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合玉没想到这战打成这样,在自己和军师眼皮底下被宋军狂揍,这巨大的伤亡是无法接受的,耶律合玉想问军师李一东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见耶律南直气急败坏进来。
耶律合玉知道耶律南直要说什么,忙示意耶律南直先不说,让军师李一东说,耶律南直只能听老大的。
李一东轻蔑的看了看耶律南直。
“大帅,今日之事真奇怪,那么一个开阔地带按理来讲是很适合骑兵运作的,可我军战力之差可谓是差到了极点,而宋军的战力真是超水平发挥,具体情况还须问南直将军。”
李一东说完瞟了耶律南直一眼。
李一东这话让耶律南直很是恼火,可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先讲完道理再发火也不迟。
“大帅,宋营那就是一死地,全是易燃物,又比较多的障碍,骑兵进去就是一个难以施展,并且宋军都是远程攻击,还未近他身就会被弩箭之类的放倒了,还有那个霹雳炮,军师让我们去攻击这样的宋营,这伤亡不大才怪,更为关键的是军师在城楼上观战,看到战况激烈我军处于劣势也不施以援手,军师这是要做啥?私下帮宋军吗?”
耶律南直灵活的跳过自己的责任,把责任摁在李一东的身上。
李一东岂可轻易认责,马上就替自己辩解。
“大帅,南直将军讲的不是事实,他略过了自己指挥的问题,如果他指挥适当的话,此战决不可能打成这样,且那片开阔地就那么大,投入再多兵马也没用,卑职这么做没有错。”
李一东把耶律南直的指挥问题扯了出来。
耶律南直听到李一东拿他指挥说事,立马讲起李一东的问题。
“大帅,其实从先锋部所遭遇的,我们就应该对宋军的战力有所警觉,宋军这波攻击很有特点,完美掐住我们的优势,而军师还在照办以前的打法,认为宋军战力不强,其实今日就是宋军给我们下的套,可军师还是一无所知的看我们进套,这就有点失望了。”
李一东和耶律南等于是在互击,他俩这样无非是为了甩掉责任,耶律合玉是要严惩贻误者,可这事扯到他的亲信,他就不好下手严惩。
“两位,先不要谈责任,谈接下来怎么办?咱们现在伤亡巨大,接下来可能更扛不住宋军的围攻,再一个朝内是不可能再派兵马攻宋,截止今日我们十五万机动铁骑仅剩九万铁骑。”
耶律合玉没有一点要追责的意思,耶律合玉要早这么说,李一东和耶律何至于互咬,耶律合玉不追责对他俩而言就是一个好字。
李一东对接下来该怎么办都想好,只待耶律合玉开口便可讲出来。
“大帅,鉴于我军兵力不足,我们要早做打算及时收缩防线才行,我们可撤至真定府一线实行重点防御,我们只要守住真定府,那我们就未输,宋军未必能奈我们何。”
撤至真定府,那得让多大一片地方出来,耶律南直第一个不赞同,可他不能表这个态,这个得耶律合玉才能做决定。
耶律合玉听到要让这么多地方出来,站他的立场上来讲是万不能接受的,可眼下的情形又不容他接不接受,傻子都知道兵力不足是很难守这么多地方的,不然很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可要放弃耶律合玉又不舍得,耶律合玉必须要好好考虑一下。
李一东见耶律合玉犹豫,马上劝起耶律合玉来。
“大帅,这几日我们犯了错,以后决不能再犯,宋军现在兵强马壮,兵力上肯定是我们的倍数,如果我们再不收缩防线的话,我们肯定会被宋军反杀,从目前形势上看坚守真定府一线是最好的选择。”
是最好的选择,但不是耶律合玉想要的,耶律合玉正要说分兵驻守大一点的州县等待援军,手下来报宋军已经在城外开始安营扎寨了,马上就要围城。
耶律合玉听完禀告果断放弃分兵驻守。
“军师,就依你的想法,全军立刻集结向真定府方向突围,同时传令各处兵马向真定府靠过来。”
