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丰裕丝绸庄是周家山庄名下的产业?”于县令也着实不知情,商贩们恪守本分的经营,只要按时向官府纳税,官家自是不会去查问谁是谁的。
见钱满粮报出丰裕丝绸庄的名号,于县令心里有数,笑道:“钱管家,你是为丰裕丝绸庄的管事麦儒生来的吧?”
“大人明鉴。”钱满粮跪了下来,悲戚地伏身在地:“求大人为丰裕丝绸庄作主。”
“嗳……钱管家,快起身来,这里并非公堂,无需跪拜,起身说话。”于县令和善地道。
“谢大人。”钱满粮起身来,将捧在手里的银票,恭敬地放在于县令手边的案几上后,退在一边,躬身等于县令发话。
“丰裕丝绸庄这半个月来发生的事,我也知晓一些。钱管家,既然周家山庄与周县令是亲眷,周县令与我又是同僚,我自当是维护你方多一些的。”于县令望着钱满粮道。
“是是是,谢谢于大人偏护。”钱满粮忙应声。
“钱管家,实话与你说吧,与你丰裕丝绸庄过不去的,是李太守的师爷查前茗。钱管家,你非官场中人,不会明白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本县并非要帮向那查师爷为难你丰裕丝绸庄,只是本县也不敢断定,打你丰裕丝绸主意的人,到底是谁?你可明白我的话?”于县令眼有深意地望向钱满粮。
钱满粮自然明白于县令的意思,于县令同自己一个想法,不能判定到底是李太守想强占丰裕丝绸庄还是那查师爷要霸占丰裕丝绸庄。
“于大人,小的明白大人的意思。这也是小的也顾虑,如只是查师爷的个人所为,小的也自是好处理了,就怕……唉!”钱满粮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面露焦灼之色。
于县令看了看手边的一千两银票,想了想,笑道:“既然周老板给本县这么些茶银,本县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样吧,你且等本县的消息,待本县拿这茶银去借花献佛,探探李太守的口风。”
“哎呀,如此太感激于大人了。能得于大人帮助,事情定能迎刃而解,届时,小人再来叩谢大人。”听于县令要去探李太守的口风,钱满粮激动地再次伏地磕头,称感连连。
“起来吧,你且回丰裕丝绸庄等本县的消息。”于县令道。
“是,大人。可是,查封丰裕只有三天期限。”钱满粮忧心如焚。
“呵呵……一切待本县探过李太守的口风再定夺。”于县令笑着挥挥手送客。
“是,多谢于大人,小人告辞。”钱满粮退出茶室,往衙门外去。县衙师爷正在院内,上前来,自告奋勇地将钱满粮客客气气地送到衙门大门外。
第二日一早,于县令着了私服,独自上了衙门马车,前往太守府去。
李太守正在书房处理公务,听下人来报,说县令于献求见。
“怎不见查师爷?”李太守见是下人来报,问道。
“回禀老爷,昨日查师爷的幼子在街上走失,着人搜寻,没有找到。今日查师爷大概还在寻找幼子。”下人回应。
“哦……于大人着的官服还是私服?”
“回老爷,于大人着的私服求见。”
“如此,请于大人来书房便可。”李太守吩咐。
“是,老爷。”下人退去,前往正厅领于县令来李太守的书房。
不多时,于县令在太守府小厮的带领下,到的李太守的书房。
“于献请太守安。”于县令向坐在书桌后的李太守行礼请安。
“于大人免礼,看座。”李太守招呼道:“于大人稍等我片刻,我先将手头上的事完成了。”
“太守您先忙,下官不急。”于县令在椅上坐了下来,太守府的伺茶丫鬟上茶。
半炷香后,李太守忙好手头的事,边起身边道:“公务太多,忙的我焦头烂额。”
于县令忙起身,恭敬地道:“太守事必躬亲,自然是忙的。何不让师爷辅助,也可减轻点劳务。”
“我那师爷,两日未来上值了。”李太守走到椅边,在于县令的对面坐了下来,揉着太阳穴,一脸的疲惫。
“哦,想必是查师爷另有它事。”于县令待李太守坐下身,自己才又坐回椅上,闲聊的口吻。
“适才听下人说,查师爷幼子昨日在街上走失,他在家寻子。”李太夺回道,又问:“于大人今日私服来访,想必不是公事。”
“哎呀,太守真是洞察秋毫呀。”于县令笑道。
“呵呵……洞察秋毫谈不上,常理而已。于大人,找我何事?”
“太守……”于县令从怀里掏出一张五百两银票来,起身送到李太守手边的案几上。
“于大人,您这是作甚?”李太守不解地问道。
“太守,这是前日查师爷到衙门给下官的。下官今日特意送来给太守,太守要下官办点事,吩咐便可,万不可给下官茶银,下官怎敢收受。”来探李太守口风,本就是于县令自己的决意。虽那查师爷说是为了他自己的私事拜托于县令办事,但于县令断不敢收查师爷奉上的茶银。官场凶险,谁知是不是李太守下的套呢?于县令宁可得罪那小小的查师爷,也不愿冒险落了李太守的圈套。
“我未曾让查师爷请于大人办事呀。”李太守一脸茫然,看了看桌上的银票,问道:“于大人,查师爷求您办何事?”
见李太守的神情,于县令心下有了数,尴尬地笑道:“也无甚大事。”
“如是小事,曾前茗怎肯花五百银?”李太守不信,神色严肃。
“既然不是太守之意,那下官就先行告辞了。”于县令起身来,向李太守作揖告辞。
“于大人,查师爷只是我太守府的一名小师爷,您不必理会。待我问过查师爷后,定着他上您府上赔罪。”李太守锁起眉,面带愠怒。
“太守言重了,下官本意并非如此……”于县令面露难色道。
“于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我知您为官清明,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李太守挥了挥手,示意送客。
于县令恭身退下,出太守府,径直回往县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