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中勇部确实完了。
不光是回师逻些的十万主力完了,留在唐古拉山口的五万偏师也完了。
就在中勇部主力遭到合围的同日,唐古拉山口也迎来了难得的艳阳天,郭曦和曹令忠终于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投入刚刚赶到战场的一个野战炮队发起了强攻。
王臣分别给了朔方军、陇右军各一个野炮队,当初朔方军能得以攻破石堡城,就是靠着王臣援助的这个野战炮队。
面对四寸口径野战炮,吐蕃军在唐古拉山口修的墩台跟纸糊的没区别。
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唐古拉山口的几百个墩台之后,已经憋屈了几个月的河西军、朔方军终于逮着了雪耻的机会,全线总攻。
最终,五万吐蕃军大部遭到歼灭,只有小部分逃走。
逃走的一小部分吐蕃军凄凄惨惨恻恻的往逻些而来。
结果还没到雅隆河谷,就遇到了从逻些逃出来的溃兵。
得知中勇部的主力已经在逻些河谷被歼灭,会合的两股溃兵就再也不敢往逻些走,转而向西而去,准备去象雄投奔达札路恭的上勇部。
然而,走了不到百里,就又遇到了上勇部的小股溃兵。
双方对账之后才发现,不光是中勇部完了,上勇部也已经完蛋,甚至就连上勇部的帅臣达札路恭,这位吐蕃第一名将都已经成了俘虏。
于是,三路溃兵在合兵一处之后,索性就往拉里岗投奔尚赞摩。
现如今吐蕃上勇部和中勇部全灭,能拯救吐蕃的就只剩下勇部。
然后,就在半路撞上了陇右军的大队骑兵,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抓了俘虏。
原来,在看见雪山上燃起的五堆烽火之后,不光是尚赞摩意识到逻些发生了大事,李晟也同样意识到肯定是王臣偷渡羌塘已经得手了。
于是,李晟将八个军团的步营、辎重营以及一半的炮兵留给陇右节度副使白元光,令其留守拉里岗继续围困住 吐蕃下勇部,他自己则率领八个骑营外加四个炮团顺着怒江河谷直奔逻些而来,结果就在半路上突然遭遇了上勇部、中勇部的数千溃兵。
得知吐蕃军的上勇部、中勇部已经被歼灭,李晟真是又喜又惊。
喜就不用说了,随着吐蕃军的上勇部、中勇部遭到全歼,下勇部的主力又被围困在拉里岗两侧的陡坡之上,吐蕃已经是在劫难逃。
惊的则是曾经强盛一时的吐蕃,居然这么快就遭到灭国!
自从大唐立国,吐蕃就成了头号劲敌,一百多年来两个国家数次大动干戈,结果也只是互有胜负,吐蕃军甚至还一度攻陷了长安。
然而,现在,吐蕃眼看着就要被灭了。
自家女婿说五年平蕃,还真不是吹牛!
不过,李晟没有抢在王臣前面向长安奏捷。
华夏数千年,不知道有多少文臣武将总是喜欢抢着奏捷,原因也非常简单,抢先奏捷就可以抢得首功啊,而首功只有一个,不管多大的仗,首功都只有一个,归了你,别人就只能领取次一等战功,无论封爵还是赏赐都只能附骥尾。
李晟把向长安奏捷的机会留给了宝贝女婿王臣。
半个月之后,李晟率领陇右军的骑兵抵达逻些。
得知上勇部、中勇部已被歼灭,下勇部的主力也被围困在拉里岗,王臣也同样感到十分高兴,随即又令姚汝能上红山劝降。
王臣还让姚汝能把三勇部的几个百户都给带上。
其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吐蕃君臣,别再心存侥幸,吐蕃已经没戏了。
目送姚汝能的身影消失在通往红山宫的通道上,李晟又问王臣道:“贤婿,平定吐蕃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李晟这话带着一些试探的成分。
原因很简单,王臣现在的威望实在是太高太高,能力也太过出众,关键是安西军不仅兵力最多装备最好,而且最骁勇善战,在整个大唐可说是独一档的存在,所以李晟很担心王臣会萌生不臣之念,毕竟人心会变的。
王臣一眼就看穿了李晟的想法。
面对极力提携自己的岳父,王臣也没有耍心机。
“岳父,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会的。”王臣用笃定的语气对李晟说道,“无论是在以前,现在,又或者将来,安西军都不会造反!”
听到这,李晟顿时长出了一口气,不造反就好,只要不造反就没事。
顿了顿,李晟又问王臣道:“贤婿,平定吐蕃后,吐蕃故地该如何处理?”
“岳父,那是圣人和政事堂的宰相该考虑的事情。”王臣笑了笑,又道,“与你我翁婿又有什么关系?又何必费那心思?”
“也对。”李晟哑然失笑,看来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顿了顿,王臣又接着说道:“不过,我还是会上表请求将葱岭划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以便于在葱岭编练一个高原军团,哦还有,我建议岳父你也上一道奏表,请求将吐蕃东南的康区划归安南都护府,然后你也在康区编练一个西康军团。”
李晟若有所思:“西康军团,为将来平定南诏做准备?”
“对,现在吐蕃即将被平定,是时候考虑平定南诏了。”王臣道。
“从康区出兵南下攻击南诏,再从西川、岭南两个方向同时发兵,三路会攻南诏,倒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李晟听了之后有些心动。
而且李晟清楚,平定吐蕃之后,他就不可能再兼任陇右节度使了。
接下来,他就要专职担任安南大都护,专门负责平定南诏的事务。
两人说话之间,红山顶上忽然间响起低沉的牛角号声,还有钟声。
紧接着,原本紧闭的两道宫门便缓缓打开,再然后一队队全副武将的吐蕃扈从就从宫门内次第开出,然后顺着坡道走下来,最后又像标枪般插在坡道的两侧。
看到这,王臣和李晟就知道那囊太后和赤松德赞已经决定投降了。
果然,过没多久,赤松德赞的赞普仪仗就率先从红山宫门走出来,至此,存续了一百四十年的吐蕃正式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