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过节,孤儿院也不例外。
因着孤儿院还在重建中,孩子们索性将绣娘们用来授课的院子进行了装点。
当叶无双进门的时候,都被眼前红红火火的一幕给震惊了。
“这么多红灯笼呢?”
叶无双笑着道:
“看来大家都很开心过年了呢。”
“叶小姐来了!”
“叶小姐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孩子们立刻蜂拥而至,将叶无双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叶无双笑着一一答应下来,伸手揉了揉凑的最近的春生的脑袋。
“新年快乐,我过来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添补的东西,顺便……”
叶无双刻意拉长了话音,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从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红包:
“来给大家发红包哦!”
春生眼巴巴地望着叶无双手里的红包,神情中却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地惊讶:
“叶小姐我们也有红包嘛?可是我们不是没有人要的孤儿吗?”
别说现在是孤儿了,就算是在成为孤儿以前,家里的人也不会给他们发红包的。
在他们原本的家里看来,生一个女儿已经足够败家了,他们每多花一个铜板都是罪过,更别说新年过节发红包了。
绝对不可能!
“谁说的孤儿就一定意味着没有家了?”
叶无双挑了挑眉,颇为耐心地解释着:
“我们只是自己重新挑选了家人而已,而且你们都是小孩子,小孩子过年就是需要红包压岁的,明白了吗?”
一群小家伙仰头看着叶无双,眼眸中写着似懂非懂,却都乖巧地点头答应下来。
叶小姐说的没错,他们现在……不就是彼此的家人么?
“好了好了,都开心些,大过年的谁都不许哭丧个脸明白么?大家都排好队,现在开始领红包了。”
叶无双晃了晃手头厚厚一沓红包,朗声道。
孩子们这才如梦初醒一般,欢呼着站成一排,眼巴巴地瞪着叶无双发红包。
冯妈则是站在不远处,心疼又欣慰地低头抹着眼泪。
这些孩子真是受苦了,明明都是懂事的乖孩子,却因为是女儿家,就被如此嫌弃。
如今也可算是过上了好日子,有叶无双愿意怜惜心疼他们。
这些孩子可算找到了自己的家。
红包领完了,叶无双本打算离开,却被春生拉住了衣袖:
“叶小姐您先等等!我、我们有东西想要送给您!还请您一定要看看,这是我们准备了很久的!”
其他孩子也都连连点头,满脸期待地看着叶无双。
叶无双想着今日也没什么大事,也就点点头:
“什么东西呀?”
“是我们一起为叶小姐准备的新年礼物!”
春生响亮地回答了一句,立刻转身跑向屋内:
“叶小姐您稍微等等我!我这就去拿!”
看着小姑娘着急忙慌的模样,叶无双连忙喊了一声:
“慢一点,不着急,我不赶时间,小心摔倒。”
回应叶无双的只有春生远远的一声:“知道啦!”
但小姑娘动作丝毫没有慢下来。
似乎在她看来,自己没有那么重要,反倒是叶无双更加重要。
很快,春生拿着一个厚厚的包裹跑了出来。
她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包裹放入叶无双的怀中:
“叶小姐,这是我们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因为没有钱,所以这些礼物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做的,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叶无双失笑摇摇头:
“怎么会嫌弃呢?我开心都还来不及呢,谢谢你们。”
叶无双当即打开了包裹,只见里面摆放着的是一幅非常大的刺绣。
因为自己一个人展不开,所以其他孩子们上前来帮忙,将刺绣拉开。
叶无双这才看清楚,原来刺绣上是她的模样。
“这是我们一起完成的,也是老师们说做的最好的一次,希望叶小姐你能够喜欢。”
春生在说这话的时候,其他孩子们的神情也紧张起来。
他们都在期待叶无双的回答,同时也有些害怕。
万一叶无双不喜欢怎么办?
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礼物了。
谁知叶无双上前两步,认认真真地看过之后,点头道:
“我很喜欢,你们的手真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致还这么大的刺绣呢!”
这可不是叶无双的托词,而是真心实意的夸赞。
她的确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刺绣。
而且这些孩子们见她时间其实并不多,更多时候她都是过来看一眼就走了,没想到他们竟然能将自己的容貌还原得如此真切。
“真的吗?”
春生还有些难以置信。
她顿了顿,这才犹豫着开口:
“叶小姐你不用骗我们的,我们都知道,大帅给您送了很多好东西,我们这些您肯定……”
“当然不是,春生你不用这样贬低自己。”
叶无双摇头打断春生的话。
她蹲下身来,抬手揉了揉春生的脑袋:
“这刺绣非常漂亮,你们的心意更加珍贵,在我眼里这就是无价之宝,我很开心,谢谢你们。”
此话一出,人群中竟是接连不断传出抽噎的声音。
他们冲着叶无双深深鞠了一躬,抹着眼泪转身跑回房。
冯妈上前来:
“小姐,谢谢你这么说,他们的礼物准备了很久,中途一直都在担心你会不喜欢,现在都是太开心了,所以才会跑去哭的。”
“不用担心,交给我吧。”
叶无双还想说什么,院门口传来阿芳的声音:
“小姐,邮差说有你的信,我一看收件人是用洋文写的,立刻送过来了。”
洋文写的?
叶无双挑眉:“拿过来我看看吧。”
阿芳立刻上前来,将信件恭恭敬敬地递给叶无双。
信封上还印着火漆邮戳,完全区别于锦城信封的款式,让叶无双一眼就确定了对方是谁。
拆看信扫了两眼,叶无双脸上的笑容不由得灿烂几分:
“这条路子,算是彻底打通了。”
“小姐,你说的是什么路子啊?”
阿芳问。
“这是查理苏先生的来信,他在信中提到母子绣非常受欢迎,今后我们会展开长期的合作。”
叶无双笑着道:
“今后孩子们学成了,也不怕赚不到钱了。”
至少,她们今后不怕没有一技之长,饿死在街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