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地税,就是粮税,因为地都是朝廷发给百姓的,所以要交地税。
交完地税后,农户留下足够吃的粮食,多出来的就能拿到市场上卖,这就涉及了商税。
如果过关卡,就要交关税。
进城要交城防税。
如果想进市场卖,市场给你指定摊位,得先交市税。
你的东西最多能卖多少钱,得市场给你估价,得交估税,还是按照你的货物多少来收税。
如果你的东西太多,得额外交一笔堆栈税,因为太占市场的地方了。
如果你觉得市场的税太多,你自己租一个店铺,不在市场卖。
租了店铺后,得交门摊税,还是按照你的店铺大小来交税。
而且你的仓库大小,也得算在里面。
你店铺卖的东西,也得交估价税,也得按照你仓库里的多少来收税。
如果你是手工业、纺织业,也得交估价税!
这个估价税,就是从司马家的晋朝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唐朝。
而且估价税的范围很广,只要卖东西做生意,都能算在这里面。
除非你不在市场卖东西,你在大街上卖东西。
当不良人追你的时候,你不会被抓到。
即使你不种地、不做生意、你就是给别人当工。
你也得交人丁税、服徭役。
朝廷保证,无论你是干嘛的,都会收到你税,总有一种适合你的税。
李世民登基后,专门免去了纤夫的税。
就是知道纤夫不容易,而且河运少不了他们。
即使当初房玄龄提出,万一有人买贱民去当纤夫赚钱怎么办?
李世民也还是选择不收这样的税,甚至还免去了全家都纤夫的税。
这样的话,就有很多家庭会选择去当纤夫。
或者干脆年纪稍微大点的种地,年轻的当纤夫,这样全家连米钱都省了。
像给李恪拉船的这些纤夫,他们领头的监工,就是和码头的河运官关系好,又送了钱,才揽了这活。
他不仅自己买了三个贱民拉纤,还会聚拢那些散纤夫、包纤夫来拉纤。
因为他和不少客船、货船、游船的老板都有联系,一些客船、货船、游船的老板,在接到了商队的订单,也会找他。
无论是在广通渠,还是在黄河、长安或者其他的河运地区,这样的人也不稀奇。
今天李恪这船是隋炀帝时期建的亲王船,肯定不小,拉纤的纤夫,就有百人。
一个人才几十文,百人的钱,李世民还是不缺的。
所以这个监工还是一如既往的叫来很多人,只不过叫的人比往常多,反正河运官也没说要交多少人,就说不差钱。
这里面就包括了阿福这样的散纤夫,家庭模式的包纤夫两种,而且也就这两种。
其余的都被赶去黄河上游到峡州,还有就是专门拉逆流的罪犯。
阿福因为今天的事情,没少被监工训。
阿福就在刚刚休息的时候,凑到监工那里,想着好好的道个歉。
“今天的事,不好意思啊老哥。”
说着,还把自己的干粮分一半给监工。
监工看到阿福就没好气,这个呆子总这么呆。
“道歉有什么用?我不是对你了,一定要听我的话!”
监工训完阿福,又把阿福给的干粮推回去。
穷人可怜穷人,苦人看到了比自己还苦的,即使自己也过的不如意,也想帮帮更苦的。
其余和阿福熟悉的,也知道阿福这次错的过火了,但还是帮着阿福向监工说好话。
“你别跟阿福这个呆子计较。”
“对啊,阿福本来就呆呆的,拉起纤来倒是卖力的很。”
“嗯嗯嗯,你看阿福今天拉头纤,都一声不吭。”
原本是帮着阿福说的好话,却被有心人听出了不一样的话外音。
“哼~他当然拉的一声不吭了,那船上才几个人啊?百号人拉起来,跟拉空船有什么区别。”
说话的人,就是那个原本应该拉头纤的人。
这人也是老纤夫了,因为生的壮,在长安的码头,都是很多船的头纤。
以往他拉完头纤,都会叫喊着累,以此来要求多分点钱。
但今天的阿福拉完,不仅不喊累,还分一半吃的给监工。
就这还不算完,周围人还这么夸阿福。
这不就相当于,他这个以前的头纤不行吗?
传回去,他以后怎么多要钱?
而和他一起的弟弟,也跟着帮腔。
“监工好不容易从河运官那里,拿到了这么轻松的活钱。
结果却因为这个呆子,扇了那么多大巴掌。
用屁股想都知道,监工等这活一完,回到长安码头就得被河运官整。
到时候不是监工走,就是阿福走。”
大家其实都知道这话,刚刚没说就是不想刺激监工。
几个刚刚还帮着阿福说好话的,这会儿也闭了嘴,就怕引火上身。
监工看向那两兄弟,也是没好气的说:
“吃你们的干拉!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被怼回来,头纤的弟弟却还嘲讽回去。
“哎哟~又不是我害的你,你对我这么大火气干嘛?”
头纤也帮着自己弟弟嘲讽回去。
“哼~我们吃自己的干拉,回头继续干拉~”
监工还没说话呢,就马上有人用不耐烦的语气怼回去。
“哎呀闭嘴,让你闭嘴就闭嘴,叽叽歪歪吵个不停。”
这人也是早就看头纤两兄弟不顺眼了,往常就爱仗着头纤多分钱,搞得好像没他不行一样。
“我就说~我就说~你能把我怎么地。”
“日倔。”
这是关中骂人的方言,没有任何意思,就是表示我骂你。
头纤两兄弟马上站起来,哥哥还指着对方说:
“死狗~你再骂一句!”
骂他们两人的那人也不示弱,也跟着站起来。
而他就是包纤夫,他的父亲兄弟四五个都站起来。
“日倔~日倔~日倔~”
“你......”
头纤兄弟被气的马上就要动手,就被跑进来的锦衣卫打断了。
锦衣卫不仅把他们都聚集到一处地方,还有专门的几人围起来,防止他们伤害到自家殿下。
这些原本还有点紧张的纤夫们,都纷纷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