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终究是这么多年错付了吗?”
甄嬛第一次对胤禛怒目相向,是得知自己竟然只是纯元皇后的替身。
多年的名门淑女堆砌起来的骄傲,不允许她弯腰折枝。
而第二次,甄嬛恐怕没有第二次。
甄嬛知道自己入选是因为胤禛的几句话,眉眼之间有些相似,故意捂住了自己的下颌与口鼻。
然后就这样看着胤禛,不发一言。
胤禛猛然后退几步,他想扶起甄嬛,但又看向三海碗里面,两滴血相融的情况。
挥袖离开,微微避开了甄嬛的眼神。
甄嬛仍旧不放弃,但此时此刻她却感受到无尽的悲寒。
从来都没有,这样的绝望过。
安陵容冷眼旁观,滴血验亲不准是刘华告诉她的。
但是今天总要分出个轻重缓急来,到底是曹琴墨这个盟友重要,还是要救甄嬛。
此时,为甄嬛开脱,无疑是阻了曹琴默的妃位。
刘华清楚眼下的情况,曹琴墨一直在暗中盯着自己。
可惜今日没有苏培盛,而且哪怕有也无济于事。
只能给甄嬛请罪拖延一段时间,然后找人将这个法子泄露出去,以甄嬛的聪明绝智肯定能让胤禛再验一遍。
甄嬛的越发了拔凉,仿佛又恢复到了去甘露寺的前夜。
沈眉庄也不管真相如何,终究是自己长大的闺中密友,立刻跪下求情道:\"皇上,嬛儿是无辜的,我相信她。\"
沉浸许久的方淳意,此刻也有些意动。甄嬛可没少过给沈眉庄写过书信交代,她和果郡王的事情就在沈眉庄宫中,自己的倘若现在说出。
也算是和昌妃结盟,毕竟自己的孩子终究死于宜修之手。
马常在十分的得意,早就已经幻想好了,自己踏着甄嬛的脸向上进风的风光。
沈眉庄和甄嬛一起哭了起来,沈眉庄紧紧的抱住甄嬛,她意识到甄嬛恐怕今天难逃一劫。
声音哽咽的说道:\"嬛儿嬛儿,我知道你没有任何错,你没有任何错,可是……可是这世间怎会如此的不公平,凭……\"
甄嬛捂住沈眉庄的嘴,她知道沈眉庄要说什么,凭什么男人三宫六院她,自己为他守清白之身,却又不得到真心对待。
哪怕真心不谈,真诚总该是有的吧。
甄嬛万念俱灰,她仍然想保住过君王的孩子一命,让神情悲哀的看向了果郡王。
她知道今日来景仁宫是腹背受敌,特意带上了胤禛曾经送过她的玫瑰花簪子。
\"皇上不是臣妾不是臣妾,臣妾以死以证清白!\"
簪子划过肌肤,露出一道血痕。却被叶澜依伸手快速夺去。
\"熹妃,不是你就不是你,何必死了。说清楚说,王爷对你算什么,王爷是爱我的。\"
随即,对着胤禛躬身行礼道:\"皇上皇,新日闹剧还不够吗?我是个乡下野人,又没识几个字。
但我清楚王爷是爱我的,要不然我这种身份根本就不能进王府,做不了侧福晋。
如果我不是贱籍,我早就是嫡福晋了,王爷如果真的爱熹妃,总会让我进府。”
果真还是叶澜依,丝毫不把皇权放在眼里,哪怕胤禛在场。
也要尽力保下甄嬛和果郡王,也多亏了自己,无论送叶澜一依进果郡王府,对她到底是好是坏,但至少使局面出现了一丝缓和。
只要再有些相好的人求情,例如敬妃、欣嫔、宁嫔、甄嬛大概就不会今日马上去死。
\"叶福晋说得对,熹妃并没有错。\"
刘华立刻你可意识到了什么,苹果核有毒,可以毒死人。
傅如妗知道,傅如妗的见识也足够广阔妗。她现在还没有出现dNA,但她总该知道滴血验亲没有用。
可是她为什么要帮甄嬛?按理说她是个比甄嬛性子更倔强的人。
甄嬛被当做替身以后,只是想出宫,傅如妗直接极端的想弄死胤禛,而且她的父母亲族皆在。
简直跟温实初一样,她也不怕九族消消乐。
宜修不满地瞟了一眼傅如妗,在心中已经无视了她的分量,随意品评道:\"不过就是另一个替代品罢了,而且还极为的没骨头。
又讨几个人喜欢呢,进宫这么多年,只是个贵人。”
沈眉庄燃起了希望,迫切的问道:\"为什么?虽然我知道嬛儿肯定没有这样做。\"
方淳意知道现在时间不等人,能让甄嬛真的有喘息之机。
\"皇上,臣妾要检举,臣妾当初跟惠嫔住在一起的时候。
她宫中常与在凌云峰上的甄嬛来往,臣妾亲耳听见她和温实初说——甄嬛与果郡王在一起了。\"
又是一众棒槌声声砸到了甄嬛头上,甄嬛不可置信,她没想到方淳意竟然背叛了自己。
刘华叹道可真是世态炎凉,墙倒众人推众。
而傅如妗却没着急说话,此时甄嬛表现的越惨,越被很多人指责,她被诬陷的概率演的越大。
因为自己也只能证明滴血验亲是假的,而并不能证明双生子到底是不是甄嬛的孩子。
\"我对你不薄啊,淳儿?当初你和我一起住在碎玉轩中,时常来挑点心,我们一起过那么多日子,我没有想到是你。\"
甄嬛声嘶力竭,维持再好,也终究发泄了出来,方淳意心中虽然是愧疚,但存留的最后一丝底线,她没有说出沈眉庄和温实初的事情。
发觉出佟佳.蕴蓉得意的一笑,方淳意就知道可以与其再拉近一点关系。
谁不想要自己家族得的荣耀?方淳意的额娘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诰命。
安陵容不就是和刘华关系匪浅,她的母亲如今都已经成了二品夫人,且不过是一个县令的妻子,还瞎了眼睛,都有如此待遇,方淳意怎能不嫉妒。
她已经没有孩子了,还年轻,但是无望生产,只能依附别人而活。
甄嬛倒了,她必然会受到牵连,不如现在就舍弃。
\"皇上,臣妾没有说错任何一句话。\"
\"我看你就是在造谣!\"
傅如妗见时机成熟,立刻解释说道:\"不知一向善医理的皇后娘娘是哪里得了这个方子?用一滴血来验证是否为亲属,压根就不准!
不信的话,可以也让许多太监和宫女各滴一滴。只要数量足够多,就会有重合的,滴血验亲不过是一个巧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