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离开皇帝的处理政务的宫殿后,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距离后宫最近的一间偏殿,这个偏殿前有一个小凉亭,他来到凉亭坐下,立马既有小太监给他端上茶水和点心。
丞相喝着茶水吃着点心,时不时看看天色,似乎在等人。果然,在第二杯茶水下肚时,这位头发花白、精神抖擞的朝廷重臣终于等到了自己要等的人。
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恭敬地禀报:“丞相,王公子到了。”
丞相挥了挥手,那名小太监就快速退出凉亭,在听不清凉亭内的谈话却又能时刻注意亭内动静的地方停下,为这一老一少守门。
被小太监称作王公子的霍怨,一身白衣胜雪,身姿挺拔修长,面容俊美,气质高雅,宛如仙人下凡。他缓缓走进凉亭,站在凉亭外,目光如炬地看着那位背对着自己的老者。
丞相听到声音,转过身来,看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但脸上还是装作一副严肃的样子。
“丞相。”霍怨开口说道,语气不卑不亢,带着淡淡的疏离感。
丞相微微点头,道:“王公子。今日约你来此,是有要事相商。”
霍怨勾了勾唇,走进凉亭,在丞相对面的位置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后轻轻抿了一口。他的动作优雅从容,无视丞相已经空了的茶杯,一副完全没有把丞相放在眼里的姿态。
丞相见此情景,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压下了怒气,道:“王公子,今日请你来,是想与你商量关于前些日子你父亲王大人,请求陛下为你和福临郡主赐婚一事。”
闻言,霍怨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他不紧不慢地开口:“哦?丞相想怎么与我商量?”
丞相皱起眉头,道:“王公子,你也知道,北方崛起的乌鲁如今已经在两月之内连破后燕十座城池。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后燕国亡在乌鲁骑兵的铁蹄下是必然的事,为了不让乌鲁南下征伐伤害百姓,也该是时候考虑和亲的事了。我希望能够你能够主动和陛下说拒绝赐婚,让陛下册封福临郡主为公主,到北部草原与乌鲁的皇太子和亲。希望王公子放下儿女情长以大局为重,尽全力促成这次和亲。”
霍怨冷笑一声,道:“丞相大人,你这话说得可真好听。什么叫‘放下儿女情长’?难道,你觉得一国安危是女儿家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就能够换来的吗?乌鲁不过是草原崛起的不事生产,只知征伐掠夺的野蛮部族,就算乌鲁现在学着汉人建立的中央政权,也还是一群不经教化的野蛮人。丞相真的觉得,乌鲁皇太子能给福临郡主带来幸福吗?”
丞相被霍怨问得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理亏,但又不能直接承认。
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王公子,我当然明白你的感受。但是,你要想想,如果乌鲁继续南下征伐,那么我们大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到那时,你虽然维护自己与郡主的幸福,可是帝国千千万万百姓的幸福,又还有谁能保护得了?你难道就忍心看着万千百姓妻离子散,在乌鲁铁骑的铁蹄下惶惶不可终日吗!”
霍怨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来,嘴角带着一抹冷笑,地说道:“丞相大人,我可以答应你去说服我的父亲陛下拒绝赐婚。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如果乌鲁的皇太子真的对福临郡主有意,那么我希望他能够亲自前来,向福临郡主求婚。否则,我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段婚姻,哪怕要我披甲上战场我也心甘情愿!”
丞相听了霍怨的话,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他深知乌鲁的皇太子身份尊贵,不可能轻易离开乌鲁。
但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
虽然如今朝廷重文轻武,武官的权利不如文官,可以王家为首的武勋们却也不好对付,掌握兵权的武勋他们这些文臣也不敢轻易针对。
无奈之下,丞相只好点了点头,道:“好吧,王公子,我会将你的意思转达给陛下,并尽力争取乌鲁皇太子的同意。希望你也能遵守承诺,全力促成这次和亲。”
霍怨笑了笑,道:“好,那就一言为定。不过,丞相大人,你最好不要忘了你的承诺。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丞相在原地沉思。
在他人看不见的角度,青年的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容:“呵,这丞相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丞相年纪大了,他怕自己等不到改革做出政绩的那一天,所以才这么急切地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用不可估量的代价促成后燕的覆灭收回北部五城。
同时还想用和亲这种没有什么含金量的手段,让乌鲁不要南下征伐,简直就是天真的愚蠢。
“霍怨,怎么样,那个奸相是不是要送我去和亲?”苏栗是和霍怨一块来见丞相的,只不过她刚才一直站在隐蔽处没有露面。
听到这个问题,霍怨的脸色变得杀气腾腾,但还是点了点头:“嗯,不过被我暂时挡回去了。”
苏栗忍不住好奇:“你怎么挡的?”
霍怨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告诉他,除非让乌鲁皇太子亲自来求娶你,否者我宁愿亲自披甲上战场也不会放手。”
“哇!霸气!”少女双眼亮晶晶地对他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不过她很快又皱起眉头,担忧地说:“不过你亲自上战场的话还是很危险的,虽然何宁川一定会把他秘密在后燕训练的新军交给你,但还是你要面对是一路所向披靡士气高涨的乌鲁铁骑,到时候以你前往要小心。”
说着说着,少女忽然展颜一笑:“不过我很相信以你的能力,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乌鲁国危矣!”
霍怨轻轻一笑,宠溺地看着她道:“放心吧,我有分寸。”
乌鲁帝国虽然自**国,但实际上他们帝国核心的乌鲁族人的数量并不多,只有区区十万左右。而其中最精锐善战的乌鲁族兵马更是只有四万出头,不足五万。
即使有后燕那些投降的兵马加入,乌鲁帝国真正能够与何宁川的新军一较高下的,也不过只有那区区四万多的精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