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阳光洒在承天门前,照亮了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
此时的承天门前,已经站满了人。
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个个神色紧绷,仿佛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尽管他们努力保持着庄重,从他们的脸上,仍然可以看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承天门缓缓打开,发出嘎吱的声响。
刘玄和刘法领头,带领着百官迈着整齐的步伐,鱼贯而入,进入皇城。
进入皇城后,百官们在太监的引领下,穿过长长的廊道,径直走向太极殿。
太极殿是皇城的核心建筑,也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的气氛格外凝重。
当百官们走进太极殿时,他们看到王行之端坐在上方的王座之上,他的身影高大而威严。
在王行之的左侧,李青山身着软甲在右侧。
李福恭敬站立在左侧,显得十分庄重。
百官们进入大殿后,齐齐对着王行之行礼,齐声高呼:“臣等恭请圣安。”
王行之坐在王座上,朗声回应道:“朕安。”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威严。
登位之后的王行之,似乎比以前更加霸气和霸道。
随着王行之的回应,百官们纷纷起身,然后按照文东武西的顺序,分列在大殿两侧。
他们一个个神色肃穆,目不斜视,但实际上,他们的呼吸都十分急促,眼睛却是紧紧的盯着王行之龙案前的黄卷。
“阿福,宣旨吧!”
王行之也看清了众人的神色,知道众人的心思现在都在封赏上,即使商讨其他事情,恐怕也没有什么心思,还不如先满足大家的心思,将封赏宣布了,再商量其他事。
“是陛下——”
李福恭敬行礼后,拿起龙案上的黄卷,向前走了两步,展开黄卷,朗声宣读,
“朕以天威敕封,册立贤良之士为大臣,以辅佐朕的江山。
尔等之才智卓越,品德高尚,忠诚礼佑,深得朕的信任。
朕深知国家大政大权,须有智者负担重责。
尔等既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又有卓越的才干能力,无疑能够胜任朕所交予的职务。
余将正式册封尔等为大臣,赐官职之令。
尔等担负此重任,应当谨守忠诚于朕,尽职履行自己的责任。”
“刘法、吴长风、宋清溪、游驹、游骥、刘玄在朕微末之时,便追随于朕,不离不弃,履历功勋,大秦开国,此六人功为一等。”
“今孤进位,当册封县侯。”
“刘法勇武,治军有方,今册封为武安候。”
“吴长风悍勇,战场搏杀,常常身先士卒,今册封为武定侯。”
“宋清溪睿智,有大将风范,今册封为永安侯。”
“游驹、游骥,本是江湖豪侠,家财颇丰,但舍弃安逸,随朕征战四方,为建立大秦立下不世之功,今册封两人为永定候与永宁侯。”
“刘玄助朕起于微末,卧薪尝胆助朕拿下京兆,现为我大秦财政司长,乃文人之首,今册封为文鼎侯。”
“多谢陛下。”
刘玄六人十分激动,纷纷出列,行礼叩拜。
其他朝臣也是十分紧张,王行之此番封爵太低,以刘法等人的功勋也不过是县侯,而且还不是世袭罔替。
这样一来,他们也明白过来,大秦的爵位恐怕没那么容易获得。
“平身吧!”
王行之笑着抬抬手,朗声开口,“诸位爱卿,大秦初立,宋辽在侧,因此还未到马放南山之时。”
“而我大秦的爵位难得,想要爵位,那就需要为大秦立功。”
“并且,朕在这里告知各位,我大秦的爵位没有世袭罔替,只有将爵继承,因为朕不想让诸位的子嗣因为有了爵位而坐吃等死,成为纨绔子弟。”
“但是,朕可以清楚的告诉诸位,我大秦不是大宋,朕也不会像刘邦一般屠杀功臣,像赵匡胤一般卸磨杀驴,自断手脚。”
“朕可以告知诸位,我大秦亲王可封。”
“并且,我大秦只要是亲王封赏皆是实封,有地有城。”
“不过,朕也明确的告知各位,想要获得实封王爵,需要灭国之功,封赏也不会在汉唐故土。”
随着王行之话落,整个太极殿中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武将就不说了,一个个恨不得立马点齐兵马,攻灭大宋,覆灭辽国。
文臣也是一个个眼珠子通红,恨不得弃武从文,提刀跨马,奔赴疆场。
因为,按着王行之的意思,若是能灭一国,他们同样也能开一国。
这可是真正的族谱重开,光宗耀祖的好事。
这怎么可能能不心动。
王行之瞧着众人的神色,心头暗自一喜,他采用的爵位制度与唐朝相同,只不过没有实封,以及取消了世袭罔替。
但这样一来,就恐怕会引起众多朝臣的不满和不甘,从而懈怠。
所以,王行之就想着以亲王实封的方式,来给大家画饼。
这一来,是告诉大家大秦爵位的封赏没有上限,就是外姓也能封赏亲王,并且还是实封,能开一国的存在。
这亲王之位,先不说有没有人能达到,就是有人能达到,他也不会在意。
毕竟,他也说了实封的土地和城池,不会在汉唐之地。
世界那么大,他将人封赏出去,也能让后世多一支炎黄血脉。
这二来,是因为他在为他将来封赏子嗣做准备。
除了现在的太子之外,只要是有能力的儿子,他都准备外放出去,给兵给粮,打下多少土地,就治理多少土地。
“阿福,继续吧。”
随后,王行之收敛心神,对着李福嘱咐道。
“是,陛下。”
李福拱手,继续朗声道,
“蔡卞、李格非、乔峰……”
随着李福的声音在太极殿中不停的回荡,众人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一个个却是都憋着一股气,年龄大的想着回家怎么教育孩子,年富力强的人,想着怎么建立功勋。
总而言之,大秦开国封赏,因为王行之画下的大饼,让百官并无太多意见。
并且,大秦此次开国册封,只册封六位县侯,两位县伯,八位县子,十三位县男,就让百官清楚,大秦的爵位珍贵。
受封之人,不管爵位高低,个个都十分欣喜,眉宇间带着,点点自傲。
王行之见状,也知道大家正在兴头上,封爵之人忙着回府摆宴,因此也打消了让众人议政的想法,让百官早早下朝。
反正现在,除了萧奉先正等待接见之外,也没有其他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