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吃过午饭后就是午休时间,果果提着早上卖早餐的营业额,三个人来到厂房内的一棵大树底下,一起清点。
经过一番认真的核对与计算,最终确定一共卖出出了 34 份炒粉!每一份五毛,营业额一起17块。
果果握住17块钱无比激动,没想到,才创业两天,就见到了收益,虽然早起有点累,但是有了收益,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
按照目前这样的销售额,那么她和小贵子一个月额外收益就有好几百块,另外租个房子的心愿很快就能实现。
站在一旁的叶丹也面露喜色,不过相较于果果单纯因为盈利数额而感到兴奋,她更多的则是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这次小小的收获。
尽管赚到的钱远不及她在夜市摊位辛苦打工来得丰厚,但这笔钱毕竟是通过自主创业、亲力亲为所获取的,其背后蕴含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对叶丹而言,迈出这勇敢尝试创业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了过去那个按部就班生活的自己以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可以说,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实则是她人生道路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且极具跨越性意义的一大步。
三个人准备把钱放在一起,继续创业,存钱继续把早餐摊位做大,争取赚更多钱。
算好了账以后,叶丹和果果回到车间继续干活,车间也有工友不休息,利用午休时间加班。
果果对面坐着的那位大姐名叫江雪梅,来自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庄。今年刚好满四十岁的她,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工友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江大姐。
江大姐来到这家工厂工作已有整整五个年头,可以说是一名资深的老员工了。这天中午,当她看见对面的果果还在加班时,便主动和她聊起天来。
江大姐面带微笑地说道:“妹子呀,早上我瞧见你们几个在工厂门口卖早餐呢,你们这些小年轻可真是太能干啦!”
听到这话,果果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唉,江大姐,哪有什么能不能干的哟,这都是被生活给逼出来的呀!”
接着,果果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继续说道:“我家孩子刚出生几个月,每个月吃奶粉就要花不少钱,光靠这点工资根本不够花的。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想着趁早上那点儿空闲时间卖点早餐,能多挣一点是一点呗。”
这时,江大姐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表示理解:“是啊,生活不容易啊!其实以前我也曾经动过念头,想要在外面租个房子,然后每天早起做些早餐拿去卖,这样也能给自己增加一份收入。只可惜啊,我也就是心里想想而已,始终没能付诸实践。有时候吧,就是觉得自己提不起那股劲儿来……”说着,江大姐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是老员工,一个月赚得比我们多,家里不缺钱,就不要遭这个罪,每天早早起床,真的很痛苦的!”
果果面露倦容,“你看看我,没睡好,黑眼圈都出来了!”
果果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江姐看了一眼憔悴的果果,露出了疼惜的表情,“那倒也是!还是要注意休息啊!”
果果和她的女儿差不多大的年龄,看到果果江大姐就想起自己的女儿,对她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平时果果有什么不懂,她都会主动帮忙。
“我瞧着你们天天在这工厂门口叫卖炒粉呐,依我说呀,倒不如直接将摊位挪到厂里去卖哩!要知道,在这大门口做生意,竞争对手可多着呢,但若换作在那宿舍楼下摆个摊儿,可不就没什么人跟你们争啦?如此一来啊,兴许这销售量还能往上提一提哟!”江大姐热心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果果听后,细细一想,只觉江大姐的提议有理。可不是嘛,如果每天早上能把热腾腾的早餐搬到工厂宿舍楼底下去售卖,既没有其他那些小摊贩来争抢生意,说不准呐,这炒粉的销量真就能翻倍增长呢!
当天傍晚下班后,果果正巧在工厂门口碰见了叶丹。她赶忙上前拉住叶丹,兴冲冲地把江大姐出的主意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对方听。
叶丹听完也是眼前一亮,直点头称好:“这想法妙极啦!要不咱们明早就试试看呗。”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果果、小贵子,叶丹早早起了床,开始忙活起来。
他们特意准备了比往日更多份量的食材,炒完后,发现一个桶根本装不下,没办法,又临时买了一个桶,装了一桶。
叶丹和小贵子一人提一桶粉,果果拿着工具跟在身后。一路上,叶丹累得气喘吁吁,只好和果果两人换着提。
走走停停,终于走到了工厂门口,刚好七点钟。他们提着桶直接走到了工厂内,来到宿舍楼下。
这个时候,有工友开始起床洗漱,走到楼下,看到有人摆摊卖炒粉,直接在楼下打了一份带去宿舍慢慢吃。
还有不少工友并没有打算吃炒粉作为早餐,可是一想到要走到工厂外面去买早餐,太麻烦,也改变主意买了炒粉。
有些工友站在楼上看到楼下有人卖炒粉,懒得下楼,直接让他们送去宿舍。
三个人分工合作,小贵子负责打炒粉,果果负责扯袋子,叶丹负责收钱。两大桶炒粉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光了。
就在此时,仍有一些路人陆陆续续地朝着这边聚拢过来,可惜已经卖完。
看到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三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小贵子眼睛闪闪发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叶丹忍不住搓了搓手,感叹道:“没想到今天的生意会这么好啊!”感叹过后,叶丹心里暗自盘算着今天的收入能有多少。
果果则连连点头,应和着说:“是啊是啊,照这个势头下去,咱们明天得多准备些食材才行,不然不够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