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九龙天阙城内奔出了四骑,正是赵云,王越,典韦,郭嘉四人。
最终,郭嘉还是如愿以偿的跟着赵云出来了,而荀彧,戏志才,国渊,文丑等人,则是肩负起了守家的任务。
此次赵云南下,第一站他打算去泰山一趟,毕竟有阵子没见臧霸了,也不知道臧霸跟管亥接触的如何了。
只是泰山郡距离涿郡可不近,足足有着近千里的路程,而且还是山路居多,所以这一路啊!可真有赵云走得了。
不过好在时间还算充裕,如今才四月份,距离刘宏驾崩,还有着年把时间,不急,慢慢来。
然而赵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带人南下寻才之时,冀州南部的魏郡,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魏郡,
这天王芬的临时刺史府,来了两个不同凡响之人,他们分别是,已故太傅陈蕃之子陈逸,跟青州平原术士襄楷。
特别是这个襄楷,更是大有名气,是当世有名的术士,
所以,王芬叫他们联袂而来,对他们很是客气,立马设宴招待之。
席间,只见襄楷对王芬,陈逸二人说道:
“昨夜,我夜观天象时,发现了一件大事,不知二位可有兴趣一听?”
襄楷不愧是远近闻名的术士,吊人胃口这一套玩的就是轻车熟路。
这不,王芬,陈逸二人听后,当即一脸好奇的问道:
“襄方士,什么大事?不妨说来听听啊!”
“是极!是极!说来听听!”
襄楷见气氛达到了,便也就没有再吊人口味,当即捋了捋胡须道:
“昨夜,我夜观星象时,发现天空中有一颗新的帝星缓缓升起,其光之亮,璀璨夺目,贵气逼人。
反之,南面代表着陛下的那颗帝星,却是黯淡无光,若隐若现,好像随时都有陨落的可能。
不仅如此,帝星周围那几个代表宦官,黄门,常侍的星辰,也是黯淡无光,几乎不显。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不久的将来,洛阳必然会有一场巨变,帝星很可能陨落,而周围的宦官,常侍,也会身死族灭啊!”
襄楷此话一出,王芬,陈逸二人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劲爆!太劲爆了啊!
不过很快,在片刻的愣神后,王芬立马兴奋的说道:
“好事!好事啊!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王芬,愿意为天下人除了那群宦官,然后废陛下,立新君,还大汉一片朗朗乾坤。”
“王刺史高义,在下陈逸佩服!”
“大汉能有王刺史这样的忠良之臣,实乃是大汉之幸,百姓之福啊!”
为何方术士襄楷一句话,便让王芬如此了呢?其实原因有两点:
第一,这主要是因为方术士,在大汉的地位很高,至于高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
就比如眼前的襄楷,他不仅参与过政治的讨论,还时常被皇帝征召入朝,多次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以及政策的决议。
由此可见,这襄楷绝对不是一般的方术士,而他说的话,自然是分量不轻,可信度极高。
第二,便是王芬的报复心在作怪了,在之前的洛阳朝堂上,不是讨论过改刺史为州牧的事吗?
按道理说,冀州是叛军作乱的州,是应该像益州,青州那样,改刺史为州牧的,
而他王芬作为冀州刺史,也很有可能青云直上,被直接提拔为冀州牧,可刘宏偏偏却没有提拔他为冀州牧。
不仅如此,还把冀州的平叛权,全部交给了赵云,这可让王芬心里极度不平衡了。
所以,当他听到术士襄楷说出那番话后,才会那么深信不疑的要付诸行动。
几天后,
众人再次齐聚,不过相比于上次的他们三人,这一次又多了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
“诸位,根据襄方士前几日所说,如今帝星暗淡,宦官作乱,
不久的将来,洛阳必然会有一场浩劫,届时帝星陨落,宦官,常侍族灭,
所以,我想邀请诸位与我一起共同举事,诛杀宦官,废了当今陛下,重立新君。”
王芬此话一出,众人顿时有些愕然,不过很快便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看向了他身旁的术士襄楷。
毕竟这废立之事可不是儿戏,还是求证一下比较好啊!
术士襄楷见状,也没有否认,只见他轻轻的点了点头道:
“不错,王刺史所言不虚,我夜观星象时,确实发现帝星暗淡,若隐若现,随时都有陨落的可能,而帝星身边的那些常侍,也会随之身死族灭。”
听到襄楷如此说后,许攸,周旌等人顿时眼前一亮。
特别是许攸,更是立马开口问道:
“那不知我们废了当今陛下后,又该立谁为新君呢?”
“合肥侯可为新君!”
“为何?”
“合肥侯德才兼备,有帝之资。”
当许攸,陈逸等人,听到王芬说出合肥侯的时候,不由得纷纷点头道:
“嗯!合肥侯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错!合肥侯贤明在外,可为新君。”
“那就合肥侯吧!”
说完,许攸又问道:
“既然新君人选确定了,那接下来就是如何行动了,不知王刺史可有详细计划?”
面对许攸的询问,王芬则是神秘一笑道:
“我既然敢邀众位前来,自然是有计划的,还请诸位听我细细道来。”
随后,王芬便开始给众人说起了他的计划。
“诸位,只要你们愿意同我一起举事,我便联系朝中的好友,让他如此……这般……,
眼下我已经招募了一千兵马,再加上黎阳营的四千人马,那就是五千人马,人手方面足够了。
只要陛下一到,我们便可趁势杀出,灭宦官,废陛下,立新君。
届时你我都是从龙之臣,迎君之功,必然能够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听完王芬的计策后,众人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王芬的邀请。
不仅如此,许攸更是出言说道:
“我在朝中也有一些好友,到时候说不定也可以帮衬一二,稍后我便写信给他们。”
“嗯嗯,如此甚好。”
就这样,冀州刺史王芬意图废帝的事情,算是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