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了几根大柴在里面,让火自己烧着,他自己去安祖神、家神、家谱和搬灶。
林寒拿出自己在镇上买来的对联,凭借自己超绝的眼力,在不借助煤油灯的情况下把对联给贴好了。
贴好对联,林寒把原主的爹娘的牌位摆在神龛上,旁边还放上一个红色木盒子。
那里面装的就是林寒的家谱,目前里面只有三个人。
不过,林寒相信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家谱里的名字就会增加。
在神龛旁边还摆着一张桌子,上面供着财神,到这一步,安祖神、家神、家谱和搬灶林寒都做完了。
他去看了一眼,发现锅里的水还没有烧开,林寒往里面加了两根大柴就离开去做其他事了。
林寒回到老房子,把自己买来的扫帚和撮箕一起搬到新房子里。
就在这时,锅里的水烧开了,这锅水其实没什么用,主要就是烧开,为了一个好兆头。
水烧开寓意着以后在这间房子里面住的人会过得风生水起,林寒看水烧了就没再管那锅水,接着又去做其他事。
林寒把放在老房子里的桌子、凳子还有碗筷这些全部搬到新房子里面,反正还可以用的东西,林寒几乎都搬到了新房子里面。
等他忙活完这些,天光已经大亮,太阳耀武扬威的释放着自己的光芒。
林寒一边擦汗,一边看着经过自己的打扫而变得明亮干净的新房子,感觉特别欣慰。
林寒:这是我的房子,也是未来我和花涧生活的地方。
林寒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的新房子,畅享着他和花涧美好的未来。
办酒席在下午三四点,但是要煮全村那么多人的饭菜,必须得提前三四个小时准备。
因此林寒现在就得煮饭吃,因为到了中午他就要得和几个煮饭的一起准备办酒席所需要的饭菜,那个时候他就没有时间吃饭了。
林寒给自己简单做了两道菜,草草的就把他的午饭提前解决了。
林寒吃过饭,把碗洗了之后,张大娘她们几个煮饭的就拿着煤油灯过来了。
林寒给她们打招呼:“李奶奶,张大娘,秦叔……你们过来啦!”
李奶奶:“是啊,我在家里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赶了过来,在路上刚好遇到她们几个。”
林寒:“既然你们来了,那我们就开始煮饭吧。”
张大娘:“好。”
她们五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烧火的烧火,沥米的沥米,洗菜的洗菜,炒菜的炒菜。
因为要煮的饭太多了,林寒跟李大爷买了两个饭甑,又去别人家借了四个过来。
李奶奶干活特别卖力,因为林寒要进新房,几乎所有的木制品都是跟李大爷买的。
而且因为李大爷工作负责,林寒还决定给李大爷涨工钱,变成了四十文一天。
这些工钱,包括林寒在李大爷那里买的木制品的钱,全都在林寒房子完工的那天一起给了。
最近房子从开始到结束一共花了三十七天,李大爷的工钱是一千四百八十文钱,加上李大爷卖的那些木制品,一共是四两银子。
其他人的工钱虽然没有李大爷的多,但也不少,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千二百九十五文钱。
林寒为了奖励他们,也为了凑个整,干脆给了他们每人一千三百文钱的工钱,给他们开心坏了。
虽然只是多了五文钱,但不要白不要,谁又会嫌钱多呢。
林寒建这个房子,在人工上就花了近三十两,不过这钱没白花,他们建的房子又快又好。
言归正传,虽然平时也有村里人跟李大爷买木制品,但买的都是少数。
像林寒这种一次性买这么多的,李奶奶还是第一次见,这段时间李大爷在林寒身上赚了好大一笔。
所以李奶奶对林寒的印象特别好,因此给林寒干活的时候也特别卖力。
她们进行的如火如荼,有一道菜是由林寒亲自掌勺,这道菜就是白切鸡。
林寒觉得这些鸡肉如果都煮了,恐怕吃不完,到时候剩在锅里,溶吧拉糟的,看着都倒胃口。
还不如做成白切鸡,没吃完的就让村里人打包带回家吃,毕竟是肉,林寒想他们应该不会拒绝的。
林寒在做白切鸡,其他人也没闲着,张大娘在做凉拌米线。
她把酸菜、酸汤、米线和油辣椒一起放进一个大盆里。
开始搅拌,一边搅拌还时不时尝一下,看味道合适了没有。
李奶奶在炸腰果,秦琴在煮酸菜杨豆汤,向前的媳妇在帮忙烧火……
在他们几个人的齐心协力下,终于在下午三点多时把所有的饭菜都煮好了。
林寒把饭菜先献给家里时老祖宗,也就是先拿到神龛那里摆着。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酒席正式开始,林寒作为主人家,要出去招呼客人。
张大娘她们则在后厨负责打菜,杨洪远和村里十几个年轻小伙负责打端盘。
村里的几个待嫁女子和双儿则帮忙洗碗,村长负责写礼簿。
把每个给礼金的人都写在礼簿上,包括礼金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村长的弟弟负责收礼金。
在开席之前,林寒站在十几张桌子的中间,说:“今天,是我林寒进新房的日子。
在这个碧空如洗,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祝贺我。
在此,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吃好,喝好。
最后,再次对大家都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人财两旺,鸿运滚滚!
众人异口同声,鼓掌,“好,说得好!”
村民一和身边的人感叹:“每每(第一声),真是不得了,林寒也太会说话了。”
村民二:“是啊,这读过书就是不一样啊,说话不仅清晰有条理,还头头是道。”
村民三:“妈呀,这房子建的真不错,就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哦?”
村民四:“我看啊,最少一百两银子,说不定一百五十两也是有的。”
村民五:“真是个败家子啊,要真是一百五十两。
这些银子拿去干什么不好,房子嘛,有的住就行,建那么大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