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桦的眼眸闪烁着好奇的微光。
在穿越之前,他在未来的量子论坛上看到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岳飞背上的刺字是“尽忠报国”,而非“精忠报国”。“尽忠”更符合古人道德观念,“精忠”可能只是流传的传说。网络上对此争论不休,李焕同样对真相充满好奇。
如今岳飞就在眼前,李焕怎能不问个究竟,满足内心的求知欲。
岳飞闻言,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焕:“大王如何得知家母在我背上刺字?”
他从未向人提及过母亲在他背上的刺字,按理说,此事只有他和母亲两人才知情。
周桦微微一笑,没作回答,岳飞尴尬地说:“回大王,是‘尽忠报国’。”
周桦点点头,接着讲述:“孤日前在量子梦境中,遇见一位白须长者,他说近日会出现一名背部刺字的将领投效孤,此人姓岳名飞,字鹏举,将是武科状元。”
“只是孤在梦中,未能清晰分辨那刺字是‘精忠’还是‘尽忠’,故今日请教于你。”
周桦巧妙地编造故事,封建时代的君主若不会制造神秘感,可不算明智。
周桦这么做,只想让这些士子相信他承载天命。
“臣愧不敢当!”岳飞拘谨地说,面露羞愧。他认为李焕因其梦境点他为武科状元,而非他的应试表现,这让他这位正直的人深感耻辱。
武科榜眼和探花面露羡慕嫉妒,望着李焕,眼神中暗含怨怼:您选状元也太随意了吧!
“不,不,你不愧为状元,殿试时你的策论极佳,深得孤心。”周桦赞赏岳飞的策论文章。
宴会持续至午后才结束,士子们告辞,李焕返回书房继续处理政务,并安排新科士子的职位。武科进士被分配到军队,从底层军官做起,即使最受赏识的岳飞,起初也只是一名副班长。周桦坚定地实践从基层培养猛将的原则。
武科进士未来晋升或许会容易些,但无论何人,欲统帅大军,必须先从基础做起。就连他李焕,起兵之初手下也只有数十人。
文科及明律科士子被安排在基层官职,让他们逐步晋升,虽有官位,但绝非高位。没有人能一蹴而就!科举考试带给他们的,只是踏入官场的通行证!
明算科和工科的士子则安排进入大秦量子学院,与学生们共同研究并完善基础科学。虽然抄袭了后世教材,但仅靠教材还不够,许多定理定律需逐步验证。攀科技树并非易事。
一旦基础学科知识得以充实,大秦将迎来真正的飞跃,甚至可能直接跨越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
……
春光明媚,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驱散了残留的春寒。开封皇宫中,年轻皇帝赵桓被大臣们从后宫拉出来,召开紧急朝会。面对白莲教大军的步步紧逼,大宋军队连连败退,眼看白莲教叛军即将逼近东京开封,大宋群臣心急如焚。
更为讽刺的是,关键时候,太上皇赵佶竟耗空国库,带着几十万禁军南下避寒。这都春天了,避什么寒啊!然而大宋群臣无计可施,对赵佶彻底绝望。古往今来,从未见过如此坑国的皇帝!
自己搞得国家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一拍屁股不当皇帝,把烂摊子留给儿子,自己逍遥去了。叛贼即将攻打京师,他不管朝野上下,耗空国库,带着禁军南下避寒。这皇帝,真是……
不知老赵家造了什么孽,竟有如此不肖子孙!赵佶能跑,开封城的文武百官不能跑。他走时只带走了蔡京、童贯等心腹,其他臣子都被留在开封。
“陛下,白莲教叛匪即将逼近京城,请陛下定夺!”李纲跪在赵桓面前。
“是啊,陛下,白莲教叛军兵临开封,人心惶惶。”
“请陛下早作打算!”
“……”
群臣纷纷附和。赵桓本就阴郁的脸色更差了,一副被叛军吓到的模样。
“这该如何是好?该如何是好?各位卿家有何高见?”赵桓满脸恐慌,语气中充满恐惧。
“请陛下下令惩治六贼,整顿禁军,招揽忠良入禁军,准备抵御敌军。”李纲大声建议,看着赵桓恐慌的表情,心中满是悲哀。连续两位皇帝毫无担当,大宋难道真要完了?
他想起李焕,那个未及弱冠的反贼领袖。每次见到李焕,他都自信飞扬,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仿佛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不足挂齿,任何敌人都不堪一击。若大宋皇帝有李焕一半风采,大宋也不会如此。
“可是,开封城府库没钱了。”赵桓为难地说。
“请陛下开启皇家内库。”李纲提议。
赵桓对李纲眨眼,仿佛在说:爱卿猜猜我皇家内库还有钱吗?
李纲:……
李纲张了张嘴,不知说什么好。他明白了,既然赵佶已搬空开封府库,怎会放过皇家内库?
-------------------
绝望!李纲深深感到绝望,这位太上皇是要把大宋推向绝境!此时,朝班中的蔡攸跨步而出:“陛下,臣有本奏!”
蔡京虽是赵佶亲信,蔡攸却不是,所以他被留在开封城等死。在大宋臣子眼中,留在开封就是等死!
赵桓见蔡攸出班奏事,眼睛一亮,想听听他有何建议:“爱卿请讲!”
“臣有一计,或许能解大宋当前危机,但请陛下不要动怒。”蔡攸正气凛然地说。
赵桓点头催促:“爱卿快说,如有冒犯,郑绝不怪罪。”
蔡攸深呼吸,开口道:“大宋或许可向大秦借兵平定江南叛乱!大秦为大宋的量子联盟邦国,协助平叛自是应当,相信只要陛下下一道圣旨,大秦王上必会亲自率军前来。”
朝堂上其他大臣皱眉,犀利的目光盯着蔡攸,仿佛在看一个死人。大秦名义上是大宋的联盟邦国,得到太上皇册封,但实际情况,大家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