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福和钟楚红告别了外公外婆。
沿着村里蜿蜒的小路,朝着爷爷奶奶家走去。
夜,静谧而美好。
月光如水银般倾洒而下,轻柔地铺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
为他们勾勒出两道长长的影子,仿佛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形影不离。
“楚红,我爷爷奶奶可好了 ,他们肯定特别喜欢你。”
李有福紧紧握着钟楚红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他内心的期待。
话语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钟楚红轻轻靠在李有福的肩头,如同一朵依傍着大树的花朵,娇柔又甜蜜。
笑着说:“我也很期待见到他们呢。”
没一会儿,就到了爷爷奶奶家的院子前。
院子里亮着暖黄色的灯光,那灯光像是冬日里的暖阳。
透过窗户,隐隐能看到里面晃动的人影。
李有福快步上前,抬手敲响了门:“爷爷奶奶,我是有福,我回来看你们啦!”
屋内瞬间传来一阵惊喜的声音,那声音里满是久别重逢的激动。
紧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似乎连一秒都不愿耽搁。
“唰”地一下,门被猛地打开,爷爷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尽管已是八十六岁高龄,可他腰杆依旧挺得笔直,精气神十足。
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我的乖孙子,你可算回来了!”
爷爷一把将李有福拉进怀里,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那是对孙子深深的思念与牵挂。
这时,奶奶也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
看到李有福的那一刻,眼眶一下子红了,像是蓄满了思念的泪水。
“有福啊,都三年没见了,可想死奶奶了。”
李有福眼眶泛红,心中满是感动。
他一一拥抱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我也想你们,这不是回来看你们了嘛。”
说着,他拉过身旁的钟楚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夺目。
“爷爷奶奶,这是楚红,我的女朋友,从香港来的。”
钟楚红微微欠身,姿态优雅,甜甜地说道:“爷爷奶奶好,初次见面,这是我给你们带的礼物。”
说着,递上手中精心准备的礼盒。
奶奶连忙接过,拉着钟楚红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
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满是欢喜:“哎呀,这姑娘长得可真俊呐,还是香港来的,有福啊,你可真有福气。”
爷爷也在一旁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透着慈祥:“快,快进屋,外面冷。”
走进屋内,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墙上挂着李有福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笑容纯真。
还有一些老物件,静静地摆放着,每一件都承载着他童年的回忆。
那些回忆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他的成长岁月。
大家围坐在一起,奶奶的手始终没松开钟楚红。
仿佛生怕一松开,这个乖巧可人的姑娘就会消失一般。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以后有福要是欺负你,你就告诉奶奶,奶奶帮你收拾他。”
钟楚红被逗得咯咯直笑,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奶奶,有福对我可好了。”
李有福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心中满是温暖,仿佛被春日的暖阳填满。
他看向爷爷奶奶,关切地问道:“爷爷奶奶,这三年,你们身体还好吧?”
爷爷拍了拍胸脯,中气十足:“好着呢!多亏了你留下的有福牌长寿酒,天天喝,身体硬朗得很。和三年前比,没啥变化,还能下地干活呢。”
“爷爷,您和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就别下地干活了。”
李有福心疼地说,“现在村里生活条件好了,啥都不缺。”
奶奶摆了摆手,一脸的执拗:“闲不住啊,干了一辈子农活,一下子停下来,浑身不自在。再说了,看着地里的庄稼,心里踏实。”
接着,一家人又聊起了村里的新鲜事儿,还有李有福在外面的经历。
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那声音里满是幸福与欢乐,温暖而又美好。
仿佛时间都愿意为这份美好停留。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不早了。
李有福和钟楚红起身告辞,爷爷奶奶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
叮嘱了又叮嘱:“明天一定记得过来啊,到时候奶奶给你们包饺子吃。”
李有福和钟楚红连连点头,看着爷爷奶奶的身影在灯光下渐渐模糊。
他们才转身离去。
月光下,两人的手紧紧牵在一起,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留下一路的甜蜜与温馨。
第二天,阳光明媚,照耀着整个村庄。
李有福又和沿河大队的大队长,他二伯李君文,副队长夏方。
还有下河村的生产队长苏学文、陈双福,上河村的生产队长王海远、李君义都在上河村的生产队里见了一面。
如今的上河村生产队,已然焕然一新,新修了一座崭新的办公楼。
气派非凡,彰显着村子的蓬勃发展。
在生产队的会议室里面,李有福神色专注,详细询问了沿河大队以及上河村下河村生产队这三年的生产情况。
李君文清了清嗓子,开始解说道:“有福,你走了之后,咱们沿河大队按照你以前定下的路线发展,那可是一路高歌猛进啊。”
“现在沿河大队五个生产队的情况都非常不错。”
“以前最差的陈家村、沿河村,那变化可太大了 。”
“他们生产队的砂厂比以前扩大了一两倍。”
“而且,他们两个生产队赚钱之后,陆陆续续购买了好几艘船,用于运输沙子。”
“并且还运输秦家村的石灰,咱们三河村和下河村生产的砖瓦,现在还帮助运输咱们村的家具。”
“两个村子不但沙场都开办得红红火火,而且还搞起了水上运输。”
“同时,他们在陆地上也购买了好几辆拖拉机,专门用于运输沙子、砖瓦这些。”
“现在那两个生产队可是成了附近有名的运输生产队。”
“就连靠近城边有些人家或者是厂里,有时候也让他们帮忙拉拉货,赚赚外快。”
“至于秦家村和咱们上河村下河村的竹编厂,生意自然是好得没话说。”
“自从当年那些竹编产品远销国外以来,这几年都一直还在继续合作。”
“而且我们还又多了几家外国公司常年来我们村里下订单。”
“特别是我们上河村和下河村合伙办的家具厂,因为款式新颖,那可是大受欢迎。”
“不但在京城内大卖,附近的其他城市都有销售,好多百货大楼的人都跑到我们这里来购买,回去在本地销售。”
“这几年,我们上河村和下河村养殖的竹鼠、兔子还有林蛙,同样发展迅速。”
“而且你当初让咱们养殖鸭子,现在咱们的规模也不小啦。”
“咱们上河村和下河村养殖的鸭子,除了优先供应给你妹妹的烤鸭店以外,因为咱们养殖的鸭子属于自然喂养。”
“而且我们两个村里的鸭子,除了用生产队的谷物喂养之外,还经常能吃到鱼内脏,还有小鱼小虾。”
“这些鸭子的肉质相比市场上的鸭子,那可是好了不止一点半点。”
“其他两个烤鸭店来咱们两个村子考察之后,也认可了咱们两个村子养殖的这些鸭子,也到我们这里来订货了。”
“现在咱们两个村养殖的鸭子根本就不愁卖,只怕养得少,不够他们分。”
“咱们的兔子、林蛙、竹鼠都有固定的客户收购。”
“这几年下河村的梨树湾的梨树年年丰收,让他们赚了不少。”
“咱们葫芦山谷里面种植的那些葡萄、猕猴桃、板栗、核桃同样也是年年丰收。”
“当年你让咱们两个村子种植的桃树、苹果树,这些年产量也非常不错。”
“而且咱们已经办起了罐头厂,销量同样不错。”
“咱们两个村子里种植的人参,更是每年都在种植,就按你说的,每年种植一批。”
“但是咱们都从来没有挖过一颗人参,都让它们继续在地里生长,直到全部成长为百年人参为止。”
“现在咱们有些人参,年份长的已经二十几年了,第一年种下的那一批人参,也有十九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马上就二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