群书。
各种类型的小说,看了不下几百本,随便复述几十个,用来印点话本,不是什么难事。
半年时间,用二十多本话本,完成了大汉纸张书籍的市场冲击,之后赵霖就不关注这方面了。
谁会料到,今天蔡琰竟然会拿出三四年前幽州售卖的话本出来,还问有没有书符之道?
这还用说嘛,肯定没有啊!
可赵霖又不能这么说,因为这里是汉朝,不是现代社会。
赵霖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普通人,身为这片土地新的气运之主,绝世境界的大成武者,用内力搞几张有威力的大符出来,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内力外放,当强大到一定程度,可随心变化万物,符印还真难不住赵霖。
此时蔡琰满眼的小星星,跟后世的追星少女一模一样。
赵霖本以为要接受一番少女的崇拜,整不好还能签个名啥的,谁知道蔡琰的态度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直接上来抓着赵霖的胳膊,点了点手上的“永夜”,质问道:“后边呢?”
赵霖一脸懵:“什么后边?”
“这本书还没写完,卡在这么精彩的地方,后面的故事呢?”
赵霖明白了,这还是个自己的书迷,跑到这来催更了。
“哎哎哎,蔡小姐,你先冷静一下,这话本是我写的不假,但初衷就是为了让大汉百姓人人有书读,买得起笔墨纸砚。
至于这些话本,只是我用来收拾那些唯利是图的世家大族的工具,你看到的就是全部了,后边的我也没写。”
蔡琰一脸的不相信,抓着赵霖的胳膊就开始撒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别想偷懒,这故事很精彩,而且就这么无疾而终,太遗憾了。不行,你把后面的故事告诉我,你不想写,我替你写。”
得,还是个倔脾气。
不过赵霖可不是一两句撒娇,就会被动摇的人。
这都自己创业当老板了,怎么又整出上班的感觉了呢?
牛马这玩意儿,谁愿意当谁当,反正赵霖这辈子,主打一个自由自在。
不过蔡琰明显是个倔脾气,不给点真东西,肯定忽悠不了。
赵霖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
既然不能正面应对,那就转移话题呗。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