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官场之中,职务的调整原本不过是家常便饭般寻常无奇。
然而,当柳江河接到调任通知,得知自己前往团市委担任副书记一职时,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波澜。
彼时的他,心结未解,对于新的工作岗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和规划。
但在体制内其他同僚们的眼中,此事所引发的震动却是非同小可,他们觉得特别意外,又好像在情理当中。
表面看来,柳江河此次是由市委部门转至群团组织任职,这般调动难免让人产生一种“被贬谪”的错觉。
从传统观念出发,群团组织相较于市委部门,其重要性与影响力要逊色许多,是很多人眼里面的清水衙门。
若深入探究其所调往的单位,则会发现其中另有玄机,“共青团出干部”这句俗语早已深入人心。
在当下大力倡导干部年轻化的大趋势之下,共青团干部无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旁人眼中,团市委就是青年干部的摇篮。
团市委干部队伍的整体年龄是所有市级部门里面最年轻的,可谓朝气蓬勃、活力四溢。
通常情况下,只要表现出色,达到一定标准,晋升提拔几乎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团市委岗位也是不少年轻干部令人垂涎欲滴的“香饽饽”。
所以,单从这一视角审视,柳江河此番调入团市委,实在难以简单地归结为贬职。
柳江河现在也还没有满二十五岁,从他的年龄来说,到团市委任职好像也更为合适一些。
不然在其他平均年龄四五十岁的班子里面,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班子成员,显得还是有些格格不入,就像当初他在市委宣传部时一样。
除此之外,众人私下里纷纷猜测起柳江河背后究竟有着怎样强硬的关系网,关于他公然违抗市委书记张家明下达的命令的事大家众所周知。
还有一些跟柳江河相熟的人,他们更是清楚柳江河与侯权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恩怨纠葛。
当时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柳江河这次怕是要大祸临头,要么会被降职处理,要么就得直接被踢出公务员这个队伍。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张家明不知出于何种缘由,竟然仅仅是把柳江河搁置在了一边,对其不闻不问。
既没再安排他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工作,也不让他重回市委宣传部上班,更为关键的是,连他原本担任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居然都没给免去。
要说这张家明在柳江河这儿丢尽了颜面,感觉到自身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挑衅,心里头铁定是想将柳江河一撸到底的。
只可惜,他似乎有某种难言的苦衷或是受到了某些限制,导致最终无法如愿以偿地这么去做罢了。
待到张家明调离之后,新任的市委书记对他不熟悉,而朱益民对他虽然熟悉,却又碍于某些原因,不好主动提及此事,柳江河就这样被晾在了一旁。
待到新任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走马上任,他对柳江河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沈明义的怂恿之下,他向熊国兵提出了想要将柳江河从部机关交流出去的想法。
熊国兵到棉城之后,对于柳江河的事情也略有耳闻,起初他并不想理睬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然而新任的宣传部部长既然提出了想法,他就不得不重视起来,可将柳江河交流到哪个单位,却又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最终,市委组织部在反复征求意见后,经过熊国兵的深思熟虑,决定让柳江河到团市委担任副书记。
如此结果,熊国兵既维护了前任市委书记张家明的颜面,又满足了新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要求。
同时也给柳江河留下了一线生机,也让他给省上的某些领导有了交代。
柳江河接到正式调动通知的时候,已经是过年前的最后几天,市委组织部的同志让他自行前往团市委履新。
虽然心中并没有满怀期待,但是他还是拨通了团市委书记徐海峰的电话,向其报到并表示自己随时可以投入新的工作岗位。
但令柳江河未曾预料到的是,徐海峰在电话那头告诉他,由于临近春节假期,单位里的干部们大多都已提前离开,而且目前并没有什么紧急且重要的事务亟待处理。
因此,徐海峰让柳江河安心地度过春节后在到单位正式上班,他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所以说,这新年第一天,也是柳江河第一天到团市委上班,只是此刻的心境相较于过年前接到调动通知那会儿,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站在团市委办公楼楼下,柳江河仰头凝视着那块高悬的团市委全称的牌子。
心中不禁涌起几丝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与此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忐忑情绪也悄然爬上心头。
算起来他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认真上过班了,对于能否迅速适应共青团的工作节奏以及能否与这里的同事们建立良好关系等问题,他着实心里没底。
良久之后,他心里面给自己加了一股劲,便迈开步子开始爬楼,团市委的办公室在这座办公楼的八楼,但是没有电梯,想要上楼只能靠双腿。
这个办公楼是依山而建,造型比较独特,一到四楼是长长的梯子,五到八楼才是正常的楼梯。
柳江河一边爬,一边心里在想,到底哪个设计师设计出这么奇葩的建筑,而把他们的办公室安排在这里是不是因为团委的干部比较年轻、脚力好。
柳江河一口气爬到八楼,也还算轻松,他觉得每天爬几次楼梯,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他静静地站在楼梯口处,目光专注地凝视着那张悬挂在墙上的团市委办公室示意图。
从示意图所展示的布局来看,团市委的办公室数量着实不算多,由此不难推断出该单位人员规模应该相对较小。
就在这时,一个令他有些无奈的问题渐渐浮现出来,此刻才刚过早上八点钟,距离正常的上班时间还有一段距离呢,而团市委的工作人员显然都尚未抵达岗位。
更糟糕的是,由于他没有这里办公室的钥匙,所以眼下除了在这略显冷清的楼道里耐心等待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其实这事也怨不得别人,要怪就只能怪他自己长久以来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
想当初,无论是在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还是领导小组办公室任职期间,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提前至少半个小时到达单位。
这样的作息安排早已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至于今天来到新环境后一时之间竟难以改变。
不过幸运的是,这种百无聊赖的等待并未持续太久。
没过一会儿,一阵沉稳且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便自楼下缓缓传来。
脚步声由远及近,他看清来人的模样,一位女同志,二十八九岁上下,身高约有一米六左右,身材匀称,看起来十分干练。
当她喘着气爬上八楼,见到柳江河正在打量自己的时候,她口中发出了“啊”的一声,拍了拍胸脯,明显被柳江河吓了一跳。
柳江河也被她吓了一个激灵,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吓着你了”
这个女同志撑着腰、喘着气,对他摆了摆手,“没关系,下次能不能发出点声音,真是吓死人不偿命”
她缓过气之后,打量了一下柳江河,然后问道,“请问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柳江河摸了摸鼻子,正要介绍自己,这个女同志突然热情又有些迟疑地问,“您是柳书记吧,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