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急需孔明相助
按理说仙凡有别,但凡有点见识的仙人也不会仗着自己的神通手段搅和到人族王朝争斗当中才是。
眼下这个时代人道气运可不是摆设,真若是打破了仙凡之间的规矩,不用天庭那边降下惩罚,光是人道气运反噬就足够这些仙家喝一壶的。
但这余化不一样,余化本身应该还没有成仙,再加上其汜水关副将的身份,就算动用一些超规格的东西,那也算是他余化个人有能耐,会被殷商的气运所庇佑。
原时空中阐教仙人出手那也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找截教仙人厮杀,除却自家三弟那种圣人老爷钦点的先锋大将,也就只有姜尚这位天命主劫之人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直接用仙家法术对付殷商十万大军。
一手转夏为冬一夜之间冻毙殷商十万将士,在这其实能看出来老姜对于常识之事产生了一定的误判,觉得只是一夜风雪并不能要了殷商士兵的命只会将其冻的手脚生疮无力再战而已。
甚至在施法之前老姜还和西伯侯笑着吹嘘让西岐大军准备第二日去殷商军营直接去抓俘虏,不过老姜显然低估了这颠倒阴阳呼风唤雨的威力,这俘虏确实是抓了一些,但一夜风雪过后,超过八成的损伤还是让老姜为此付出了代价。
有中央戊土杏黄旗护身都能死上三回,虽然老姜还是在神仙打架的封神大劫当中活到了最后,但老姜每复活一次,这主劫人所能收获的气运功德便狂降三分,到了封神之时连已经和离的马氏都捞了个编制,结果他姜子牙却最终落得个寿终正寝的下场,如此结局倒也算的上诙谐二字。
目送家将离开,金吒返回屋内打算先把积压的政务处理一部分再去闭关,虽说仗着纸张发明人的缘故,金吒算是将剪纸成人这门神通给弄了出来,但纸人处理事情损耗的也是他李金吒的心神。
双倍壮大的元神确实是让金吒适应了多线程操作,可若是将自己的心神都投入进陈塘关内的这些俗物,短时间还好,这时间一长,金吒自己也是十分的厌烦。
自己来这洪荒又不是当皇帝来的,花时间处理政务哪有闭关悟道等到空闲下来外出访仙交友看看那些神话中的人物并顺带吃两个瓜来的自在?
对卷之一道钻研越深,对于自由的渴望就会越强烈。
虽然金吒心中还是有着很浓的危机感,可出道至今,败在金吒手底下的太乙金仙都已经出现两位了,虽说这吕岳与虬首仙失败多是吃了情报方面的亏,但有一说一,他李金吒现在好歹也算小有成就。
让一个能和太乙金仙打的有来有回深谙‘战斗,爽!’的人物来处理陈塘关外加东鲁的这点小事,金吒就觉得自己真是有些太便宜了,可李老汉带兵是一把好手,可说到处理政务,不能说一窍不通吧,反正……水平也就一般。
金吒觉得自己帐下现在就需要一位孔明式的人物,若是没有这漫天神佛,这姜尚其实也是那种丞相般的全才,但可惜的是姜尚是他李金吒的师兄,再加上阐教的基本教育,六十多岁的年纪在很多事情上姜尚的看法其实和金吒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像陈塘关大祭那种就不一样了,没有姜尚的背景底气,陈塘关大祭可是完全将金吒当做自己心目中的神来对待,即便大祭在很多时候对金吒的想法也表示不是很能理解。
但陈塘小圣人的事,哪里需要你一个凡人在这比比划划?
即便不理解,交代给陈塘关大祭的事情,老头也能绞尽脑汁的将金吒交代的事情给办完,即便最后在验收的时候发现不太适应当地情况也无所谓,因地制宜考虑风土人情什么的根本就不在大祭的考虑范围内,只要不是涉及外部环境确实无法实现目标的情况,适应不了政策那绝对就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政策的问题。
王道知道吧?教化知道吧?
当时适应不了就赶紧学习陈塘小圣人提出的先进思想,若是还在这里逼逼叨叨适应不了新政的推广,那就给我换一批能适应的人上来!
在知晓陈塘大祭普及政策的方法之后金吒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因地制宜这东西那是建立在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的前提下才出现的东西,眼下可是殷商时代,你说你信奉天神,你们的神觉得这样的教化有违神明有违祖制?
那好,有什么话就让你们信奉的神现在跳出来直接就和陈塘李家的兵锋对话,在这片土地上,陈塘关的规矩就是规矩,什么地方民俗不可违背,只要把刀架到脖子上,语言不通的蛮族不也能变得能歌善舞起来吗!
当然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东鲁大地之上,陈塘关的百姓肯定对于李家制定的政策举双手双脚赞同,而面对如此迅猛的同化政策,唯一不好的就是东鲁本就不多的文化人又被大祭带着人给清理了一遍。
大量管理岗位上的缺口就导致了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需要层层上报让能处理这个问题的人来进行处理,若只是工农方面的事情倒还好说,可随着陈塘关内人才大量外出填补东鲁大地官员空缺,像是陈塘关居民矛盾这种家长里短的小事都上报到李府什么的……
“今日王五想用两只兔子换李四家吊起来的羊腿,李四不同意,觉得王五应该用三只兔子来还,但王五觉得李四要价太高,有违公平交易的原则遂二人发生争执。”
看着如此潦草的公文,金吒黑着脸作出让二人拎着东西去李塘商号定价商议批注,可等金吒在拿起底下另外一封公文,看着上面差不多类型的矛盾,金吒着实是有点绷不住了。
虽说类似的事物说到底还是市场与货币的问题,但如此小事也能呈报到陈塘关总兵的加家中,民生什么的,金吒就恨不得钻进时间长河将孔明先生从千年之后给捞到现在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