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桌上已经摆满了酒菜。
许竺指着桌上饭菜,忍不住笑道:“我可从来没吃过如此丰盛的早点。”
众人皆笑了,再富贵有银子的家庭,也不会大早上,就上大鱼大肉,还上酒。
李绣与两个一起从金陵过来的同窗,微笑不语。
他们三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考会试了,两人是第二次考,李绣少年中举,已经是第三次来考会试了。
只不过,前面来京城考,都没上金榜,最后都喝醉了。
李谦余笑道:“依照店小二刚才说的,今日来酒楼吃饭饮酒的规矩,是上榜的人请客,一桌人有多人上榜的,就给名次最高的人结账。”
郑玄笑着指着贾环,道:“李兄,酒楼的这个惯例,可不利于我的好同桌啊。”
许竺也忍不住调侃道:“贾贤弟又要破财了,去年小三元,解元,我们都得蹭你两顿饭了,今日,说不得再蹭你一顿酒。”
郑玄说道:“许学弟,这早餐可不算,贾贤弟中了进士,起码要安排我们去芙蓉楼饮酒。”
嗯?
还想去青楼饮酒?
贾环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郑玄。
郑玄连忙解释道:“这贾贤弟,饮酒,只是饮酒,要知道,你中进士,韩王殿下他们肯定会给你庆祝的,总不能让殿下跟咱们干饮酒吧?听听小曲,看看小舞,不亦乐乎。”
这倒是真的,小胖子韩王现在还在睡大觉吧,如果贾环上金榜了,小胖子指定会张罗庆祝的。
………
今日,贾府派的是旺儿,贾政也派了赵国基过来,连同跟着贾环的贾芸,他们三人在礼部衙门门口斜对面的小馄饨摊子坐。
点了三碗馄饨,三个油饼,一壶热茶,三人边吃边聊着。
旺儿道:“咱们府三爷,还有二小姐的未来姑爷郑公子,三小姐的未来姑爷许少爷,李公子和咱们大少奶奶的兄长,都考了会试,不知道他们能有几人上金榜呢?”
赵国基为人朴实,道:“希望三爷他们全都能考上金榜,咱们府里可就兴旺了。”
旺儿点点头,乐呵呵的道:“如若三爷他们都上榜的话,我领赏银,能领到手软吧?”
这倒是真的,回去报喜,旺儿可以先去贾母那里报喜,再去贾环院门,赵太太院门,迎春院门口给她报郑玄中了,去探春院门口,报许竺中了,最后还可以去李纨院门口报李绣中了,这一圈旺儿就发了。
贾芸笑眯眯的道:“旺儿,你是不是将我给忘了?”
听完会试唱名,赵国基会赶去太仆寺衙门,给贾政报喜,贾芸也是要回贾府报喜的。
旺儿一拍脑门,笑道:“赏银就算咱俩一人一半,那也不老少了,咱们两待会要合计合计。”
………
众人来得早,喝了大半个时辰,吃饱了,酒也喝了好几杯之后,礼部衙门打开了,走出来一队衙役,中间一位官员,手中拿着黄榜。
终于要开始唱名了,四周的考生也聚过来。
礼部两边的两家酒楼,这时候体现出来消费贵的道理了,距离近,视野很好,不用出来,不论大厅内,还是在二楼包房内坐着饮酒,打开窗户,就能听到。
…………
“会试上金榜的第三百名贡士,是浙江嘉兴府举子赵玉。”
上榜的名字,礼部官员每个读一遍,下面有人重复两遍。
“金榜第三百名贡士,浙江嘉兴府鸳湖学院的举子赵玉。”
…………
读了半个多时辰,“金榜第一百二十五名贡士,是京城国子监郑玄。”
包房内,众人都给郑玄道喜,郑玄哈哈大笑,真的是开心了。
今年郑玄要成亲的,现在中了贡士,只要参加了后面的殿试,剩下就是进士的排名而已,因为殿试是不淘汰人的,竞争进士的名次。
过了一会,包房内十二人中,又有一个人上榜,是国子监读书的同窗,跟李谦余关系比较好的。
又公布了一会。
“金榜第六十六名,是金陵国子监举荐的考生李绣。”
李绣已经三十了,早已不在金陵国子监读书了,但报名时,还是需要报最后哪里读书的。
随着越往后,关注的考生与百姓越激动,到了后面,大伙一直叫好。
名额越来越少了,剩下前十名。
又念了几个,剩下前三名。
这时候,包房内的其他人,包括李谦余与许竺已经释然了。
大家知道自己的实力,运气好的话,或许能中靠后面的名次。
前三名是不可能的,只能再等三年了。
众人都望向贾环,这小子还拿着酒杯喝抿了一口酒,神情平静。
这小子,是有实力竞争前三名的。
大伙侧耳凝神倾听。
“会试金榜第三名经魁,是江苏…………”
“会试金榜第二名亚元,是山西…………”
“今科会试金榜,第一名会元,是京城国子监举子贾环!”
“今科会试金榜,第一名会元,是京城国子监举子贾环!”
“今科会试金榜,第一名会元,是京城国子监举子贾环!”
“哈哈哈哈,中了,还的是我贾贤弟!”
郑玄拉着贾环的手站起来,兴奋得不行了,似乎比贾环还要高兴。
许竺、李谦余、李绣等人都给贾环祝贺。
郑玄兴奋得不行,举杯邀众人一起干了一杯酒,笑着开始准备今晚庆祝,安排下人回家报喜。
…………
赵国基乐呵呵上马车,去太仆寺给贾政报喜。
贾芸与旺儿也兴冲冲的赶回贾府。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