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写入技术—意识影响和外星人
从汪部那宽敞却略显压抑的办公室出来后,我轻轻反手带上了门,门闭合时发出的那一声轻微“咔哒”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我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临时驻足在了办公室门口的这条长长的走廊上。
墙壁上挂着的那些庄重严肃的宣传画,此刻在略显昏黄的灯光下,仿佛也都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就在这时,我清晰地听到从紧闭的办公室门内传来了汪部一声沉重的叹息。
那声叹息,像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悠长而又满含无奈。
我不由得愣了一下,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刚才那两个身着黑衣、神情冷峻的人。
他们那带着威胁意味的话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无形的压力,看来,还是给汪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我心里边不禁冷笑了一声。
这冷笑里,有对那些黑衣势力嚣张行径的不屑,也有对他们不自量力的嘲讽。
这些隐藏在暗处的黑衣势力,自以为凭借着那点见不得光的手段就能兴风作浪。
哼,他们最好不要落到我手里,否则,我必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压力。
我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让他们在我面前彻底地胆寒。
平复了一下情绪,我转身朝着自己的工位走去。
回到工位后,我开始认真地准备相关材料。
文件一份份地被我整理好,资料一张张地被我归类,每一个细节我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我知道,这次前往秦岭深处的研究所执行任务,意义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
一切准备妥当后,我拿着材料,快步走出办公大楼,来到停车场,钻进自己的车里。
发动引擎,车子缓缓驶出了办公区,朝着秦岭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城市的喧嚣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郊外的宁静与自然的气息。
是的,在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很多大山都已经被巧妙地利用起来。
在那些看似普通的山峦之下,隐藏着各种绝密的研究所和风洞等科研设施。
这些地方,承载着国家的重要科研任务,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也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壁垒。
由于这次要进入军方管控的区域,所以提前星云部的行政科就已经和相关部门打了招呼。
当我来到某一个峪口时,早已有两名身着军装、神情警惕的军人在那里等候。
他们的眼神锐利而坚定,仿佛能看穿一切潜在的危险。
我按照他们的要求,被蒙上了眼睛。
那块黑色的布轻轻覆在我的眼睛上,眼前顿时一片漆黑。我能感觉到自己被引导着上了一辆越野皮卡,车门关上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车子启动了,车轮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前行,每一次晃动都让我更加期待即将到达的目的地。
时间在这黑暗中仿佛变得格外漫长,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头上的黑色遮光布终于被拿了下来。
眼前的景象让我眼前一亮,一个隐藏在秦岭深处的神秘研究所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那广袤无垠又充满神秘气息的秦岭山脉之中,一座研究所静静地隐匿着。研究所的建筑布局精妙,错落有致,它们并非是突兀地矗立在这片山林之间,而是巧妙地与山体融合为了一体。每一栋建筑的轮廓都像是顺着山势自然生长出来的,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研究所的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密不透风的树林。那些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层层叠叠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上留下了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整个研究所就像是镶嵌在这片绿色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魅力。
秦岭的大山之上,漫山遍野都是各种各样的绿植。这些绿植种类繁多,有苍松翠柏、翠竹修篁,还有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草。它们相互交织,相互簇拥,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而这些绿植,本身就是最好的伪装。它们将研究所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让其在这茫茫山林中几乎难以被察觉。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要在这广袤的秦岭山脉中找到这个研究所,简直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在研究所的入口处,有一道由岩石嵌入而成的石门。这道石门的材质与周围的山体岩石一模一样,纹理和色泽也毫无二致。它仿佛是从山体中自然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竟然是一道隐藏着秘密的石门。石门紧闭,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它所守护的研究所的悠久历史。
当我轻轻地推开那扇厚重的石门,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走进门内,眼前豁然开朗,里面是一个巨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宽敞而深邃,就像一个巨大的防空洞一样。
洞壁上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有些昏暗而神秘。地面十分平整,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四周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设备和仪器,闪烁着幽光,让人不禁对这个研究所的研究内容充满了好奇。
此时,研究所保密部门的人和国家安全的干警们已经早早地到达了这里。
他们有的身着笔挺的制服,有的穿着便衣,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严肃而专注的神情。大家围坐在会议桌前,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到来。
当我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我。我们彼此礼貌地握手,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从他们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握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此次案件的重视和决心。
大家围坐在会议桌旁,气氛变得严肃起来。
桌上摆放着一摞摞文件和资料,上面记录着与案件相关的各种信息。我们开始仔细地研究案情,每个人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大家时而激烈地讨论,时而陷入沉思,试图从这些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找到案件的突破口。灯光下,我们的身影在墙壁上摇曳,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揭开案件背后的真相。
