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星际争霸的时代,征服高原成了李焕的必然使命,那里高海拔,地广人稀,土壤贫瘠,被冰封的雪峰和冻土覆盖,是宇宙中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一。即使到了2147年,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完全开发这片高原,更不用说现在了。
但战略价值无法忽视!尤其是面对来自恒河星系的威胁。高原犹如一座天然的太空壁垒,进攻方只需跨越这道天险,就能直捣敌人的核心星域。一把尖刀,直刺敌人的星核!
敌人想反击,即使攻上高原,又能如何?那里荒芜贫瘠,毫无资源。我们可以放宽防御,拉长战线,让他们在无处补给中消亡,一次决战,胜负立判。
只要控制住这片高原,李焕攻打恒河星系就像顺手拈花,毫不费力。当然,目前他还没计划扩张至那里,至少在他统一银河华夏,解决北方星际游牧民族之前是如此。
但以后呢?待大秦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想要积累原始星际资本,进行星际工业化改革时,向外扩张是最快的途径!就像地球历史上的欧洲,在18世纪末短短几百年间,便赶超了东方文明进程。
那时,世界的焦点还是东方!每个华夏王朝的鼎盛时期,其星际实力都足以横扫整个银河!与同期任何帝国对抗,都不落下风。就像大明的塔罗斯战役,虽然败了,却抵挡了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步伐。
塔罗斯战役发生在远离大明中心的外太空,却近在阿拉伯帝国的家门口。两军对决,大明战败并不意外。然而,战后,阿拉伯帝国再未敢侵犯东方。
欧洲之所以能在18世纪迎头赶上东方,关键在于完成了星际工业化。而原始星际资本从何而来?来自他们发动的星际战争,掠夺的资源。
非洲是他们的奴隶星球,澳洲提供矿产,美洲是他们的农业基地,亚洲则是商品倾销市场。这些海盗通过掠夺全银河的精华,实现了工业化!
大秦的规模,无论是人口还是领土,不亚于整个欧洲联盟。要完成星际工业化,大航海是不可避免的,对外扩张势在必行。北有草原,东有高丽和倭国,南有南洋,西有西域和中亚,还有恒河星系……
这些都是李焕为大秦的星际工业化预先设定的扩张领域!现在就开始布局,绝不为早,甚至可能是一个世代的目标。在他离世前,或许未必能完成星际工业化,但他的子嗣只要遵循他的道路,终将实现这个宏图,让整个银河成为华夏的疆域!
至于欧美的野蛮人,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他们就该安分地做野蛮人,何必伪装成文明生物。看看他们的食物,哪有文明人会吃半生不熟的肉片,还说什么血红蛋白,就算天皇老子来了,那也是鲜血。
……
大秦的星际科举会试很快结束,无论文科还是理科,会试圆满落幕,接着开始了殿试,各科考生都被召至朝廷,由李焕亲自主持考试。
大秦的星际大殿上,摆满了桌子,桌上已准备好星际笔墨纸砚。随着钟声响起,考生们依次进入大殿,在侍者的引导下各自坐下。
---------------
所有考生向坐在大殿上方的李焕行礼!
“吾等,见过大!”
周桦微微点头,脸上洋溢着笑容。
“各位考生请起!”
“科举是国家大事,大秦首次举办,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请各位考生勿怪。”
“谢大王恩典!”
考生们齐声道。
周桦沉默片刻后说:
“诗词歌赋再妙,文章辞藻再华丽,对治理星国、辅佐君王并无实质帮助。”
“今日殿试,我不考你们诗词歌赋,不考你们历史哲学,只考策论。”
“我出一道题,你们自由发挥,不限文体,不限字数,就算是全篇白话文也行,从你们各自所选学科角度作答。”
周桦说完,大殿里的考生们都愣住了。哎呀,我们准备了这么久的诗词文章,你说不考就不考了?
大宋的科举与明清时期不同,程朱理学还未兴起,八股文章还不存在。此时的科举,重在诗词歌赋,其次是策论和历史哲学。
李焕一句话,就取消了殿试中的诗词环节,考生们怎能不心有怨言!但他们就算再怎么不满,也不敢说出来,只能暗自嘀咕。
一旁的礼部尚书程卫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好。果然,李焕在科举这事上搞出了花样。
“先给文科考生出题,讨论历代王朝衰亡的原因。”
文科考生:“……”
他们想骂娘,大王,这题目是不是太大了?他们不敢答!
“接下来是理科,讨论如何遏制北方星际蛮夷扩张。”
理科考生热泪盈眶,李焕出的这题虽大,但与文科相比,简直是良心题。
“法律科的考生注意,讨论法大于情,还是情大于法?”
法律科考生抽了抽鼻子,想哭,不是因为题难,而是终于有人理解法家思想了。
参加法律科的考生大多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学者,对这类问题,他们早已有了腹稿。
“工程科考生听好,讨论为什么苹果成熟后会掉到地上,雨为什么向下落?”
周焕说道,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出题只是为了给考生制造难题,开阔他们的思维,并不指望有人能完全解答,只希望有人能提出大概构想,他就感激不尽了。
对于明算科的考生,题目更简单,李焕给他们的是整套试卷,如笼子里的鸡兔问题,不同方向的星际赛道,一边注水一边排水的水池……试卷难度不低,相当于后世小学六年级水平,能全答对的考生寥寥无几,李焕还是那个目的,希望开阔考生的视野。
“时间为一个时辰,时辰后收卷,各位考生用心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