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问题,众人的神色都变得凝重而严肃。
名叫亦都的青年眼中闪烁着悲愤的光芒:
“我们原本已经联络好了一些部落,本来都已经谈好在出兵时守望相助。
然而,左汗王‘那由都’的儿子‘那沙苾’却突然到来,强行夺走了我们的军队!”
“这些可恶的贵族!”
巴温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之情。
“我得到了‘圣山’的神谕,被赋予了统领三十多个部落的权力!
别说他‘那沙苾’只是左汗王的儿子,甚至是天狼王庭之主的儿子‘大沙苾’,也休想剥夺我作为统帅的权威!”
“大兄,你真的得到了圣山的神谕吗?”
旁边有人惊讶地出声问道。
顿时,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巴温身上。
圣山,对于北蛮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巍峨矗立的山峰,更是信仰的源泉,是灵魂的归宿,是世代传承下来的神圣之地。
获得“圣山”的神谕,就意味着巴温做任何事都具备了正统性。
巴温点头,站立在风雪中遥望。
无垠的大地上,风雪漫天,仿佛圣山神只正以它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凝视着人间的艰辛——饥寒交迫的牲畜横卧雪地,无辜的奴隶与牧民在严寒的侵袭下悄然离世。
而北蛮贵族阶层却依旧沉浸在奢靡与暴虐之中,对民间的疾苦视而不见。
巴温猛然抽出腰间的利刃,一股森寒的杀意瞬间弥漫开来:
“我巴温,在此立誓!
此次南下,必能引领我们的族人冲破这场肆虐的暴风雪,将大商击败,为我族换来温暖的环境与肥沃的土地!”
“击败大商!”
众人齐声怒吼,声音在风雪中回荡,凝聚成一股坚韧不拔的斗志。
“杀!杀!杀!”
激昂的口号响彻天际,如同战鼓擂动,激荡人心。
……
……
关外的局势动荡不安,很快便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部落间的秘密联络如同星火燎原,消息迅速扩散开来。
大商,北疆,定北王府,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定北王李奕辰深沉的脸庞。
他手持一封密信,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对关外局势的忧虑与深思。
“关外北蛮部落蠢蠢欲动,似有联合进犯,此事非同小可。”
李奕辰沉声自语,随即唤来亲信侍卫:
“速去召集府中谋士与将领,本王要即刻商议对策。”
不久,书房内聚集了定北王府的智囊团与武将精英。
众人围坐,气氛凝重。
李奕辰将密信内容一一告知,屋内顿时议论纷纷。
“王爷,北蛮部落历来分散。
即便是北蛮王庭也无法将所有部落进行整合。
此次虽然王庭之主未曾出关,但若北蛮圣山下达神谕,有人借助神谕让各部族联合起来,那对我大商北疆将是巨大威胁。”
一位谋士忧虑道。
“哼,他们联合进犯?也要看我们答不答应!”
一位武将拍案而起,满脸不屑。
李奕辰抬手示意安静,沉声道:
“北蛮部落虽分散,但此次若能得圣山神谕支持,其号召力不容小觑。
我们必须提前布局,准备打一场硬仗。”
“臧先生,对此你有何良策?”
李奕辰眼神看向坐在他左右边的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谋士。
中年谋士看完手中的情报,略微沉吟,缓缓道:
“王爷,臣下认为面对北蛮可能的联军,我们需多管齐下。
其一,加强边关防御,确保我大商领土不受侵犯;
其二,派遣细作深入北蛮,探听虚实,寻找可乘之机;
其三,利用北蛮内部矛盾,特别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加以挑拨。
其四,向中枢求援,让中枢派兵和粮草支援。”
李奕辰听完臧先生的策略,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缓缓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考着每一条建议的可行性。
“加强边关防御,这是基础,必须立即着手进行。
本王会派人亲自督战,确保每一座城池、每一个要塞都固若金汤。”
李奕辰语气坚定,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至于派遣细作深入北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细作需得精挑细选,既要能深入敌后,又要能全身而退,带回有价值的情报。”
他转而看向一旁的武将,吩咐道,
“此事交由你负责,务必挑选出最精英的斥候,给予他们充分的训练和装备。”
“是,王爷!”
武将应声领命,脸上洋溢着坚毅之色。
“利用北蛮内部矛盾,这一招更是高明。
北蛮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我们只需稍作引导,即便不能让他们自相残杀,消耗彼此的力量,却也能给他们添一些堵,让他们进入内耗形态。”
李奕辰说到这里,不禁露出一丝冷笑。
“不过,这需要我们在北蛮内部有可靠的盟友或眼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至于向中枢求援,本王会亲自上书,请求朝廷派兵和粮草支援。
不过……
也不能对中枢抱有太多希望。
中枢暴乱之后才平定不久,各地又时不时有反王竖旗,因此即便有支持,大概率也非常有限。”
谋士听完李奕辰的补充和安排,躬身表示赞同。
“王爷高瞻远瞩,臣等佩服。”
随着北蛮聚兵的消息传到关内。
一时间,天下为之震惊。
边关各道、各州更是很快便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
镇南王府。
楚南离回返南疆,很多官员、世家都遣人送上拜帖,希望可以获得召见。
这些人的确受到了召见。
只是,接见他们的并不是楚南离,而是王妃赤月。
赤月对外宣称,王爷受伤,闭关修养。
正当外界对楚南离的伤势议论纷纷之时,有五位反王在同一天发布“伐楚南离书”,撰写楚南离十大罪状,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反。
与此同时,镇南军与安东军都忽然开始大规模调动布防。
镇南军调军的理由是平西王欲犯上作乱。
东疆太守吕靖川调军的理由是东夷有兵力集结之象,欲与北蛮、诸位反王一同进犯大商。
调军结束之后,南疆、东疆同时进入战备状态。
不过,无人知晓的是……
此时,镇南军的白虎军团与玄武军团已经与等数量的安东军秘密进行了替换布防。
与此同时,东疆大量江湖武者悄然混入白虎军团中聚集到了边境。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