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一听声音如此耳熟,心惊胆战,难道是他?她撩开幔帐,向门口望去,灯火之中,只见一人傲然而立,全身披挂,面色冷峻,剑眉星目,颌下三缕长髯。
武后脑袋翁了一声,心生绝望,惊呼道,“是你?”
“正是本王!”
众人一看,非是旁人,正是中东王大唐太宗三皇子——李恪!
“殿下!”
“殿下!”
李恪径直向前,对武后说道,“太后别来无恙乎!”
武后喃喃道,“我千算万算竟把你忘了!”
“哈哈哈,本王这些年来对太后俯首帖耳,正为今天!”
武后神情木讷,神色黯然道,“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原来你们……你们早就串通一气!”
她言有所指,意味深长对李洛说道,“为了哀家你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李恪正色道,“太后!这些年你倒行逆施,屠戮宗室,今日,你说说本王应该如何处置你呢?”
武后彻底放弃了,他知道今日的李恪在宗室之中,地位无人可比,哪怕是他的两个儿子,李旦和李显!
而令她最绝望的也不是自己称帝无望,而是李恪的出现意味着他的儿子恐怕也要无缘皇位!
武后平静道,“事已至此,成王败寇,哀家棋差一着,无话可说,只是还要请求你保存我儿性命!”
李恪怒道,“你杀女害子的时候可曾想到他们都是你的子女?你放心吧,本王此次入京,只为光复李唐神器,救天子于水火之中,岂敢觊觎皇位?”
武后不置可否,只是冷笑一声,“哼!可否让哀家与蜀王单独相处?”
李恪瞅了瞅李洛,便转身走到宫外,众人尾随。
偌大的宫殿上,璀璨的灯火此时只为这二人明亮。
武后依旧坐在榻上,沉默良久道,“我待你不薄!你为何如此对我?”
李洛心中有愧,不敢直视武后,只是说道,“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武后摇摇头道,“我还有一事有求于你!”
“请你一定保存我儿性命!”
李洛点头道,“你放心,三殿下绝非暴虐之徒,不仅当今天子无恙,你也不会有事的!”
武后轻叹道,“哎!说到底还要怪本宫聪明反被聪明误,若不囚禁天子,李恪哪里有机会?”
李洛道,“事情也没有坏到那样的地步!”
武后绝望道,“对我来说失去政治生命,与死何异?”
说罢,她忽然倒在榻上,殷红的血液将她包裹其中,仿佛洛阳的牡丹花一样明艳动人。
李洛这才发现,一把明晃晃的匕首不知何时已经插入武后的腹部。
他扑在榻上,将武后抱在怀里,一滴泪水掉落在武后苍白的脸颊,“你……你这又是何苦?”
武后轻轻摇头,“我只是不明白,原本我该有十几年的天命啊,为何如此?”
“你没发现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与以往不同吗?”
二人心照不宣。
武后伸出手来,颤抖着抚摸着李洛的脸颊,用最后的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能死在曾经的长安美少年怀中,是多少女人的心愿呢?我也算死而无憾吧!”
说罢,绝气身亡!
武后身亡,李唐归来,李洛原本应当高兴,可是他望着怀中的女人,赫然发现她竟一夜白头,或许这个女人真的对她动了真心?或许她是因为帝王梦破碎?
李洛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他自问道,我这是怎么了?这些年来忍辱负重,虚与委蛇,受尽非议,不就是为了今日吗?缘何有些悲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原本多情,又毕竟与怀中的女人有过鱼水之欢,竟也一时放不下了!
宫中大事已定,宫外血雨腥风。
黑齿常之带人包围了武三思等人的府邸。
武三思还在睡梦之中,他梦到他的姑姑做了皇帝,先是封他做梁王,后来又让他做了太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武三思咧嘴大笑,笑着笑着只觉得脖子冰凉,他猛然惊醒,睁眼一看,一张黢黑的面孔浮在眼前。
武三思是魂飞魄散,腾的一下坐了起来,“黑齿常……常之……你……你要做什么!”
“你笑啊,怎么不笑了?”
武三思身体蜷缩,眼神惊恐,“我……我告诉你啊,我姑姑就要做皇帝了!”
“我……我可是即将做太子的人!”
“哈哈哈哈,武大人,你还在兀自做着春秋大梦?”黑齿常之用冰凉的刀身拍了拍武三思的脸庞。
武三思不敢相信问道,“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那天本将军只打落你两个门牙,今天却要取你性命!”
“不……不……你不能这样对我……我……我姑姑不会放过你!”
“哈哈哈,她自身难保,哪里顾得上你!本将军送你一程,黄泉路上你见到那些被你害死的李唐宗室,问问他们会不会原谅你!”
黑齿常之随手一刀,结束了武三思罪恶的一生。
武后党羽被诛杀殆尽,史称神龙政变。
众人又救出被囚禁的皇帝李旦,天光已经大亮。
乾元殿上,李旦惊魂未定,得知事情经过后,当即表示要禅位给叔叔李恪!
李恪拒绝道,“臣入洛阳,只为救天子于水火之中,扶社稷于倾覆之时,绝无二心!”
“唉!”李旦叹了一口气道,“朕为帝多年,上不能制母后,下不能安社稷,愧对列祖列宗,要不是中东王力挽狂澜,我李唐江山就要不保,这皇位就应该由三伯父来坐!”
李恪又推辞道,“陛下!陛下如此,将臣置于何地?陛下乃大帝之后,大帝是太宗亲定,陛下可不能置臣于不忠不孝啊!”
李旦又劝道,“当年太宗皇帝在世时,曾有言三伯父‘英果类朕’,后因长孙无忌从中作梗,这才作罢,今天朕禅位于三伯父,也算是物归原主,还请三伯父不要推辞!”
李恪还是拒绝,李旦言辞真切道,“自武德九年以来,我大唐皇室流血不断,朕知三伯父并无歹意,然而三伯父如今是众望所归,若固辞不受,难免遭有心人利用,我李唐宗室恐怕再次……再次流血牺牲……朕于心何忍?且朕为帝多年,于国无功,心灰意冷,实在不想再做这个皇帝了!朕只有一个愿望,母后虽然有罪,但朕还是请求将她以李唐皇后的身份与父皇同葬!”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李恪三辞三让,这才答应登基称帝,九月九日原本是武后登基称帝的日子,结果为李恪做了嫁衣。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