“好的,大帅。”
在耶律南直错愕的眼神下,李一东响亮答应一声转身出门去安排。
军师李一东安排迅速,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九万余契丹铁骑不费吹灰之力就冲出洺州城,而后连夜向真定府方向前行,为了摆脱宋军的尾随,契丹铁骑暴骑一夜才安营歇息。
尽管一夜未停,在契丹铁骑身后还是有一支宋军骑兵紧紧跟着,宋军领兵的将领正是魏光,不过魏光部只是慢慢跟着,始终与契丹铁骑保持一点距离。
耶律合玉不想跟宋军厮杀,也不管身后的宋军,休息完后便再度向真定府进发,由于前无拦截,九万契丹铁骑很顺利进了真定府。
一进真定府,李一东马上着手守城事宜。
此时的李一东很清楚守真定府的艰难,宋军一旦部署完毕会不顾一切攻城,不做一点准备的话,真定府或许就守不住。
李一东想的没错,仅一天时间宋军就围了上来,从宋军营寨规模上看,宋军兵力超十万。
李一东很是郁闷,他没想到宋军翻盘翻的这么快,几日前契丹铁骑还追着宋军打,宋军没什么还手之力,但二场恶战下来宋军就重创了契丹铁骑,还追着契丹铁骑不放。
究竟是哪出了问题?宋军有增援是一方面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宋军换了将。
宋军中军大帐内,林哲正在看一份军报,一份来自辽州的军报,军报上写的很简单,只是说河东军在辽州城下与西夏人形成了拉锯战,目前来看短期内无法破城。
这己经很好了,在林哲看来能够把西夏人困在辽州就是胜利,等于给了林哲充分的时间解决契丹人,林哲现在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快把契丹人赶出宋境,然后再西进辽州,抄西夏人的底。
可眼前这些契丹人不好赶,他们似乎早做好死守真定府的准备,想攻下真定府非常不容易,宋军的实力不太足,加上连日大战,兵士疲乏不堪,得休整一下才行。
大军正休整着,河北东路的援兵到了,来的兵马不多,仅一万多人,还是河北东路经略安抚使付子伟领的兵。
河北东路之兵来的有姗姗来迟的味道,林哲对此很是不爽,刚要说付子伟几句,不料付子伟在拜见完林哲后喜形于色禀告了一件事情。
付子伟讲他们在来的路上捕获一支契丹人马,这支契丹人马中有大鱼,为首的契丹人好像是辽国皇室中人。
这倒有些出乎林哲的意料,没想到这厮还有这运气,可能是他怕林哲责罚于他,故此先把这个抖了出来。
付子伟有这个功劳在,林哲自然不好找付子伟的麻烦,林哲便问付子伟捕获的是谁,是不是真的契丹大鱼?
付子伟笑着答道:“大人,名叫耶律阿宝,自称是一位郡王。”
林哲听到是一位郡王,眼睛有点放光。
“付安抚使,你确定?别被契丹人给骗了。”
付子伟很有自信。
“大人,这个决不可能骗人,这个郡王被抓之后生怕我们虐待他,马上向我们表明了身份,要求按郡王的礼节对他,还讲要什么条件放他,辽国都会答应。”
都会答应?这个好,看来不用强攻真定府,说不定以这个郡王之身就能命契丹人退出宋境。
“那行,就把那个郡王带上来,林某好好问一问。”
林哲高兴之余便吩咐带这位契丹郡王上来。
付子伟听罢赶紧令人将耶律阿宝带了上来。
仅一会工夫,耶律阿宝就被带了上来,看耶律阿宝的服饰果然与众不同,耶律阿宝的气质也与之前所见一般的契丹人大为不同,耶律阿宝有点郡王的样子。
林哲迫不及待开始盘问耶律阿宝。
由于语言上的不同,沟通上还是多有不便,好在营中有懂契丹话的,林哲大致明白了一些事情。
接下来就是向盘踞在真定府的契丹人传话,他们的郡王耶律阿宝在宋人手里边,他们想不想救这位郡王?想救的话拿诚意出来。
耶律合玉听到这样的传话心都凉了,耶律阿宝这个郡王是有的,可这个郡王此刻该在上京才对,怎么会跑到真定府附近来了?
