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子们手上的花束,里面有莲蓬外。
下人们手里都捧的有莲蓬,给在场的人分一分,大家都能吃上莲子。
把一颗莲子剥的稀巴烂,弘阳十分自觉的停止自己的行为,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还是适合吃现成的。
弘阳又吃了两颗阿玛和干爹剥的莲子,就不吃了,他刚刚已经吃过瘾了,小肚子也饱饱的。
散步消食,弘阳到翁库玛法、汗玛法、二伯伯这里,认领自己的三个伴读。
康熙等人见他是认真的,都同意了,还当场赏了弘昌、弘昆、弘昼。
看着这热闹的盛景,弘阳有点疲累,整个小人儿干脆赖在二伯伯怀里不起来。
胤礽托着小家伙的小脑袋,小心翼翼。
小家伙全身像是没有骨头一般,倒在他怀里,这歪过来的小脑袋,他不托着,他怕小家伙稚嫩的小脖子会扭伤。
“二伯伯”!
“嗯,怎么了”?
有气无力的小奶音,难得听见,胤礽捧着小家伙的小脑袋关切道。
“我就是想叫叫二伯伯”!
【好久都没有叫二伯伯了呢!】
胤礽把小家伙抱在自己的大腿上坐,揽着他,任他的小手半抱着自己的腰,自己也好久没有好好抱抱他了。
【地位越高,责任越大,阿玛、干爹他们辛苦,二伯伯这个当皇上的,肯定更辛苦,都瘦了好多】
岂止胤礽瘦,其实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瘦了。
公务繁忙是一则原因,更多的是带人的原因!
这下一代的人都难带,还想拔苗助长,自己早点退居二线,这回,谁带谁知道,能循序渐进的茁壮成长,就不错了。
还有那些大臣,能当上京官,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至少都算是大清顶尖的一批人才。
但科举选拔,牢笼治世之下,他们还是会困于以前的思维模式,要不是他们忠心又有点用,科举革新,又需要时间,胤礽都不想带他们这个团队了。
大清翻天覆地的变化,康熙、胤礽等人能接受,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如今能有现在的成果,已经很好了。
弘阳知道二伯伯是为了天下万民而不辞辛苦,他可以跟自家阿玛和干爹哭闹,让他们不那么辛苦,让他们陪伴自己,却不可以跟二伯伯哭闹,让二伯伯置天下万民于不顾。
“二伯伯、二伯伯……”!
一声又一声,充满无奈与叹息。
弘阳有自知之明,凭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想要帮上二伯伯的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要是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帮二伯伯就好了】
都一把老骨头了,每天苦哈哈,连小家伙都陪不了,他们都来帮小家伙的二伯伯了,小家伙还要他们怎么样?
福临怨气排第一,康熙排第二,其他人次之。
胤禛等人知道二哥着急,理解二哥想要给小家伙打造盛世,打造真实的盛世,而不是饿死的人少,百姓勉强裹腹的虚假盛世。
然,欲速则不达,希望二哥能想明白吧!
“二伯伯在”!
万事开头难,以后就好了。
如此想到,胤礽却不由地反思起自己迈的步子是不是太大了?
弘阳闻着二伯伯身上的龙涎香,打起了瞌睡,胤礽抱着小家伙下去安顿。
十福晋给干儿子弘阳准备的院子富有蒙古风情,处处都充满蒙古特色,当然一比一还原弘阳君子院的布置的院落也有一座。
幸好十阿哥现在是亲王,亲王府的规制等,足够十福晋为干儿子大兴土木,亭台楼阁等,也都精修了一遍。
此外各种景观缩小后,充满意趣,小桥流水人家、曲水流觞、万马奔腾等,以干儿子的视角看,十福晋相信,干儿子会喜欢的。
也就自家十爷这个大老粗,觉得她准备的这些,没有他准备的刀枪棍棒等好。
还不给她看,说什么保密,她才不好奇呢!
单十福晋准备的一个院子都比给自家弘旭准备的院子还要用心,还是个奶娃娃,没有话语权的弘旭,十福晋表示,不是她当额娘的偏心,是弘旭还小,她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先随便住着吧!
宴会接近尾声,流水席却要一连三日,只是不在十阿哥府这里摆罢了!
京城,天子脚下,机会多多,有啥好事,都是第一个知道,第一个享受到,这流水席吃的京城百姓心里美滋滋。
这好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啊!
景和皇上万岁万万岁,烨景世子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