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勘探团还没到,燕京投资考察团先到了。
陆天明指示,县委办主任吴朝山代表县委县政府亲自去机场迎接客人。县交警大队安排开道警车,护送考察团来山南。
考察团到时,他已经在会议室等候多时。
陆天明站在会议室门口,亲自迎接客人。
燕京来了十一家企业代表,人却不是十一个。企业代表都带有随从。这样一算下来,人数就突破了三十个。
领头的是在曹春的主持下成立的燕京山南商会会长——梁天。
梁天名下有一个集团公司。主营重型机械生产。他也是全球重型机械生产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企业家。
过去曾有一个说法,全球所有大型工地上,都能看到梁氏企业生产的重型机械。
梁氏重工,名闻海内外。
他们这一家的企业,每年的创收就能超过山南县全县的创收。
可以说,梁氏重工在工业制造行业,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
陆天明还在燕京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梁氏重工。
那时候,他们同学当中,有不少人希望在毕业后,能去梁氏重工上班。
毕竟,梁氏重工自己拥有医院,而且还是三甲医院。在梁氏重工能找到一份工作,不但稳定,而且薪资特别高。
梁氏重工的老板梁天曾经骄傲的宣布,凡是在梁氏重工工作超过五年的,都能实现在燕京买房买车的自由。
梁天已经算得上是企业界真正的大佬了。没想到曹春当时能顺利拜访到他,还能请他出山,担任了燕京山南商会会长。
梁天是梁氏重工董事局主席,像他这种日理万机的大佬,能亲自带队跑来山南考察,不由陆天明不感激。
粱董事长祖籍山南。尽管他离开山南多年,却依旧对山南怀有深深的故土情怀。
梁氏在山南还有祖屋在。据说,五年前,梁董事长曾派人来山南,希望能将祖屋修缮一番。但是,山南县给出的条件是,希望他能主动给山南捐助一笔钱。
当时与梁氏重工接洽的,就是常务副县长肖科。
肖科以梁氏全家户口迁出山南,在山南已不再拥有土地,如果修缮祖屋,违背了相关政策为由,设置了不少的障碍。
尽管梁氏重工承诺向山南县捐助一笔钱,但最后修缮祖屋的事还是不了了之。原因在于,梁氏重工的人办事没有眼力。他只承诺向山南县捐助款项,却没有让当事人得到实际好处。
于是这事一拖,就拖黄了。
据说梁董事长为此非常生气,表示不再回山南。
梁天是个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虽然年过花甲了,看起来却像个五十来岁的精力旺盛的中年人。
他走在前头,健步如飞。
陆天明双手握住梁天的手时,诚恳说了一句,“欢迎梁董事长回家!”
曹春在一边介绍道:“梁董,这位就是您时常提起的陆天明书记。”
梁天哈哈大笑,拍着陆天明的手背说道:“陆书记,久仰久仰了啊!”
陆天明恭敬说道:“梁董,您让我汗颜啊。”
梁天笑道:“汗什么颜啊?说真的,我为家乡能有你这样的书记感到高兴啊。陆书记,知道我为什么知道你的名字吗?”
陆天明一愣道:“真不知道。”
“你啊,解禁山南烟花爆竹市场,这可在我们企业界传得很神啊。”梁天收起笑容,严肃道:“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陆书记你是个接地气的好干部。”
陆天明在心里暗叫惭愧。
当初,为解禁山南烟花爆竹市场,他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在全国上下都在一边倒喊“禁放烟花爆竹”口号时,山南却背道而驰,全面放开了烟花爆竹市场。
陆天明怎么也不会想到,当时的这个决定影响有多深远。
进入会议室,大家分宾主坐下。
梁天首先表示,他这次带考察团来山南,只是过来看看。毕竟,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与山南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
这次来山南的十一家企业,老板都与山南有渊源。
大部分都像梁天这样,根在山南的人。
有几家虽然祖籍是山南的,但却与山南没有了太多的关系。毕竟,有些人已经在三代前就离开了山南。
故土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淡淡的名词。没有了任何感情了。
梁天的言外之意,就是想传递一个信号给陆天明,不要抱太多的投资希望。
陆天明当即表态道:“梁董,以及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回山南,就是回家。我想请各位尽情游览一下大家的故乡。山南人民热情欢迎你们回家。”
曹春已经汇报过了,燕京投资考察团将在山南停留三天。
梁天表示,他这次回来,主要想去老家看看。
陆天明道:“梁董,我陪你一道回家。”
“不用了吧。”梁天迟疑道:“你可是县委书记,我可不敢耽误陆书记你的时间啊。”
陆天明笑道:“家里来了客人。我这个做主人的,断没有不陪客人的道理啊!”
“好!”梁天爽快答应道:“那就麻烦了我们的陆书记。”
晚上,陆天明出席了考察团的接待晚宴。宴会结束,他亲自送梁天回了房间。
燕京投资考察团的到来,让陆天明看到了一丝曙光。
尽管,梁天隐晦地表达了希望山南不要抱太多希望他们会投资的意思,但陆天明心里能明白,梁天此行,绝非只是回来山南看看走走。
他在想,要如何留住梁天。
在陆天明心里,梁天就是名正言顺的财神爷。
当然,他看中的不是梁天口袋里的钱。他看中的是梁天如果能在山南投资建设一座工厂,将会带动山南的工业迅猛发展。
工业发展,不但有力促进社会经济活力,更能解决山南人民的就业问题。
背井离乡去异乡打工维持生计,是山南多年来一直很难改变的局面。
山南曾被冠以劳务输出大县的衔头。在衡岳地区的七县五区中,山南每年的劳务输出人数,都要远超其他县。
其实,这种名头是最揪心的。劳务输出,只会说明他们在家乡没有养家糊口的职业,他们都是被迫远走他乡的。
这个背景的潜台词,就是本地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是政府领导的无能。
陆天明在苦水乡的时候,就立下过愿望,他希望每一个山南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养家糊口的愿望。
留下梁天,就能留下其他企业。
石头笑呵呵进来了。他压低声说道:“陆书记,他们都说,你在梁董事长面前,就像一个小二一样。我也觉得,你没必要低声下气吧?”
陆天明苦笑着说道:“老石,我这不是低声下气。我是在为山南争取机会。只要人家愿意投资我们山南,哪怕让我跪,我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