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烽烟
赵玉书上一次经历万人级别的战争是在南阳。
数万难民疯了一样用血肉之躯冲击严阵以待兵甲俱全的官军,悲壮又悲凉。
也是那一战,坚定了赵玉书千里追杀汪绍林的信念,间接导致了大唐的崩塌。
而眼前的战争,只是最纯粹的战争。
基于寥寥数个高位者的私心,无数底层百姓拿起长枪弓箭,与这辈子第一次见面的人拼死搏杀。
沙人奴隶怒吼着率先冲了上来,在箭雨中倒下一批又一批,当他们终于撑不住后撤的时候,吐蕃的督战队又拿着长刀长枪把他们逼回来,以此消耗守城的箭矢。
他们每个人的命,平均算下来大约只值五支箭。
红莲教的横江射手天下闻名,可惜被教主之前在岳州送了一批,能赶到松州的只有两千,而这两千,便是一道死亡封锁线,想突破他们的防线,要么拿命填到他们筋疲力尽拉不动弓,要么凭着铠甲坚实盾牌够硬强行扛住,赌横江射手们的箭没法避开你的盾牌射进你的脚踝。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办法,就是让修士上。
三重天以上的修士便足以靠护体灵力硬扛,然后快速攀援上城屠杀凡人,这在一般的战场是可以的。
但守城方也不傻,也不是没有修士,你的修士上来了,自然有我的修士顶上去,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着修士打修士,凡人打凡人的局部平衡。
赵玉书就是修士中的一员,也是最强的一个。
沙人中不会有修士,这个世界灵力无法隐藏,就注定了想藏在普通士兵之间猝然偷袭很不现实,除非他是赵玉书。
在城墙上修士的灵光不停的扫视之下,对方的修士无所遁形,双方皆束手而立,冷眼旁观凡人们厮杀。
吐蕃的修士在找机会,红莲教的修士在等对方出手。
赵玉书眼光一扫,盯住了唯一一个九重天高手,也是对方现下最强的一个。
似乎感受到了赵玉书的目光,那名梳着极漂亮胡子的大修士微微抬眼看了过来,然后发出一声不屑一顾的冷笑。
赵玉书也不在意,更不会觉得自己逼退过内景就可以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信归自信,但不能自负。
沙人终归是败退了,横江射手们在沙人最后一波冲锋时便退了下来,换上普通的弩手去收割,以保存体力和箭矢应对真正的对手。
战鼓隆隆,一队队兵甲齐整的吐蕃军列阵而出,数十架云梯缓缓向前,
因为之前叶茹已经拿下了松州,结果为了速进,吐蕃并没有准备更多更强的攻城器械,现在只能先用云梯,这也大大减轻了杨和的守城压力。
几乎同时,吐蕃的修士们也动了。
吐蕃人口两千万,修士足有两千多,但跟中原一样,还是以低阶修士为主,够资格上阵的修士不过区区百余人,但此次倾国攻唐,这百余修士尽数而来,只是城下便有近二十。
红莲教底蕴则要差了许多,此时能来的只有不到十个修士,虽然质量略高,但人数差异下压力还是红莲教更大,更何况对方还有一个外景九重天。
这种级别的人物本来该由杨和亲自对付,但现在赵玉书在这,那自然就可以继续保持他的神秘感了。
“那个人交给我,其他就靠你们了。”
赵玉书指了指九重天修士,向身旁的战友们说了一句。
红莲教的修士们一愣,他们并不认识传说中的六先生,但这位是教主的贵客,更是教主极为信任的朋友,他们得到的命令就是,赵玉书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全力支持,哪怕城破这种危机都可以排在老赵的需求之后。
“好,有劳少侠。”
既然赵玉书这么说,其他修士自然求之不得,他们最高也就七重天,都是杨和亲自从各个分舵请过来的,平日在教内地位极高,但面对一个九重天的大修士,所有人都心里没底。
且看这个少年英雄有多强吧。
一声呐喊,吐蕃军开始小步跑了起来,真正的攻城战开始了。
东都城,昔日的福王府,如今临时被当做了新皇居所。
李建逃走后,李彤临危登基,却拒绝住进皇宫,而是直接搬回了自己的家。
李彤的登基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昔日福王的铁杆政治盟友越国公直接装聋作哑,不支持不反对,有确切消息称他已经亲自将李建及一众皇亲接进了江宁,但拒绝了李建让他发兵讨伐李彤的要求。
面对辽人的来势汹汹,李彤发檄文要求各地节度发兵勤王,自东都以东的汴州、滑州、郑州、徐州立即响应,郑州的兵马最近,甚至抢在辽人之前便成功进入东都,大大充实了东都防御,而其余三州尚未赶到,李彤当机立断传令他们就近驻扎,等待时机,不要被围城打援。
而奇怪的是,东都以北的河东道诸州集体保持了沉默,看样子是想如剑南道一般,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待机而动。
“河东、河北、东南都不响应,我们的兵怕是不够。”
临时组织的朝廷,一众临时提拔的官员都有些慌,他们中确实有真心实意支持李彤的,但更多还是趁机攀龙附凤,为自己谋一出路。
然而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万一东都城破,这些人跑哪都没人要,甚至会直接弄死。
“够了,朕还怕他们来的太多,东都的粮食不够吃,河东河北没有直接叛朕,只是在观望,那就是在等朕做出点什么,朕赢了,他们就会为朕断了辽人的退路,依然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朕输了,哼,就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吗?”
轰的一声,群臣直接跪倒在地:“臣惶恐!”
李彤从椅子上站起来:“诸位爱卿,今日诸位与朕,一荣俱荣,朕知道,你们有人会想,若东都城破,朕往书院一躲便万事无忧,但今日,来人,为朕拟旨。”
中书舍人急忙提笔。
辽军自西、北两面而来,合兵一处后分围东、南、北三面,刻意留出西面出入,意图围三阙一,逼迫守军西逃,然后堵死在潼关城下,然而,李彤在围城第一日便发布了一篇圣旨,直接封死西门,以示死战不退之意。
围城第二日,唐皇龙旗直接立在了辽人最多的北城之上,李彤全身甲胄,傲立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