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炸药包显威
田彪听属下如此乐观的言语并没有喜笑颜开,反而摇了摇头,面色阴沉的道:“你小觑了杨再兴,此寨想破,至少还要两波冲击。汉军果然战力惊人,如果当真要破了此寨,我大军需得搭进去一万往上的人命。
这军将回头目视前方,却是有点不相信,只道:“千岁,你看头前,咱们许多弟兄都冲进去了,怎么还需这许多人命填上?”
“即便是寨墙倒了,也还没有到掉以轻心的时候,杨再兴必然还有一击之力。”这些事情田彪心中清楚,这些时日的战斗也历历在目。
人命算不得什么,杨再兴终究要死便足够了。没有了杨再兴,田彪虽然不认为这是断了王伦一条臂膀,但也算是斩掉了他的一根手指,所谓十指连心痛彻心扉,杨再兴的覆灭必然会让王伦感受到那挖肉切肤之痛。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乔冽在信中和他特别肇中说明的事情,田彪也是深以为然,对乔冽的这种观点几位认同。
田虎的情报系统也不是吃干饭的,知道王伦成建制的野战军只有六支,如今自己全歼了其中的一支,汉军的攻势必然会受到遏制,而且杨再兴是王伦的亲将,堂堂少将军衔,汉军的一颗明日之星,他的溃败将会给汉军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
如果运气好可以生擒杨再兴,甚至于就等于在手里扣了一张和王伦谈判的底牌,大顺和王伦也就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
虽然田彪希望可以生擒杨再兴,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个想法说出来,汉军这些天展现出来的那旺盛的战斗力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大的他已经不敢说出这种想法了。
毕竟自己的部队全力以赴的能够拿下这场战斗已经是实属不易,自己如果下达了生擒杨再兴的这种命令,搞得自己的人马束手束脚,那可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到时候让杨再兴趁机溜了,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听了田彪的话,田彪手下的军将不再答话,只问道:“千岁,再上一波?”
田彪把手微抬,轻轻往前一挥。这军将已然明白,迅速令下,第三波贼兵已然不再打马,步行往前而去。头前的马匹已然堵得太多,再打马也没有必要了。
杨再兴知道贼兵又加了人手进攻,口中大喊:“张三,时间过得多久了?”
“将军,刚刚过了三刻钟呢。”张三大声回答道。
杨再兴口中怒骂一句:“他妈的,老子还以为两个时辰都过去了呢。把所有人马都集中上来,把火药包也点上,都往外扔!给老子炸死这帮狗日的王八蛋。”
炸药包也是大汉科学院新研究出来的产品,用的还是颗粒型黑火药,不过质量更好一些,当然成本也要高上不少,爆炸的威力要胜过“惊天雷”一大截,目前也是刚刚开始装备部队。
杨再兴当真舍不得这些火药包,这些炸药包产量不是很高,到现在为止每个军也就分了差不多一百多个,由于杨再兴和韩世忠都是新军,枢密院考虑到他们的战斗经验不足,故此多给他们一个军多分了二三十个。
这些天虽然浴血奋战了多日,但是杨再兴一直没动用这些新式武器,一方面是舍不得,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没那么危机。
但是现在,危机的时候到了,贼兵已经疯了,人数也太多了,如果寨子破了,这些炸药包就算砸在手里了。
毕竟寨子一破只剩下近身肉搏了,己方和贼兵无法拉开距离,总不能让自己的士兵扛着炸药包当人肉炸弹和贼兵同归于尽吧?
张三闻言兴奋的行了个军礼,下去准备了,炸药包的威力他还只是在训练场上见过,那个东西用来炸稻草人的确吓死个人,只是不知道炸人的效果怎么样,这次总算能见识见识了。
随着杨再兴一声令下,汉军熟练的操纵着投石机,将点燃的火药包扔到贼兵人群之中,虽然还冒着白烟,却是没有一个贼兵去理会,依旧不断往前冲锋。
待得片刻之后,一声巨响震天。几个身躯被重重抛到天空之中。
人仰马翻不止,无数甩着脑袋的昏沉贼兵人站起身来,站在原地愣愣发懵,好像听到无数的锣鼓在耳边拼命敲打。炸死的人不过十来个,却是发懵的人无数。
就连远处观战的田彪座下马匹被这巨响吓得轻轻一跃,马步左右乱走。田彪急忙拉住缰绳,伸手拍打几下健马脖颈,安抚住受惊的马匹。
“千岁,这好像是火药啊。”田彪身边的山士奇也在不断安抚着座下马匹,面色有些吃惊。
要知道,火药的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了几百年的时间,大宋在军队中也会使用到火药,山士奇作为贼军高级将领,火药并非没有见过,但是面前这火药的威力已然超乎了想象,便是人都能炸到空中去。
田彪牙关一咬,开口道:“就是火药,威力大上了不少。素问那王伦一向长于奇技淫巧之事,想当年他便创造出诸多新奇的事物,将赵佶那昏君唬的七荤八素,所以才会将他养虎为患。这火药必然也是他鼓捣出来的。“
田彪随即面色变得阴冷,寒声道:”只是在我大军占优的情况下,便是火药又如何?岂能挡住我大顺马蹄。加鼓!”
说罢田彪纵马来到头一面大鼓面前翻身下马,操起鼓槌抡圆了双臂亲自敲了起来。
头前巨响连连,连续有二三十声传来。惊得前方无数的战马和蛮牛四散而逃,也撞倒许多贼兵,更有无数的贼兵军汉站在原地左摇右晃,两眼发直。
便是秦王田彪也有些目瞪口呆,强行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惊惧,一边拼命的挥动鼓槌擂打战鼓,一边口中大喊:“再上一波人马,加鼓,快快加鼓。”
鼓点已到极致,大顺阵中再次扑出一批军汉,直有四五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