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异言辞恳切的说完这些话,好像他真的是一位为子谋划的慈父,让张羽挑不出一点毛病。
毕竟老话说得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张羽沉声说道:
“你把小儿子放在我身边能放心?”
马异拱手说道:
“张帅功勋卓着,乃当世名将,还望您对下官那不争气的犬子不吝赐教。”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张羽又怎好拒绝。于是点头说道:
“好吧!”
“既然江阴侯放心,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先让令郎留在我身边当个亲卫吧。”
马异抱拳说道:
“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下官替犬子谢过岐国公啊!”
张羽摆了摆手,轻声说道:
“小事,不必言谢。”
“不过……!”
还没等他说完,马异便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既然事情谈完了,下官就不再叨扰国公了,下官告辞!”
说罢,他就要向外走去。
见状,张羽伸手说道:
“江阴侯,先请留步!”
马异停下脚步,回身说道:
“张帅,您还有什么事么?”
张羽手指不停的敲击着案台,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马帅,你……你深夜前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
马异微微一笑,点头说道:
“对啊!”
“不然还能有别的事么?”
张羽哈哈一笑,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马异,轻声说道:
“我还以为你来找我是为了明日出兵入蜀的事呢!”
马异拱手说道:
“陛下将入蜀平乱的事情全权交给了您,这是天子对您的信任。”
“而您这些年的战功是有目共睹的,下官相信不管您做出什么样的决策,都是为了平乱,都是为了大燕。”
“您指哪,下官就打哪,下官无所不从。”
听到马异这么说,张羽有些始料未及,却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只得摆手说道:
“好,本帅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可以回去休息了。”
马异拱手一礼,缓缓走出大帐。
张羽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地图,再度陷入了沉思。
平定蜀地之乱拖不得,张羽也从来不是一个拖沓的人,为国前驱,他从未有过胆怯。
半晌之后,张羽的眼神变得愈发坚毅,显然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
另一边,马异已经回到了巴州府尹的官邸内。
马景正坐在大堂内等着父亲归来。
看到父亲回来了,马景连忙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
“父亲,您和张羽谈的怎么样?”
马异面无表情的说道:
“派人通知三将,在平阳小道的尽头布下重兵,一旦看到燕军穿过平阳小道,全部剿灭,一个不留!”
马景急忙问道:
“怎么,您说服张羽走平阳小道了?!”
马异看向马景,轻声说道:
“他一定会走平阳小道入蜀。”
“因为……因为我把自己的小儿子押给他了。”
听到这句话,一时间马景的脸色变得苍白,嘴巴张了张,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马异神色微寒,拍了拍马景的肩膀,轻声说道:
“办完事就睡吧!”
至深夜,有一个人自巴州府尹的府邸而出,奔向了蜀地。
…………
翌日一早,在西戎军的中军大帐中。
西戎军的骨干将领皆齐聚于此。
张羽向众将下达了最终的入蜀方略。
即五万西戎军分三路,一路走蜀道,一路攻打川北关,还有一路走平阳小道。
但是走蜀道和攻打川北关的两路大军更像是佯兵,走平阳小道才是最终的杀招。
对于这个决策,诸将都有些意外,他们没想到张羽会选择分兵,就连马异也有些惊讶。
张羽扫视了一眼众将,沉声说道:
“胡大愚听令!”
胡大愚站了出来,抱拳说道:
“末将在!”
张羽下令道:
“命你率领两万大军攻打川北关!”
胡大愚抱拳回道:
“末将遵命!”
张羽转而又看向马异,低声喊道:
“马异!”
听到这个名字,众将纷纷看向马异。
马异站了出来,抱拳说道:
“末将在!”
见他站了出来,张羽若有所思的看着他,神色之中略微有些犹豫,可也只有那片刻的犹豫,便干脆利落的说道:
“马异,本帅令你率领两万五千名士兵走蜀地入蜀!”
马异微微咧嘴,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继而抱拳说道:
“末将领命!”
张羽叹了一口气,继而又说道:
“本帅将亲自带领五千精兵走平阳小道偷渡入蜀!”
听到张羽要亲自率兵走平阳小道,诸将连忙色变,急忙阻拦道:
“这……这万万不可啊!”
他们都知道无论是走蜀道还是攻打平阳关,虽然成功的几率不大,但是危险性也不大,唯有平阳小道这一路最险。
这样说吧,走平阳小道要么成功,要么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张羽选的是最危险的道路。
面对众将的劝阻,张羽却说道:
“打仗哪里有不冒风险的!”
“三路大军,唯有平阳小道是一路奇兵,其余两路都是中规中矩的入蜀策略。”
“你们是不是以为走蜀道和攻打川北关的两路大军是障眼法?”
诸将虽默不作声,却也表达了态度。
张羽摇了摇头,凛然说道:
“不!”
“我要告诉你们,尤其是告诉胡大愚和马异!”
“三路大军没有佯兵,每一路大军的目标都是攻入蜀地!”
“我何尝不知道走平阳小道的凶险啊!”
“可为了荡平叛乱,为了大燕的江山一统,我等武将即便面临刀山火海也要蹚一蹚!”
“在此,我也告诉马异和胡大愚,我们这三路大军,无论哪一路能入蜀地荡平叛军,都是胜利!”
“如若本帅在平阳小道遭遇不测,你们无需止兵,一定要继续前进,一定要平定蜀地之乱!”
听到张羽的话,众将感慨不已,他们知道,张羽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张羽拔出腰间长刀,奋力劈向身后的案台,将案台劈成了两半,同时厉声喊道:
“不定蜀地,誓不回还!”
见状,众将齐声喊道:
“不定蜀地,誓不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