因为属于绝密保密单位,这个单位的位置,方圆几十公里,都没有路径。
唯一的进入方式就是隧道皮卡。
而且在隧道上层层设卡,所以从外边进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在这个神秘而又高度机密的科研领域里,有一所特殊的研究所,它承担着关乎国家未来科技走向的重要实验任务。
并且,每一天的实验进度,都会由该研究所内部一套极为精密且独特的系统进行详细记录。
这套记录系统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忠诚卫士,从实验开始的每一个细微步骤,到取得的每一项阶段性成果,都被它事无巨细地记载下来。
这些记录之所以不联网,背后有着极为严谨的考量。
要知道,这所研究所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其周边根本没有华夏三大通信商的基站。
这里就像是一片被现代通信网络遗忘的神秘之地,仿佛与外界的喧嚣和纷扰隔绝开来。
他们所构建的通信网,完全是一个独立且封闭的体系,不和外网相通。
这就好比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则和安全防线,任何来自外界的窥探和干扰都难以突破这道坚固的屏障。
走进研究所的机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可不是普通的设备,它们都是华夏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超高的运行效率,在科研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外边广泛使用的二维码计算机相比,它们就像是来自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物,存在着天然的隔离。这种隔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差异,更是为了确保研究所内数据和信息的绝对安全。
在如此严密的安保和技术防护基础上,所有人都认为这里是绝对安全的,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然而,意外却如同鬼魅一般悄然降临。
一天,负责监控的工作人员在查看监控录像时,惊恐地发现实验室的资料柜竟然被打开了。
画面中,资料柜的柜门敞开着,里面的文件像被狂风卷起的落叶一样,漫天飞舞。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诡异而又令人震惊的一幕。
这一事件立刻引起了研究所高层的高度重视,保密部门和国安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他们动用了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整个基地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审查。他们仔细排查了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试图找出是否有隐身人士潜入基地。
然而,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外人进入过这里,仿佛这些文件是自己从柜子里飞出来的一样。
由于这起事件涉及到研究所内高度机密的实验资料,其严重性不言而喻。
经过慎重评估,该事件被标定为一级绝密事件。这意味着这起事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和最有效的调查手段。
于是,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相关部门决定联系到星云部。
星云部在高科技领域和神秘事件处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术手段,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揭开这起神秘事件背后的真相,为研究所找回那份失去的安全与宁静。
我坐在那间略显昏暗的办公室里,面前的桌子上杂乱地堆放着他们送来的一摞资料。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伸出手,将那叠资料轻轻翻开。随着纸张的翻动声,里面的内容逐渐展现在我眼前。让我颇为惊讶的是,这份资料里竟然详细记录了对基地内全部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测谎实验。
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名字都清晰地列在上面,旁边还标注着测谎的各项数据和结果。我仔细地逐行查看,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测谎过程中出现异常。
这可真是有些不可思议,整个基地的工作人员数量可不少,要让所有人都顺利通过测谎,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不仅如此,资料里还对大家的口供进行了细致的整理。
每一份口供都被工工整整地打印出来,旁边还附有相关的时间、地点和询问人员的信息。
看着这一叠厚厚的资料,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
我皱着眉头,试图从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然而,暂时我却没有任何头绪。
那些文字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在我眼前不断跳动,却始终不肯透露它们背后的真相。
基地考虑到我的情况,给我安排了一个宿舍。
那是一个位于基地角落的小房间,房间里的布置十分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我将资料小心地整理好,抱在怀里,缓缓朝着宿舍走去。
一路上,基地里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紧张而神秘的神情。
我知道,这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而我,就是那个被派来揭开真相的人。
回到宿舍后,我将资料放在桌子上,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我知道,现在时间紧迫,我必须尽快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我再次拿起资料,开始仔细地分析起来。然而,现在的情况却让我有些头疼,我尝试着联系星云部,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帮助或者线索。
我掏出手机,按下熟悉的号码,然而,手机屏幕上却显示着“无信号”。我又看了看我们内置的随身北斗,同样也是没有信号。看来,现在我只能靠自己了。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翻看着大家的口供。
突然,我的眼睛瞪大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人的口供,实在是太像了,简直就像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甚至连语言表述都一模一样,就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一样。
一般人可能根本看不到这种区别,但是对于我这样有着丰富经验的调查人员来说,这其中的猫腻可就太明显了。
我陷入了沉思,脑海中浮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就比如说,对于同一种动物,有人会亲切地叫它狗,有人则会用更加可爱的称呼叫它狗狗;
对于存放衣物的家具,有人会简单地叫它衣柜,有人会叫它柜子,甚至有人会详细地描述为放衣服的柜子。
虽然这些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
而现在,基地里所有人的口供却如此一致,这背后肯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我握紧了拳头,这里边肯定有鬼。
人的意识一般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没有撒谎,都在说自己以为的真相,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
他们的认知被改了,这个涉及到神经电写入技术,只有意识影响的外星人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