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啥呀除非,我就烦你这种话说一半的!”
吴晶满脸忿忿,一个导演居然要等开机才知道啥内容,这要换个别人直接就是一套军体招呼——‘任何罪恶终将绳之以法’!
宁皓晃着大脑袋:“办法多得是,凤姐不也去了!”
“哎,还真是!”于大爷拍拍腿,“不过我可听说啊,她那套现在可不好使了,别以为老美真就这么傻帽儿,人也且精这呢!现在想出去,还不如去那头生个娃,等娃长大了回头再琢磨着把爹妈接过去......”
吴晶依旧不满意——就他这老哥哥的现在身体,还能生?
他正想继续问,一抬头,却发现陈燔正盯着自己:“你特么看我干啥?”
“这不是谦哥儿说生娃了么,我寻思二胎都开放了,你会不会再来一个......”陈燔嘴上如此说,心里想得是“我想看你老婆什么时候晒出生证”。
“没想过......你别打岔,继续说‘除非’的事儿!”
“靠谱的没有,不靠谱的很多......”陈燔耸肩,黑过去么,以前滞留,现在靠走线,不是一抓一大把?区别就是以前滞留的基本都是‘精英’,获得合法身份容易,甚至还能回头赚大陆钱,再去国外花。
当然,现在走线还不为大众所知,陈燔也就提了几个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比如那谁那谁,和那谁,这下吴晶总算满意了......
......
这边仨导演在扯闲天,那边万合天宜的三只刚下戏,缩在一边抽烟。
“哎,你说陈导,什么时候回来?”本玉看看身后正和丫丫在交流的导演,斜斜的吐出一口烟气。
“不知道......怎么,你想他了?嘿嘿嘿......”白客忽然乐了起来,之前陈燔当面给自己的小师妹做示范,和本玉来了个‘深情对视’,十分焦灼。
“我觉着,还是和韩导一起拍戏舒服。”柯达耷拉着肩膀。
不是谁都能在一部戏里,轮流被陈燔、宁皓、韩言伺候的,这说出去不大不小也是个成就......
说起来,韩言的风格和他们最搭,因为人开机前总会和演员讨论交流,最后确定一种表演方式,这和他们拍万合天宜的剧有点像;陈燔一般会在剧本会的时候就把人物和戏给大家掰扯清楚,后头更多的是循循善诱,也就是演得不对路的(或者临时改戏)的时候,他才会提具体的表演方式;宁皓本身的风格和陈燔有点像,但他更侧重故事而非表演技法——但这回他只是是临时代办,个人风格没啥表现。
这让这三位感觉好像在三天内拍了三部电影似的。
别说他们了,喻恩太他们几个也没这经历啊!在场的,也就丫丫享受过这类似的待遇(《乡村教师》,郭番导演,宁陈双监制)。
现在老公不在,韩言不是自己的电影就没导演的自觉,于是她这个‘命妇’自然顶上:“师哥,刚才那个镜头,我总觉得站在那儿不对劲......好像除了和杨老师有肢体动作以外,跟别的人都没啥交流......”
韩言点头:“我也发现了,构图好像出了点问题,白客站得太靠后,小达太靠前。其他人都有些散......而且这个灯光最好随着观影重点走......这样,把人叫过来,我们重新来一遍!”
丫丫扭头对着门外:“你们抽完烟就过来,后头这场戏的站位需要调整下!”
“哎!”x3。
......
陈燔客串完毕,终于抵达了自己忠诚的摄影棚,他拍拍韩言的肩膀:“顺利不?”
倒也不担心打扰演员——专业摄影棚里的戏,导演一般不在现场,而是在专门的房间通过对讲和监视器沟通片场。
韩言抬头看一眼,给人递过一副耳麦:“还行,这一幕我调整了下走位,你看看!”
于是陈燔就一起看齐了监视器。
镜头里,几个主角知道手里的刀是凶器后就吓得开启了让梨模式。众人的面孔在灯光下进进出出,只有刀却始终停留在明亮之处。
哪怕是最后让到了凶手本人、也就是本玉手里。
所有人都在发懵,丫丫、柯达、尹证三个角色留在了灯光下,其余人都后退半步落在阴影里。
白客的站在明暗之间,他最先回神,一边呵斥着一边掏出手枪。
可惜枪拔得太急没握稳,一不留神就掉落在了本玉的怀里。
于是玉正就变成了一手拿刀一手握枪的造型......
监视器后,俩导演齐刷刷喊了过,又开始闲聊上了:“哎,结合他之前吃橘子的剧情,你觉不觉得他就是一海洋之灾普朗克?不要加个什么词儿蹭一蹭?”
“蹭个p,游戏梗可没玩家自己想得那样普及!”
“说到这个游戏......老王好像组了个工会团,去给暴雪捧场,你去不去?”
“捧个p,那玩意能捧出个啥结果不?”陈燔向上拉拉衣领,把里头t恤上的狮子徽章藏的深了点。
......
王潪也向上拉了拉衣领,把沟沟又遮住了一些。
一边的雷大头不好意思的扭过头——理论上,他既然叫丫丫一声姐,那得管这位叫大姐才对。
(大姐姐什么的最好了!)
路杨的《绣春刀2》剧组正在参加试映活动-——拜陈燔所赐,这电影比原时空早上了接近一年。
而在陈燔的规划里,之后先不急着拍《绣春刀3》(急也没用,这玩意难产程度堪比《战狼3》),而是《目中无人》。
这部讲瞎子捉刀人的电影已经正式立项备案。而且为了免得麻烦,陈一开始就买了《座头市》的翻拍权。
故事的时间线放在《绣春刀》第一部之后,具体主线还是原版剧情,只是加入了部分《目中无人2》的片段,让节奏更符合院线电影视角。到了片尾,瞎子新的联络人兼搭档登场,就是熟悉朝廷也熟悉地方的魏忠贤义女(王潪)。
再下一部就是为王潪开的戏了——这年月刀马旦不缺,但就缺能秀伸手的片子,陈燔自然得重视,总不能让人等到快四十了才能打打战狼,也忒可惜——讲得魏忠贤义女的个人经历了,讲人从朝廷爪牙变成魏党余孽,又沦落江湖的经过,同时描绘个人的心路历程。简单来说就是从为他人而活,到为自己而活的转变。(女性崛起?)
两部锦衣卫,一部捉刀人,一部女侠,这四部过后足以形成一个小小的、根基于明末的迷你电影宇宙。最后的大高潮自然会落在《绣春刀3》上,届时锦衣卫、捉刀人、戚家军后人,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们一起共抗外敌,并短暂的取得一个胜利。
东林党和朝廷是小反派。
再往下就不拍了——没办法,打赢了那就是历史虚伪主义,搬上大银幕风险太大。
虽然构思很美好,但具体能走到哪一步还得看市场反馈——万一《目中无人》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