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言之凿凿,觉得傻柱条件这么好,愿意回农村说亲事,不应该这么久还未成婚。
他把这番话带回家,家里人听了也不愿意仓促做决定。
但是他们担心再拖延下去冯丽丽就会错失一个能接纳她的人,毕竟冯丽丽越来越耗费家里的粮食,家里已经到了连她的陪嫁金手镯都要卖的地步了。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还是得联系一下介绍许傻柱的那位媒婆,还是刘阿姨在负责这事儿。
刘阿姨听到这,就知道对方误会了。
其实这事不能怪人家想错,因为以傻柱的情况来说确实容易产生误会。
于是她给他们出主意,不如直接带他去检查身体不就行了,想必傻柱为了将来媳妇也会同意的。
然而,这个举动可能让许傻柱认为受到质疑而反感退婚,所以刘媒婆又出了一个更为周到的主意:安排一次与傻柱一起去逛街,并在路上给他看些有插画的小说书。
冯鸿飞一听此法有道理,就特地找了一些珍贵、带有精美图文的小说,邀请傻柱帮忙一起逛逛四九城,说自己刚来不太熟悉。
憨厚的傻柱二话不说就跟上了。
当两人走到一个偏远的公园里时,冯鸿飞装作无心将书抛下:“哎呀,这是谁掉的啊?”
傻柱听见呼唤转身,看到了落在地上的那本奇特的小书,《洁白小 ** 的春天》——这显然不是寻常的书籍。
封面是个穿紧身白衣裙、神情迷人的女人,傻柱赶紧把书拿起来藏匿着以防被旁人发现。
“这是什么,一起看看啊。”
冯鸿飞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试探。
“不好吧,还是我们把它毁了吧!”
但同时自己心中好奇不已的他显得很纠结。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会拥有这样的书刊。
冯鸿飞假装义愤填膺地说:“这东西必须批判地学习!”
实际上是在怂恿对方。
最终,在他的引导下两人找到偏僻之地偷偷翻开书看了起来,书中有许多插图令人震惊,越翻到后面越精彩。
“接下来的内容比这个还好!”
冯鸿飞故意引诱道。
“嗯!”
傻柱急切地接过了话语,继续迫不及待地看着。
看到这里冯鸿飞开始悄悄注意对方的状态变化,心里满意地点着头:虽然蹲姿无法完全察觉,但从目前的表现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随后为了能更明确地观察对方反应程度,冯鸿飞叫道:\"柱子,站起来了看看。”
可是看得过于入神,傻柱一时没能回应过来。
无奈,冯鸿飞只好猛地一把取下手中的书严厉地说:“你不要沉迷于这些害人的玩意!”
这句话使对方突然惊醒过来急忙站立起身为自己辩解。
“我没……没有这样……我只是看完后再批评它……”
这一幕中,冯鸿飞注意到对方的一些细微表现,暗暗觉得还不错。
“哥,这本书真有意思一下子把我吸引了……”
傻柱说道准备要将其撕毁,但其实此时已经实现了家人期待的目标,他们也更加放心和满意。
(第43章)
就这样,通过这样的测试方法,冯家人似乎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尽管这种方式看似有些特别甚至冒险,但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冯家来说也许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之一。
而从傻柱的表现看,他对冯家人应该也不会失望。
冯家人也放下了心中对这件事是否能够成功的担忧,开始展望未来。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较真!”
冯鸿飞伸手想取回那本心爱的书籍。
那是他珍藏的特别版本,毁了会让他一辈子心疼。
“事情不能这么说,人一定得远离黄赌毒。”
傻柱一边说着,一边掏出火柴,在冯鸿飞惋惜的目光中点燃了《洁白小 ** 的春天》这本书。
看着自己珍藏已久的书变成灰烬,冯鸿飞默默流下了惋惜的眼泪。
“大哥,你怎么哭了?”
傻柱问道。
“没事,我只是替小妹能找到你这样的君子感到高兴。”
唉,小妹啊小妹,你知道大哥为了你的婚事付出了多大代价吗?你这回若是不成婚,可就对不住我了。
“是吗!”
傻柱顿时挺直腰杆,觉得自己无比光荣,甚至几乎忘了刚刚烧书带来的遗憾。
两人随后去了饭馆吃了饭,最后送冯鸿飞坐上了公交车。
冯鸿飞明明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却显得有些沮丧。
另一边,易中海不知道傻柱被带走的原因,还以为一切都没成。
看到傻柱回来,准备在对方低落的时候说些宽慰的话来拉近关系。
但见傻柱满面春风,像是遇上了大喜事,心里不禁一惊。
这难道意味着傻柱和冯家的女儿的婚事没有泡汤?
赶紧询问雇来办事的人,质问他是否在糊弄自己。
这个年代破坏别人婚姻的事情非常不道德,所以他也花了大价钱。
那人解释道,这是所谓的道德补偿,还说自己真的按要求办妥了。
易中海只得与那人一同回到大冯庄找村里其他人核实消息:
“大妈,您认识傻柱吧?”
“当然认识,傻柱现在是老冯家的新女婿,这两天村里的确到处都在谈论这件事。”
那个被雇者听了,眉梢上扬,像是在说,这下相信了吧!
易中海继续问:“傻柱名声那么不好,冯家人为什么还把女儿嫁给他?”
“啥名气不好?就是跟一个寡妇有点不清不楚,但对冯丽丽来说不算个事。”
“这也能算小事?”
易中海觉得不可思议。
这时代男女有别观念极重,傻柱如此作为,一般人家的女儿怎肯下嫁?
“别家当大事,但对于冯丽丽而言却是无足轻重的事。”
“婚后傻柱要是不听话就打他,直到打到听话为止。”
易中海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怎么了。
经过更多人的确认得知确凿消息,才付清钱款打发走此人。
可是得到的消息并不好。
整个村子都觉得冯丽丽嫁给傻柱是一种捡漏的好事,无论傻柱如何,冯家都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来事情棘手啊。”
易中海倚靠着树干叹息,“只能冒险行事了。”
回到城里后,找到一位过去颇有名气的大戏班主应老三,请求帮忙。
“先生有件事情劳烦帮个忙!”
易中海边说边递上一个信封,应老三接过一看里面竟是十块钱,颇为惊讶地说:“这事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