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钰见其他几个丫鬟的神色有些古怪,不过他也没作多想,伸手将儿子接了过来。
琛哥儿到了祁钰手上后,还真就慢慢停止哭泣了,只是哭的狠了这会孩子还在抽噎着。
祁钰见孩子如此,倒是不怀疑温言地话了,还笑着点了点琛哥儿地额头,“父王方才回来不是还抱了琛哥儿和璟哥儿吗,怎么这么快就又想父王了。”
温言脸上精彩万分,不过在祁钰看过来前就收敛好神色了。
琛哥儿不哭了,温嬷嬷怀里地璟哥儿看着父王怀里地兄弟,哭的更大声了。
祁钰只好将他也给接了过来,一手一个儿子,一碗水端平了。
如此,两个兄弟俩总算是满意了。
祁钰抱了一会,两个小家伙到底还小,没一会就犯困了。温言示意温嬷嬷和乳母将孩子抱下去。
温言这才和祁钰说起事来。
“夫君今日怎得回来这么早?”
温言一副关心的语气说道。
“今日本王下朝就回来了,没去军营那边,回来的便早了些。”
祁钰道。
“原是如此,对了不是说府上来了客人吗?”温言是当家主母,问一句也是应该的。
“明风有事与本王商议,说完便走了。”祁钰并没有提及两人私下那些闲聊。
“明将军?”温言没想到是这人。
祁钰颔首。
“天色不早了,吩咐摆膳吧。”祁钰见她在想别的男人,心里不是很舒服。
温言在舒家的时候用了不少点心,这会是不太饿的,不过既然祁钰要用膳了,她便吩咐素秋去传膳了。
***
六月初十,正是齐王府两位小郎君的百日宴。
皇后让人在坤宁宫设宴,并没有宴请宾客,不过还是让人把已经成婚的王爷和还在宫中的几位皇子公主叫了过来。
皇后毕竟是嫡母,还是要把样子做齐的,
出宫建府的几位王爷膝下都有几个孩子。其中子嗣最多的当属晋王,他府中姬妾多,孩子自然也不少,除了晋王妃所出的世子和郡主,还有两个庶子和庶女。
东宫只有祁兆一个皇孙,还有两位小郡主吗,不过不是太子妃生的吗,而是东宫的侧妃和良娣生的。
康王府有三位郡主,其中两个是康王妃生的,还有一个是康王的一个妾室所出。
恭王府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宋王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再加上七皇子,也有十五个孩子。
小孩子凑到一处,闹哄哄的,不过皇后今日显然是心情很好,见几个孩子在殿内跑来跑去还会温声叮嘱道 ,“恪哥儿跑慢一些,当心摔了。”
祁恪是晋王府世子,如今也有三岁了。
皇后让人将琛哥儿和璟哥儿抱过来。
她和陛下一人抱着一个。
恭王妃笑道:“瞧瞧琛哥儿和璟哥儿,生的多讨人喜欢,皇后娘娘真是好福气。“
晋王妃是个长袖善舞的,闻言笑道:“咱们皇家历代都没有双胞胎,这可是祥瑞啊,可见父皇和母后帝后恩爱,天下万民归心,上天才会降下这样的祥瑞呢。”
前朝有双生子乃是灾星的说法,但是大魏几百年前还只是关外的游牧民族,也就是前朝末帝昏庸无道,天下分崩离析,关外民族也趁此机会涌入中原大地,当初的孝文帝还极力提倡与汉人结合,两百多年下来,汉人和关外民族也融合了几代,就连文化也融合了不少。
不过在某些方面,大魏依旧还是保留了些原本的民族信仰和特色。
就单说在皇室双生子这一事的看法上,在前朝看来就是灾难的象征,按照前朝皇室的做法,要么处死其中一个以保全另一个人,要么就是两个都处死,以巩固江山社稷稳定。
但在大魏看来,这反而是吉瑞的象征,双胞胎这种很少出现,一般都是像舒家这样祖上有渊源的,才有机会,但也不是常见的。
如今温言生的 这一对男孩那可是大魏皇室头一回,且两个孩子出生的时辰也是不错的。
皇后欣赏的看了她一眼,就连陛下也是朗声大笑,“琛哥儿和璟哥儿乃是我大魏的吉瑞之兆。“
景和帝这么说还是有些缘由的,前几日,各地的地方官纷纷上奏,说是今年各处的庄稼长势喜人,待到金秋时节,必定丰收。
朝中的那些大臣也不是吃白饭的,立马就将这事与齐王府的双生子联系到一块,言说是陛下仁德宽厚,上天这才降下双生子这样的祥瑞。
景和帝本就对老六家的这双胞胎很是喜爱,如今再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就更是龙颜大悦了。
当即就下旨册封了齐王嫡长子祁琛为齐王府世子,二子为康平郡王。
祁琛和祁璟还小,祁钰和温言夫妇抱着孩子谢过陛下恩典。
其他几位王爷脸色各异,但也不敢在景和帝面前表现出来。相反,他们还得表现出一副高兴的样子,道贺祁钰夫妇。
康王夫妇心中最是不高兴,本来康王母子就野心勃勃,但他不像太子一样,一出生既占嫡又占长,一落地就被册封为太子,还有齐王这个同母弟辅佐。
这就差了太子一大截。
如今就连子嗣也是,康王府至今膝下没有儿子,就连庶子都不见影儿,太子虽然膝下单薄,但好歹还有个嫡子,齐王是几个兄弟里最小的,当然,七皇子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但谁能想到齐王妃这么能生,进门不到一年就给祁钰生了两个嫡子。
小的也被封了郡王那个。
康王衣袖下的拳头紧握。
康王妃更是脸色难看,不过今日陛下和皇后都在这,她在猖狂也不敢在帝后面前说什么,皮笑肉不笑的跟温言道贺。
”弟妹真真是好福气,六郎府里如今只有你一个,弟妹也是争气,这一进门就给六郎生了两个嫡子,怪不得六郎一颗心都在弟妹身上呢。“
温言听着康王妃那嫉妒的都要发红的双眼,四两拨千斤的回道:“康王嫂说笑了,殿下深受父皇和太子倚重,一心只想着如何为父皇和皇兄分忧,不过王嫂也没说错,妾身能得父皇母后看中,嫁予殿下为妻,确实是弟妹得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