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忠从怀中取出圣旨。
嘭!
直接展开,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继承天命,在位一千九百二十载,而今沉疴难愈,天命将终。妖魔祸乱,国事艰危,需托付肱股之臣。云州镇抚使,武安侯楚江,忠君体国,勘定祸福,昔日平西部妖患、斩谋逆武灵王,剿灭西南叛乱,安社稷,功诏日月。
今擢升其为监国,授太傅之职,领五军大都督,总揽朝政、统领三军。内外政务、六部百官、皇都七营,皆听其号令。新皇稳定之前,凡国事决策,楚卿可代行皇权,文武不得违逆。
特赐三项权柄:
一、遇谋逆之辈,无论王侯将相,可持太祖金刀,先斩后奏;
二、若妖邪作乱,稷下学宫,镇魔司,需辅之;
三、赐玄龙金袍,同亲王双俸。
望楚卿效仿古之圣贤,辅新皇、安社稷,使大楚江山永固。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
嘶……
金銮殿阵阵倒吸声响起。
设监国!
授太傅!
领五军大都督!
虽然二者都是虚职一品,但这封赏也太高了吧。
关键。
是后面那三个权柄。
若遇谋逆,可先斩后奏,还不管王侯将相,这权力太大,这要把楚江的权力,带到巅峰。
还将镇魔司,稷下学宫,这两个庞然大物,绑在战车上。
赐玄龙金袍,就不用说了,楚江已经是双一等侯,封无可封的地步,只能给他亲王级待遇,但这也足够吓人。
这简直是给楚江打开杀戒,打开地狱之门。
这楚江莫非真的跟楚皇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成,这待遇,监国之权,攀升至顶峰。
爵位,地位,实权,堪称大楚王朝第一人。
纵观大楚开国五千年,都没有第二人能有此待遇。
这封赏,有点高,高到离谱,让人难以置信,甚至产生嫉妒,恼火。
其中,就以燕王最为怨恨。
这特码的哪里是设置监国,简直是常务副皇帝。
老头越重视楚江,对他的威胁就越大。
他的地位越高,自己登基之后,就越不好弄他。
老东西,你越是如此,我就越不如你意。
大楚的天下,都要被你败光,甚至拱手相送。
这老东西,真是死到临头,脑子已经不清不楚。
“父皇圣明!”
“陛下圣明!”
“……”
晋王等人带头。
圣旨已下,哪怕当中有人万分不愿,也只能咽下。
楚皇这是先预设答案,再来找他们议事。
如果今天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估计会一直开下去,哪有这么玩的。
“至于储君人选……”
楚皇继续开口。
朝堂百官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比起监国之争,这储君人选,才是真正重头戏。
“传位诏书,朕已经放置在宗庙之中,三日后,会自动宣告,继位者何人!”
“退下吧,朕乏了!”
楚皇淡淡的道。
“臣告退!”
“儿臣告退!”
一时间。
三王,文武百官,稷下学宫,镇魔司尽数离开。
本以为,这是确立储君的会议,结果大出意外。
楚皇是要死了,可储君之位,到底花落谁家,谁也不知道,反而是监国之位,争得厉害。
皇宫之外。
兵部尚书孙武道:“韩相,你说这陛下到底在想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呢?”
“储君之位,随口就打发。”
“监国之位,却要单独开一场高层会议,大书特书。”
“既然陛下早有决断,直接下旨封楚江为监国不就行了,为何还要请百官商议。”
右相韩非微微摇头,道:“孙尚书,虽然不知道陛下到底在想什么,但立监国这事……就是要确定监国的正统性,得到朝廷,百官的公认,天下闻知,监国的人选,不是陛下乾坤独断,而是百官推荐,众望所归,与单独下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本质上,就是楚皇乾坤独断,但表面上还是百官选出的监国人选。
这就是帝王权术。
原本,这是储君的待遇。
现在,变成了监国待遇。
反观未来的新皇人选,仿佛在楚皇眼中,根本不重要一样。
真乃怪哉。
兵部尚书:“算了,你这个聪明人都猜不透,我还是别想了,废脑子。”
“这几天,皇都怕是不会安分。”
皇位,一天不确定下来,皇权之争,就不会结束,特别是这最后三天。
……
金銮殿。
楚皇端坐在龙椅上,眼神似有真龙掠过。
“陛下,百官已经离宫。”
李方忠恭敬的回道,面露担忧之色,“陛下,您把储君之位,放在三日后公布,这几天,怕是……”
“无妨,任他们怎么跳,无需在意。”
楚皇眼神淡漠。
“交给个任务,此乃大楚三大镇族功法,青木帝皇功的进阶篇,楚江返回皇都,由你亲自交给他。”
轰!
其大手一挥。
一本散发青色神光的古籍,就悬浮在空中。
“遵旨!”
李方忠重重的点头,随即在楚皇的示意下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