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这怎么能做得完!”李三妮自言自语吐槽道。她翻了翻手里的卷子,足足有三十多页,这明明就是一本题库嘛,两个小时,竞赛老师闹着玩呢?
她四下张望一圈,见到不远处郑子洲已经翻到了这本卷子的后半部分,冲击起了每道25分的大题来。李三妮也翻到后半部分,不行,太晕了,题都有些读不下去,算了,就自己这班级都费劲前三十的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个陪练的,老老实实从第一题单选开始做吧!
仅仅是第一题单选,就足足有9页之多,李三妮别的题根本没时间看,两个小时,全部用在了单选题上。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中午放学铃响,操场上的老师开始从前往后收卷子,这时李三妮似乎听到了前面的抽泣声。
是她前方的曲艳丽传来的,她是原125班分科过来的尖子生,每次考试的年级排名前十,李三妮不解她哭什么,因为平时不是很熟,被收走卷子的李三妮除了递给她一包纸巾,并没有贸然去安慰或者询问什么。
曲艳丽接过纸巾说了句:“谢谢。”
不远处的秋月已经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搬着桌椅过来了,他说了句:“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果然戳中了曲艳丽:“我不像你,我淡然不了,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可我居然搞砸了,我居然失策地选了大题去做!”
郑子洲也走了过来:“我也是。没关系,很多人都失策了。”
曲艳丽收拾起了东西,说道:“可是你们谁会像我一样,距离考试结束只有十多分钟时我才知道我做错了?每一道大题,都能足足耗费我十几二十分钟,我的机会就这么浪费掉了,呜呜呜……”
“我全程做的都是大题,但是实在太难的我也会选择跳过,可能你太强了才会死磕,这不代表什么的,别想太多。”张小敏也安慰她。
李三妮全程没敢吱声,他们说的,她没有经历,她看到大题都头疼,能力只够在单选题上用用。
考试过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的状态,紧张地学习,按部就班地上课,就在大家都快忘记了这场考试的时候,王老师公布了竞赛结果:“前段时间的数学竞赛,全校三个年级都参与,一共有十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好消息就是,一等奖在我们班……”
王老师故意停顿留出悬念,大家面面相觑,几个尖子生心中都打起了鼓,王老师又说:“二等奖我们班也有一个!”
王老师的表情很是欣喜,看来这次126班成绩不错,起码获奖的不少:“三等奖我们班也有一个!”
班里一阵欢呼,这成绩太棒了,全校比赛啊,且不说一共加起来有一两千的学生,就是高三年级的也比他们厉害啊,十个人里,他们班就能占据三个人,不可思议了。
“老师,都是谁啊?您快公布吧!”有的同学已经等不及知道答案了。
王老师笑得眼睛都快看不到了,她说:“你们不知道,我刚刚有多么光荣,同时又有多么不可思议!咱们班获得一等奖的是——郑秋月!恭喜秋月。”
李三妮早有预料,王老师带头,三妮也和同学们一起鼓起了掌,看到秋月走上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了荣誉证书。秋月这是来到他们班的首战,告捷!
王老师继续宣布:“获得三等奖的是郑子洲!恭喜子洲!”
大家在鼓掌恭喜郑子洲的同时都在疑惑王老师为什么跳过了宣布二等奖?郑子洲接过证书回到座位,只听王老师接着说:
“我最后宣布二等奖,是因为获得二等奖的同学是——李三妮!恭喜三妮!”
“是我吗?”李三妮自己都不敢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她环顾左右,同学们也在看她,有同样疑惑的,也有欣喜为她鼓掌的,她的脸登时就红了,毫不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接过了王老师手中的荣誉证书。
她领完奖刚要下来,王老师则拉住了她,王老师说:“三妮这次真的是出人意料,几乎所有老师包括我在内都不敢相信。可是三妮却用事实给我们打了个样:尘埃尚未落定,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时刻,三妮就是杀出来的那匹黑马!”
李三妮被老师夸得有些心虚,她到现在都没反应过来,还跟做梦似的不那么真实。她脱口而出问道:“老师,你们没看错吗?那么多学生,会不会有重名的?”
全班都在王老师烘托出来的励志氛围中一秒破功,哄堂大笑,王老师也笑了:“自信点,就是你!别人有可能重名,叫三妮的可不多,而且,你的卷子已经被当作典型,被所有老师阅览过了。这也是三妮给咱们所有人上的一堂课!”
她有啥能力,还能给所有人上课,上什么课她自己怎么不知道?站在讲台上云里雾里的李三妮自己开始腹诽。
王老师说:“获奖的加上各班全部尖子生的卷子,只有李三妮,只有李三妮一个人是按部就班从前往后开始做题的,而其他人,几乎全是在捡着分数多的大题开始做,这说明什么?三妮自己说!”
李三妮咽了口唾沫,想了想老老实实回答:“说明我比较笨,不敢挑战大题。”
王老师又笑了:“你忘了,歌里都在唱‘老天爱笨小孩’!其实,正是因为三妮这次给大家的冲击,咱们所有老师才会开分析研讨会,分析三妮这一现象,反思当下考试策略与学习思维对成绩的重要影响。
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所有考试,试卷都是什么样的?基础题在前,难题在后,对不对?三妮的按部就班正好避免了过度聚焦高分题,而忽视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在你们用赌徒心态追逐大题时,三妮的按部就班更能精准调配时间资源,而你们的跳题策略却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使你们陷入\"反复热身\"的消耗战。
大家要记住,卓越的学习者往往是系统工程师,他们深谙每个题型的战略价值,懂得基础题既是得分的基石,更是激活高阶思维的钥匙。这次竞赛,我觉得非常成功,也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三妮得奖而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