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代的时光在翠谷村缓缓流淌,王大山在村子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随着翠谷村在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蓬勃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接踵而至。
这日,晨光熹微,王大山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披上那件有些旧却整洁的外衣,出门巡查。
他沿着村道前行,路过一片农田时,遇到了正在劳作的几个年轻人。
“王支书早啊!”
年轻人们热情地打招呼。
王大山笑着回应:“早啊,孩子们。今天这活干得怎么样?”
一个叫小虎的年轻人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王支书,我们按照您教的方法,这地整得可好了,就等着播种新的作物了。就是有些技术细节,我们还想再跟您请教请教。”
王大山走到他们身边,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土地的情况,说道:“你们做得不错,这地翻得挺均匀。有啥问题尽管问,咱们一起琢磨。”
小虎挠挠头说:“王支书,您说这新引进的作物,在施肥的时候,量到底该怎么把握呀?我们怕多了烧苗,少了又长不好。”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道:“这新作物啊,对肥料的要求确实和咱们以前种的不太一样。前期基肥要足,但也不能过量。就拿咱们用的农家肥来说吧,每亩地大概施个两千斤左右就行,然后在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长势,再适当追肥。你们要是拿不准,就多观察观察,有啥情况随时找我。”
年轻人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王大山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他知道,这些年轻人是翠谷村的未来,把技术传授给他们,村子的发展才有后劲。
从农田回来后,王大山来到村公所。
村里的会计正坐在桌前,皱着眉头看着账本。
“怎么了,老周?看你这一脸愁容的。”
王大山关切地问道。
会计老周抬起头,叹了口气说:“王支书,我正想找您呢。这合作社的账目我核算了一下,虽然现在收入增加了不少,但支出也跟着上去了,尤其是在设备更新和扩大生产规模这一块,资金压力有点大啊。”
王大山走到桌前,仔细查看账本,沉思片刻后说:“老周,我明白你的意思。咱们村现在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确实需要投入不少资金。不过,咱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这样吧,你再把各项支出详细列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节省的地方。另外,我再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多争取一些资金支持。”
老周点点头:“好的,王支书,我这就去办。”
离开村公所后,王大山决定去村里的几个富裕户家里走访一下,看看能不能动员他们再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他首先来到了老张家里。
老张看到王大山来了,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说道:“王支书,你咋有空来我这了?”
王大山笑着说:“老张啊,我今天来,是想跟你商量个事。咱们村现在发展得不错,合作社也在不断扩大规模,但资金方面还有些紧张。你看,能不能再支持一下村里,投资一部分资金到合作社里?”
老张有些犹豫地说:“王支书,我也想支持村里的发展,可我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我也担心这投资下去,能不能有回报啊?”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道:“老张,你放心。咱们合作社现在的发展前景非常好,随着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多。你投资进来,不仅能帮助村里,也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咱们村一直以来都是团结一心,一起发展的,你也不想看到村子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不前吧?”
老张思考了一会儿,说:“王支书,你说得有道理。我相信你,也相信咱们村。这样吧,我再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合作社,希望咱们村能越来越好。”
王大山高兴地握住老张的手说:“谢谢你,老张。有你的支持,咱们村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从老张家里出来后,王大山又走访了几家富裕户,经过他的耐心劝说,大家都表示愿意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后,王大山又开始关注村里的文化建设。
他觉得,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
这一天,他召集了村里的一些文化爱好者和年轻人,开了一个座谈会。
“乡亲们,咱们村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可不能光想着赚钱,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丰富起来。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看看咱们能搞些什么文化活动。”
王大山说道。
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王支书,我觉得咱们可以成立一个文艺队,排演一些节目,在村里表演,也可以去周边村子交流。”
另一个文化爱好者也说:“对,还可以举办一些读书活动,让大家多学习学习知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王大山听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先成立文艺队和读书小组,我会安排一些资金,支持大家开展活动。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把咱们村的文化氛围搞起来。”
王大山说道。
在王大山的推动下,村里的文艺队和读书小组很快就成立起来了。
文艺队的成员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读书小组的成员们则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随着文化活动的开展,村里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村民们在劳作之余,有了更多的娱乐和学习方式。
然而,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村里的旅游区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游客反映,村里的一些民宿和农家乐服务质量不高,卫生条件也有待改善。
王大山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来到旅游区,召集了民宿和农家乐的经营者开会。
“乡亲们,咱们村的旅游事业能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可现在有游客反映咱们的服务质量和卫生条件不行,这可不行啊。咱们得重视起来,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王大山严肃地说。
一个经营者有些委屈地说:“王支书,我们也想做好啊,可有时候客人太多,我们确实忙不过来。”
王大山说:“我理解大家的难处,但这不是理由。咱们可以多招一些人,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卫生方面,一定要每天打扫干净,让客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大家都想想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不然咱们的旅游事业可就没法发展下去了。”
会后,王大山亲自监督民宿和农家乐的整改工作。
他一家一家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经营者们整改。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和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游客们的满意度提高了,村里的旅游口碑也越来越好。
夜晚,王大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秀兰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大山,你别太累着自己了,要注意身体啊。”
王大山笑着说:“秀兰,我没事。咱们村现在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累点没啥。只要看到村子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我就满足了。”
秀兰点点头:“我知道,你为村里付出了这么多,大家都看在眼里。你放心,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的。”
王大山握住秀兰的手,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知道,在翠谷村的发展道路上,他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秀兰的支持,有村民们的信任,他将继续带领大家,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让翠谷村的薪火永远相传,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