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向来崇尚武力,行事莽撞。瞧瞧这蜀王府,平日里靠着些歪门邪道的生意获利,如今连皇室宗亲都不放在眼里。这等乱象,皆是北方风气不正所致,哪有我南方的安稳祥和!”
一位留着三缕长须、头戴浩然巾的老者,痛心疾首地摇着头,手中的拐杖在地上用力顿了几下,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在这石板路上。
“我南方才子佳人辈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反观这北方,尽是些只知舞刀弄剑、不懂风雅的莽夫。蜀王府这般行径,便是北方野蛮文化的缩影,怎能与我南方的璀璨文明相提并论!今日定要让他们知道,南方人的尊严不容践踏!”
一位手持书卷、气质不凡的贵公子,虽声音不响亮,却透着一股决然的气势,他身旁的几位文人也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对蜀王府的愤慨。
就在南方文人骂得酣畅淋漓之时,一阵粗犷的呼喊声从街道另一头传来。
“呔!你们这些南方酸丁,休要在此放肆!蜀王府向来行得正坐得端,何时轮到你们这些外乡人来撒野!”
只见一群身着粗布麻衣,腰系革带,脚蹬厚底皮靴的北方大汉大步流星赶来,为首的一位满脸络腮胡,浓眉倒竖,手中还挥舞着一根粗壮的木棍,气势汹汹。
“哼,你们南方人,整日就知道舞文弄墨,手无缚鸡之力,还敢在咱北方的地盘上叫嚣!这长安是天子脚下,蜀王府也是皇室宗亲,岂是你们能随意诋毁的?”
一个身材魁梧,袒露着毛茸茸胸膛的汉子,拍着自己厚实的胸脯,扯着嗓子吼道,声音震得周围空气都嗡嗡作响。
“南方文气重?那又怎样!若不是我北方将士浴血奋战,守着边疆,你们南方能有安稳日子做生意?如今倒好,跑来指责蜀王府,简直是忘恩负义!”
一位身形矫健,腰间别着一把大刀的年轻后生,抽出刀在空中虚劈两下,寒光闪烁,吓得前排几个南方文人不自觉往后退了几步。
“你们说南方文风昌盛,可我看都是些花架子!遇到事儿就知道动动嘴皮子,哪有我北方儿郎的豪爽与担当!蜀王府的事儿,轮不到你们这些只会咬文嚼字的来评判!”
一个头戴毡帽,面色黝黑的大汉,将腰间酒葫芦拔开塞子,猛灌一口,喷着酒气叫嚷道。
“南方人讲究礼教?我呸!看看你们现在,在人家王府门口又砸又骂,这就是你们的礼教?分明是无理取闹!蜀王府不过是给那不知好歹的赵王参军一点教训,你们就上蹿下跳,真当我们北方没人了?”
一位老者,虽然身形佝偻,但眼神锐利,拄着一根枣木拐杖,用力戳着地面,每说一句,拐杖就重重顿一下。
两方人马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骂声越来越大,火药味愈发浓烈。
虽然双方都互相瞧不起,谁都不服谁。
这两方人群里都有赵王参军安排的人,刚刚双方吵的最凶的人就有他们带头起哄。
突然间,赵王参军安排在双方的人都故意摔倒,然后躺在地方大喊:
“北方蛮子打人啦!”
“你们这些南方人来北方还敢动手!当我们北方没人吗!”
眨眼间,场面彻底失控。
那些原本还只是隔空叫骂的南北两方人群,在这两声故意的叫嚷后,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出激烈冲突。
大唐尚武之风盛行,无论南北都是武德充沛,所以,就算在场有不少文人学子,也依然动起手来。
南方文人中,几个年轻气盛的书生,被这 “北方蛮子打人” 的呼喊激得热血上头,随手操起手中的竹制书箱、精致的折扇,朝着离他们最近的北方大汉挥舞过去。
“你们这群粗鄙之徒,真敢动手!今日定要与你们拼个公道!” 一位面容白净的书生,眼睛瞪得滚圆,嘶吼着冲向对方,平日里握笔的手此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北方大汉们更是不甘示弱,“说我们打人?你们这群南方小崽子,才是挑起事端的祸根!” 为首的络腮胡大汉,将手中木棍舞得虎虎生风,朝着那些冲来的南方文人横扫过去,带起呼呼风声。
身旁袒胸露乳的魁梧汉子,大吼一声,如同一头发狂的公牛,直接朝着人群密集处撞去,几个身形单薄的南方文人被撞得东倒西歪,惨叫连连。
街道上尘土飞扬,叫骂声、呼喊声、痛呼声交织在一起。
有的北方大汉扯住南方文人的衣领,挥起沙包大的拳头就要砸下去。
有的南方文人则用手中的物件,朝着北方大汉的脸上、身上乱砸一气。
那位原本手持书卷、气质不凡的贵公子,此刻也被卷入混乱,他的衣衫被扯得歪歪斜斜,发髻也有些松散,惊恐又愤怒地躲避着周围混乱的拳脚,嘴里还在叫嚷着:
“你们这些野蛮之辈,简直无法无天!”
而那位头戴毡帽、面色黝黑的大汉,趁着混乱,又猛灌了几口酒,眼睛愈发通红,挥舞着酒葫芦,见人就砸。
“都给老子滚!敢在这撒野,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腰间别着大刀的年轻后生,原本只是虚张声势地挥舞着刀,此刻场面失控,他也有些慌了神,刀在混乱中胡乱挥舞,寒光闪烁间,吓得周围的人纷纷避让,却也不小心划伤了几个站在路边看热闹的路人,引得一阵尖叫。
蜀王府内,李安静听到外面传来的激烈打斗声,心急如焚。
他在府内来回踱步,额头满是汗珠,嘴里喃喃自语:
“怎么打起来了?右将军!右将军!快让府里的金吾卫出去拦住他们啊!”
尉迟宝林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在别的地方打的话,尉迟宝林才不管。
但是在蜀王府门外打,这不就等于让蜀王府的面子丢了吗?
蜀王府本来就因为没有立“乌头门”,而被认为是最寒酸的亲王府。
如今这些人还敢在蜀王府门外打架,就相当于不把蜀王府放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