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父子在说李淸懿,另一边皇后与李淸懿母女俩也在说他们俩。
皇后一边慢条斯理地品尝着儿女们的孝心,一边听李淸懿叭叭叭说着今日出宫遇到的事,听到谢呈爻与谢维父子俩的时候,表情不变。
只是在李淸懿说完了太子与谢呈爻的交流后,皇后才擦了擦嘴,说:“你皇兄如今瞧着倒是越发应对自如了。”
李淸懿点头。
皇后:“不过你皇兄有那般疑问倒也正常,毕竟宫中没什么小孩,懿儿你的玩伴太少,别说男孩子了,女孩子都不见得有几个。”
李淸懿眨眨眼:“我自己玩的也挺开心的,也不用顾虑别人。”
皇后笑笑,认真打量了一番,确定李淸懿这么说不是因为体贴他们才如此,微微放心。
不过,谢维……
上次已经提起过一次,事后皇后又让人打听了一二,也知道了谢家发生的事。
对于谢呈爻直接揭开了谢家三房老爷只是老太爷的养子而非亲子,彻底打破了三房妄图继承谢家资源的那点儿心思,直接借着这次谢维的事把三房分了出去……皇后并不觉得谢呈爻这么处理有什么错。
要皇后说,对于三房这种不知足的人,早先就该在还是苗头的时候就掐灭,也省的日后出现那么多事。
据说这次谢呈爻直接把三房过去暗地里做的一些小动作全查了出来,什么借着谢家的名声哄骗女人都是小事了,三房那对夫妻连带着儿女都没少算计谢家其他人,就为了那点子利益,还觉得是当初老太爷不够公平。
但皇后查过了,当初谢老太爷分家产的时候,并未苛待三房,而是按照嫡长继承法分的,即为继承家业的长房分了七成,剩下嫡子各一成,最后剩下的那点儿才给庶子分。
别说这么分公不公平,规矩如此,人家家里都是如此,能如此分已经是老太爷没偏心的表现了。
真要对比,三房一个表面嫡子实际上的养子,怎么不跟庶子比?
别说什么三房老爷原本的生父生母与老太爷的交情多好,老太爷连带着谢家给他吃给他穿还给他学本事,就已经是报答了当初的那些情谊了。
人家到最后都还把你当嫡子,真要说偏心,恐怕也只能说是偏心在了三房身上,而不是长房或二房。
人几个庶子就分了一成,要不是长房大度分完之后还是时不时拉扯一下底下的弟弟,人家日子还不知道过成什么样呢。
庶出的对掌家的长房满心感激,该感激的人却成了白眼狼,真不知道该不该说这是那位老太爷留下的一笔糊涂账。
按理这种事,谢呈爻作为晚辈不好提,但这次也是三房的人对他的幼子先出手,这也就让谢呈爻掌握了先机。
而谢维……皇后打听了一番有关谢维的事,虽还未见过,却从心里勾画出了一个聪慧懂事的小男孩图案。
皇后有点心动。
不过皇后没把这点心思放在明面上,这次听闻离李淸懿又碰上了谢维,就更想见一见这个被李淸懿评价为“小金童”的谢家子了。
但,不急。
谢家女眷与皇后乃至整个皇室都没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关联,故而谢家女眷也不怎么进宫,如此一来就更别提带着孩子进宫来给皇后看看了。
这事要想不那么突兀,还得慢慢来。
这么想着,皇后又听见李淸懿说起红薯的事,倒是想起前段时间皇帝曾经提起过此事,笑了笑说:“你父皇当初原还想着用那胡平安送的菜谱整个全薯宴来着,后来想想觉得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廉价的食物指不定能被吹成什么样,就放弃了。”
固然弄个正儿八经的宴席,请朝廷百官一起品尝,能让红薯的名声以更快的速度传扬开来,但情况还真可能如皇后说的那样发展。
这年头,上了皇家的饭桌,原本廉价的东西都能变得昂贵起来。
说个地狱笑话,外面的鸡蛋几文钱,宫里的鸡蛋几两银子。
当然了,大宁朝皇宫里的物价没这么离谱,毕竟大宁朝刚建立才过去多久,皇帝前段时间还穷的不敢看国库,要是宫中采购的人敢这么捞油水,头都不够砍的。
李淸懿:“皇兄也说这样更好一些。”
皇后笑笑。
之后,李淸懿又说起自己从太子面色上观察到的内容:“皇兄最近真的好忙。”
李淸懿:“既然父皇今日都放皇兄半日假了,怎么不干脆一点,直接让皇兄休息一日呢?皇兄瞧着都瘦了。”
皇后想了想太子的模样,结果发现自己都快忘了太子以前什么模样了,倒是记得如今太子瞧着愈发的意气风发,精神状态倒是挺好的。
真要说的话,确实比以前廋了些,但也可能是抽条了。
不是皇后不关心太子,而是太子的每日起居都有人照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那些专门负责这些事项的人比她这个亲娘干的还好,皇后也就只用关心关心太子的精神状态好不好了。
皇后:“这话你得跟你父皇说。”
李淸懿撇撇嘴,说:“那父皇把事情丢给皇兄,自己还能没事就去御花园逛逛呢,要是我跟他说了,他不乐意怎么办?”
皇后失笑,点点她的鼻子:“你父皇可没这么懒,若不是你皇兄靠谱,你父皇还不会这么放心呢。”
皇后又说:“放心吧,你父皇又不打算累死你皇兄,你若是提,你父皇肯定会同意的。”
李淸懿想了想,觉得也是。
他们家确实有皇位要继承,她爹跟她哥目前瞧着也没什么矛盾,亲爹不至于想用这种方式踹掉自己的继承人。
母女俩又说了一些别的事,李淸懿说了说宫外的事,皇后则是感慨一番自己许久不出宫,宫外变化倒是越来越大了。
说着,皇后让人拿出王萱给自己送的玻璃灯,笑着说:“对了,你那王萱小姐妹,倒是给本宫送了一桩生意来。”
李淸懿眨眨眼,又眨眨眼。
半个月后,李淸懿就听说京中开了一家专门卖玻璃灯的铺子,刚开业就被抢购一空,其中那些个外乡人拼了命的跟本地人抢,结果还抢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