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3日,在以痛击南朝鲜伪军,促使停战谈判达成为背景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动发起了金城战役。
而这场碾压般的战役,也将是志愿军放开手脚打得最痛快的战役。
与以往不同的是,志愿军这次再也不缺后勤补给,再也不会缺乏弹药了,甚至在炮火打击上,志愿军都形成了对南朝鲜军的碾压态势。
此战志愿军不仅投入各种火炮一千一百余门,还加入了一个师的喀秋莎火箭炮。
并且此次志愿军的进攻只针对韩军,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反而没有进行太大打击。
战役开始,志愿军的炮火准备极为猛烈,步兵进攻前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分钟的火力急袭,对南朝鲜军的防御阵地进行了全面覆盖。
平均每秒钟落弹六发,每平方公里的火力密度达到一百多吨。
堪比美军范弗里特弹药量的高强度的火力打击,严重破坏了南朝鲜军的防御工事,摧毁了大量的地堡、堑壕和障碍物。
大量杀伤了李伪军有生力量,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
炮火准备结束后,志愿军三个作战集团同时进攻,仅一个小时就突破李伪军四个师的防御前沿阵地。
14日2点,李伪军引以为傲的白虎团被消灭,其团部被志愿军一个尖刀班就给捣毁了。
14日以后,志愿军乘胜追击发动第二阶段攻势。
到16日时,将战线往南推进了十五公里,占领了黑云吐岭、巨里室北山、梨实洞等阵地。
16日下午起,联合国军开始反扑。
原本对李承晚狂妄自大爱搭不理的美军,也终于在李承晚尝到惨痛教训后开始下场。
美军和南朝鲜军在此后的十天时间里向志愿军反扑一千余次,仅夺回了巨里室北山。
最终战役历时十五天,志愿军以两万三千人的牺牲,歼灭南朝鲜军和美军五万三千余人,其中歼敌大多是南朝鲜军,收复阵地一百六十多平方公里。
这仗之后李承晚果然再也叫不起来了。
1953年7月27日,金城战役结束当天,美国立即就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至此从1950年6月25日爆发,至1953年7月27日结束,一共持续了约三年一个月零两天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此战志愿军阵亡、病故等牺牲约十九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人。
包括病、伤、亡、失踪、被俘等减员,总计减员约六十万人。
朝鲜人民军伤亡二十六万人左右 ,其中阵亡约十一万人。
美国伤亡、失踪、被俘总计十七万两千八百四十七人。
韩国死亡二十二万七千八百九十九人,负伤七十一万七千一百七十三人,失踪四万余人,被俘九千余人,总计约一百万人左右。
除美国、韩国以外的联合国军伤亡则为三万七千余人。
此战,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及其率领的联合国军,逼迫他们在占据巨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不得不签字停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一胜利使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成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为新中国的和平发展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此战的胜利,和志愿军在战争中的英勇无畏,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苏联也从这一战中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
将中国牢牢争取到社会主义阵营,对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在亚洲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当时拥有六亿人口,高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中国,亦是协同苏联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最大助力。
于是也是从朝鲜战争胜利开始,苏联前所未有地大规模援助了中国建设一百五十六个重点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军工等多个重要工业部门。
比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都是在苏联援助下建设起来的。
还在军事方面帮助中国实现了进一步的现代化改装,为中国提供了能够组建多个高射炮营、野战炮师、火箭炮师等的装备。
提供了米格-15、伊尔-10等战斗机和轰炸机,以及t-34、IS-2等型号的坦克。
并提供了约三十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派遣了数千名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约三百名军事顾问提供战术指导、作战计划和训练等方面的帮助。
此外,苏联还提供了石油、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援助中国工业建设。
正是因为苏联这些实打实的帮助,极大让尚处农业国的中国,快速缩短了与世界老牌强国的差距,弥补了些许中国自清末百年屈辱的落后发展。
不论是朝鲜战争胜利后,中国创造的和平发展环境,内部人民团结向心,还是苏联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帮助,这场朝鲜战争都足以称得上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从这里以后,天幕陈述将以中国的发展建设为主,国际环境及政治变化为辅。】
嬴政由衷敬佩道:
“刚刚建国,工业、商业、武器,什么都落后的境地下,居然还打赢了那时全天下最强的军队,这场仗还足足打了三年,消耗无算,当真是旷古烁今,古来未有。”
李世民也是这般但更带兴奋地道:
“能在最难的时候打赢天下最强的国家,今后发展上来的中国,全天下还有谁能与之抗衡?”
朱元璋:“后世子孙总归能过上好日子了吧?上苍讲后世发展时,我们也能好好沾沾光。”
康熙对未来这些历史的感受则极为复杂。
未来推翻清朝才得以走向复兴的中国,越是强大就越是显得它清朝罪孽深重,是导致华夏饱受苦难和衰落的罪魁祸首。
但是看着未来的中国能强大起来,他又很难生出怨恨和不满来,只能归结于他清朝压制汉人走错了路子,让原本傲立世界的国家衰落到底。
可明知问题在哪他清朝也没法去改,改制要亡,继续走老路也要亡,这么一大段的近代史总结下来,就是他清朝无论如何都要亡……
除了少数特殊时代的历史人物关注点不同外,绝大多数古人都颇为期待接下来的中国历史如何演变,以及从一穷二白变得极为富强的那些科技与政策更是求知若渴。
天幕也将顺应将主线视角放回到中国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