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别再装模作样了。
要是您真的对佛祖虔诚,那理当让宝玉来抄佛经。
环儿,跟我走。”贾瑜毫不畏惧,直言不讳地说道。
“好嘞,三哥。”贾环赶忙放下手中毛笔,起身就要跟着贾瑜离开。
“不准走!”王夫人厉声喝道。
贾环听到这声怒喝,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
贾瑜见状,立刻说道:“环儿,别怕。
往后在这贾府,有三哥我给你撑腰。
要是谁胆敢欺负你,你直接跟三哥说。”
“三哥……”贾环感动得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他生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被人这般关怀爱护。
虽说赵姨娘平日里也疼爱他,可唠叨责骂也不少。
“咱们走。
以后再碰上那种嘴上说着为你好,实则是想害你的人,都别理会。
也别害怕被人扣上不孝的帽子,只要你自己努力奋进,将来有了大出息,无愧于贾家的列祖列宗,谁要是再敢说你不孝,那他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贾瑜耐心地教导着贾环。
“三哥,我记下了。
往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跟着你学习,努力上进。”贾环此刻满心都是热血,只觉得贾瑜这般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再看王夫人,已经气得快要吐血了。
贾瑜走到门口时,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着王夫人说道:“二婶,您要是有那些闲工夫,与其处心积虑打压庶子,倒不如多花些心思好好教导自己的宝贝儿子宝玉,免得让他空有衔玉而生的噱头,最后沦为旁人的笑柄。”
“你……”王夫人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身子晃了晃,险些直接晕厥过去。
“太太,太太!”周瑞家的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扶住王夫人。
过了好一会儿,王夫人这口气才缓过来,可她眼中的怨毒之色愈发浓烈,心中暗暗发誓:这个小畜生,我必定要让他付出惨痛代价。
“三哥,你刚才真是太厉害了!把太太气得够呛。
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每次都强迫我抄写佛经。”贾环此时只觉得浑身畅快,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气都消散了。
“你往后就专心读书练武,其他杂事一概别管。
要是她再给你立些无理规矩,你别搭理。
要是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就行。”贾瑜认真嘱咐贾环。
“太感谢三哥了。”贾环对贾瑜的感激与崇拜发自肺腑。
他内心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像贾瑜三哥这般有本事、有担当的人,到那时,王夫人哪里还敢对他肆意妄为。
王夫人这边虽然对贾瑜恨得咬牙切齿,但一时之间却不敢轻易招惹他。
她心里清楚,要是把贾瑜逼急了,贾瑜真有可能找人对宝玉不利,那可就麻烦大了。
可她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立刻派人把赵姨娘叫来,让她过来站规矩。
赵姨娘也是倒霉透顶,平白无故就被王夫人叫过去,在那儿跪了整整一下午。
到了晚上,赵姨娘哭哭啼啼地去找贾政,诉说自己的委屈。
贾政听了,也是满心无奈,不过念及赵姨娘的可怜,当晚便留在了她房里。
这事传到王夫人耳中,可把她气得火冒三丈。
而贾瑜前往王夫人房里带走贾环这件事,很快就通过丫鬟们的嘴,在整个荣国府传得沸沸扬扬。
贾母听闻此事,也是倍感无奈。
她如今可不想和贾瑜起冲突,毕竟贾琮和贾环现在都跟着贾瑜学习文学武艺,她不禁担忧起来,长此以往,自己心爱的宝玉该如何是好呢?
时光匆匆,半个月转瞬即逝。
经过这半个月坚持不懈的习武锻炼,贾环和贾琮两人的气质发生了显着变化。
他们再也不是从前那副浑身透着顽皮劲儿、像泥猴子般的模样了。
如今走路时,他们都昂首挺胸,一举一动都透着世家公子哥该有的优雅与自信。
而且,这段时间他们吃得好、睡得香,身体也不再像以前那般瘦弱,整个人都精神饱满。
这天下午,薛武早早套好了马车。
贾瑜换上一身洁白如雪的衣裳,腰间佩戴着一把宝剑。
这把剑本是皇帝赏赐的普通龙泉剑,不过贾瑜凭借自己的高超技艺,对其进行了重新锻造。
如今,这把剑已然成为一把锋利无比、无坚不摧的神兵利器,削铁就如同削泥巴一般轻松。
原本青鸟等人都想跟着贾瑜一同前往,可贾瑜觉得诗会那种场合不太适合她们,便让她们留在家里。
马车很快就抵达了雁鸣湖畔。
贾瑜下了车,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诗会举办的地点走去。
此次诗会的举办地就在雁鸣湖畔的湖畔花园。
贾瑜拿出请柬,顺利进入园内。
只见湖面上,好几艘装饰精美的画舫静静停靠在岸边。
每一艘画舫的主人,都是雁鸣湖畔声名远扬的花魁。
“贾公子,这边请。”一个小厮满脸笑意,恭敬地将贾瑜迎了进去。
“这位想必就是创作出《水调歌头》和《鹧鸪天》的贾公子吧?”这时,一位年轻男子满脸笑容地迎上前来,开口询问道。
“你是?”贾瑜疑惑地打量着对方。
“在下朱墨,来自江南。
早就听闻贾公子才华横溢,今日特来与公子结交一番。”朱墨彬彬有礼地说道。
“朱公子过奖了,实在是愧不敢当。”贾瑜谦逊地回应着,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贾公子,大皇子殿下有请您,烦请跟我来。”就在这时,又有一个小厮匆匆赶来。
贾瑜微微点头,他心里也正好奇,想见识一下这位大皇子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没过多久,贾瑜便看到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此人身材微微发福,但面容英俊,身着的衣物无比华贵,尽显皇家气派。
此人正是大皇子项祁宇。
大皇子看到贾瑜的那一刻,心中暗自惊叹。
只见贾瑜身姿挺拔,面容英俊,气质超凡脱俗,与其他前来参加诗会的学子截然不同。
而且,他腰间还佩戴着一把宝剑,更添几分英气。
大皇子虽然对贾瑜多管闲事,救了六皇子一事心怀怨恨,但也不得不承认,贾瑜确实是个智勇双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