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三年正月一日,伪帝完颜构于南京应天府登基为帝,立国号为楚,改元建炎,大赦天下。
这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都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当然,这种震动更多的是舆论层面,甚至于都没怎么波及到政治层面。因为连那个“大赦天下”的诏令其实都根本出不了京东路。
谁都知道这个大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百年大宋到底还是出了一个儿皇帝,这引起了几乎所有士大夫阶层的强烈反弹。
实际上,年休假期还没过完,各地来的信件、奏疏就仿佛雪片一样到了东京城和南京城。
搞得东京城轮流加班的三位相公不胜其烦,却又不得不理会。
这年头,所谓的民心,并不是指老百姓的意志,而是士大夫这个阶层的整体意志。因为普通老百姓其实对这种事情根本不关心。
寒冬正月季节,老百姓只希望能够家里多点碳,多点布,多点粮食,最好还能有块肉,好过个年。
而那些不愁吃穿的士大夫们在饱暖之余,想要获取某种精神层面的成就感,必定要对此事做出反应。
最起码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闲赋,总得从各种渠道给东京中枢上书一封,表表忠心,骂骂伪楚,来彰显自己品性高洁之态的。
东京城那边暂且不说,南京城这边,凡是能投书到应天府的,当然得指着祖宗家法来义正言辞的呵斥一番。
当然,这种呵斥之言能到黄潜善黄相公的桌案前都算他们手眼通天,是根本送不到伪帝完颜构面前 ,也丝毫不影响他享受成为皇帝的喜悦。
其实登基前登基后,应天府的局势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完颜构就是能够获得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乃至于牵着那个从北国来的大肚子女人的时候,都能够显得神采奕奕。
那位燕国公主高氏一来就成为了伪楚的皇后,力压后宫,还直接让伪帝多了一个太子,乃至于搞不好肚子里的也是个皇子,倒是算得上给完颜构开枝散叶了。
然后没几天,完颜构那个病重的亲儿子就一命呜呼。
而这种小事,也实在是不能影响大局,也就是让东京城皇宫里的元佑太后知道以后,深深叹息,却只是为了那个可怜的孩子感觉不值罢了。
但是没办法,这年头莫名其妙就没了结果的孩子多了去了。只能说摊上了那么一个爹,也真是倒霉。
只是就此以后,赵氏宗亲就真的彻底和南京方面断绝了一切关系。不只是把完颜构从法理上逐出涿郡赵氏,更是从人情上彻底断绝。
此后赵氏宗亲与完颜构再无情理可言。
据说曾经嫁给了完颜构做妾的珍珠吴家的那个嫡女,也被吴家严令禁止去应天府。吴家更是送了一封休书去南京,来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以妾休夫。
当然,对于这些,完颜构也不在乎。他都当皇帝了,还在意什么?自古以来,哪个皇帝的身后名不是充满了争议?
……
你还别说,还真有人支持完颜构登基的!
到底是什么人?是那些不愿意接受东京中枢土断和丁亩两项基本国策的那些大地主、大土豪、宣和年间丰亨豫大的老牌士大夫家族的那些人!
也就是有钱有地,依附在大宋帝国上尸餐素位的那些蛀虫们,所谓的形势户和旧时代贵族。
乃至于当年在金国两次攻宋的时候,嚷嚷着主和的也是他们。
东京中枢要进行土断,也就是土地清算和重新分配,还要摊丁入亩,把丁口税化到土地上,不再按照人口征税,而是按照土地征税。
这是薅夺旧有贵族的种种特权,让他们根据土地来缴税,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当然要反对,乃至于觉得大楚才是众望所归……毕竟楚帝也是赵氏后裔!
而这种论调,东京中枢前期根本没管,让这股风波倒是愈演愈烈,乃至于形成了一股风潮,一时间喧嚣甚上。
但是那些旧有贵族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是没有任何根本性的依仗的。看起来人多势众,却在政治、军事乃至于民间舆论上都没有什么坚定的支持者。
然后在忍了足足十多天后,正月十六号官员们一上班,皇城司联合开封府府兵就照着名单把那些闹腾着要“与楚修好”的旧有贵族们全都给抓了起来。
执政班子早就想对这些旧贵族下手了,正愁没有机会呢!钓鱼钓了足足十来天,也该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抄家、清田、薅夺各种尊号、特权和荣誉,回收府邸,遣散仆从,家眷遣散回老家,然后主事者直接流放京东!
不是觉得大楚好吗?那你们就过去吧!
汴河大营里甚至于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军士,真就把这些人送到了京东路,甚至于惊的大楚派出了两万多兵在周围陈列。
然后巨鹰军团们一次飞石攻击,那两万多兵就彻底崩溃,连真气军阵都没结起来。
老实说,这些旧贵族家底的富庶程度是真的让人吃惊,抄家后获得的各种金银财帛、名贵字画、土地账册、商铺名录都堆成了山。
乃至于让御史中丞陈东陈少阳直接破防,丝毫顾不得其人乃是堂堂半相之尊,当街骂道:
“硕鼠硕鼠,何食我黍?大宋的国运都是被这些硕鼠给吸光了!!”
处置了这么一批旧有贵族,东京中枢的钱粮就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东京中枢对于土断和摊丁入亩政策的执行堪称无比果决。
乃至于直接从汴河大营里派兵前往江南、淮南等地,配合大量从中枢发往各地的官员,来进行土断工作。
连部队都派了出去,这是一言不合要镇压乱兵的趋势,这可是当年的荆国公王安石都不敢干的事儿。
王安石秉国时期号称“拗相公”,与这些旧有贵族斗了几年,最终还是没斗得过。现在东京城里的三位相公都成了拗相公,甚至于比王安石更激进!
坦白说,大宋百年积弊,症结在哪儿,其实到了执政相公这一层次都心知肚明。但是此前朝堂上的风气,想要整治这些积弊,是真的难。
什么叫积重难返啊!
而改革变法这种事情,皇帝的意志终究占据着最为重要的比例。搞不好哪个大世家大贵族送进宫的宠妃吹吹枕边风,皇帝就改主意了。
皇帝一改主意,这改革就根本改不下去的。
而现在,现在是什么时候?国破家亡,中枢新建,金国二十万大军随时都会再次南下,又有伪楚在闹腾,而御营大军现在却只有十来万!
现在是顾忌那些旧有贵族的时候?东京城的哪位执政相公是靠着那些旧有贵族上位的?哪个不是真正能狠下心来做事的主儿?
御史中丞都气的骂街了!
而他们一旦狠下心来,这股力量就是无可阻挡的。
至于摄政王?
在摄政王耳边吹枕边风的也有,问题是摄政王的女人太多了,几个女人吹枕边风根本吹不动啊!
当然,在坚决的推进土断丁亩政策之外,东京中枢也取消了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只保留了正经的商税以及夏、秋两季的正税。
大宋朝名目繁多的税法其实很多,而宣和年间的花石纲算是这种乱七八糟的杂税的巅峰。
皇帝或许真的只是想要几块石头来修炼什么神通,但是下面的官员们可有的是机会搜罗金银财宝。
这种事情,上面只要开了一个口子,下面就能给你捅破天的!
无论如何,靖康三年的开年之际,注定不会那么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