难道这位郡王不知道这里在打仗么?耶律合玉有点不信,可他不敢不信,他索性向宋营传话,要派认识耶律阿宝的人去宋营看一看,看是否真是那位耶律阿宝郡王。
宋营回话了,可是可以,但只能派三个人过来,且不得带任何武器,否则一律诛杀。
耶律合玉立马答应,开始挑选合适的人去宋营,真定府认识耶律阿宝的人不多,耶律合玉选来选去只能选自己的亲信耶律西西带两名随从去宋营确认。
耶律合玉临行前交了一个底给耶律西西,并让耶律西西拿出大辽的风采来,要以最小的代价逼宋营放人。
耶律西西在耶律合玉面前信誓旦旦的打了包票,保证以极小的代价带人回来,可当耶律西西抵达宋营与魏光接洽后,耶律西西才知宋军的条件及态度都严苛到了极点。
按宋军的条件,契丹人要全部无条件向北撤退,直至全部退出宋境后宋军才会放人,否则耶律阿宝这位郡王及随从将被处以极刑,死后还要喂野狗以示惩戒。
喂野狗?那不等于尸骨无存了吗?这宋军怎么这么狠?
耶律西西对魏光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上前暴揍魏光,可这是在宋营,耶律西西没够胆这么做,他能做的只有和魏光理论。
魏光没理耶律西西的狗屁理论,而是给了耶律西西一个期限,若契丹人未在今日酉时之前撤兵北上,那不用等了,你们那位郡王及随从将立即被处死喂野狗。
魏光的态度甚是坚决,耶律西西了解清楚后不敢耽搁,问清楚现在是什么时辰后立马回城禀告去了。
真定府内,耶律合玉听完耶律西西的禀告陷入了沉思。
依权限耶律合玉是做不了撤军的决定,可一旦不撤让人晓得耶律阿宝因这个丧命,那耶律合玉只会吃不了兜着走,耶律阿宝和大辽皇帝关系很好,传闻马上要升亲王,此时不救他,大辽皇帝肯定翻脸。
耶律合玉对此很是为难,想不到好办法,只能去问军师李一东。
李一东了解完事情的经过,觉得这事的确很棘手,怎么做都不对,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
李一东只能劝耶律合玉接受宋军的条件,不然没法向皇帝交代,同时可以借这个机会把损兵折将这个坎推给阿宝郡王。
听到可以推损兵折将这个坎,耶律合玉马上答应,并传话给宋军,契丹军今日申时开始北撤,预计两日内撤回辽境。
宋军立马给了答复,立刻撤,千万不要耍手段。
然让耶律合玉没料到的是契丹大军撤回辽境之后,宋军并未即时释放耶律阿宝,而是要一个月再放。
给出的理由竟是为了防止契丹人再度攻宋,且契丹人不答应敢攻宋,那之前谈好的条件即作废,契丹郡王跟随从处死后喂野狗。
这不明摆着背信弃义么?耶律合玉决不得肯,只是已经撤兵了,那只能把实情向上京的皇帝禀告,由皇帝来做决定。
辽国皇帝的决定很简单,事情都到这一步了,再等一个月又何妨。
本来就不该攻宋的,损失了这么多兵马算谁的,现在只要注意一点,保住耶律郡王的命,兵马顺便休整一下。
耶律合玉对皇帝的这个决定很是赞同的,皇帝没追究责任,那就是最好的决定,皇帝也是力排众议才做出这样好的决定。
辽国皇帝的决定不但利于辽国,同时也给了林哲足够时间去打击西夏人,西夏人作为挑起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林哲必须给他们一点教训。
此时的辽州战场形势不容乐观,西夏人不知搞了什么逐渐改变了劣势,兵强马壮的对涂景所率宋军形成了碾压之势。
如果林哲再不挥师西进过来,恐怕涂景就要败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