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迷雾中的罪恶 第4章节
他们通过走访李某沙的邻居、朋友以及相关的社交场所,了解到她是 10 年前来到常州工作的。
在这里,她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两人相爱并结婚。
婚后,李某沙为了家庭,毅然辞去工作,在家安心当起了全职太太。
她的生活重心几乎都围绕着家庭,每天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学,几乎很少出门社交,基本不和丈夫之外的人联系,社会关系简单纯粹。
办案人员又将调查方向转向李某沙的丈夫。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她丈夫的社会关系同样很单纯。
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与同事相处融洽,从未与人发生过矛盾冲突,也没有任何结仇的迹象。
这让办案人员陷入了沉思,既然死者和她丈夫都没有明显的仇家,那凶手究竟是谁?
又为何要对一个无辜的女子下此毒手?
这一系列的问题如同沉重的迷雾,笼罩在办案人员的心头,使得案件的侦破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条线索都像是断了线的风筝,让他们难以捉摸。
办案人员挨家挨户地走访李某沙的邻居,每敲响一扇门,邻居们脸上都带着尚未消散的惊恐与惋惜。
提及李某沙和她的丈夫,邻居们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纷纷说道:“他们俩可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架。
平日里出双入对,对彼此那叫一个体贴,小区里谁不羡慕他们的感情啊。”
当被问及事发当天上午的情况时,邻居们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听到任何异常声响。
一位经常在小区里遛弯的大爷皱着眉头回忆道:“那天上午跟往常没啥两样,我就在小区里溜达,一直都安安静静的,没听到哪家有争吵或者打斗的声音。”
还有一位住在李某沙家隔壁的女士也肯定地说:“我一整天都在家,要是她家有啥动静,我肯定能听见,可真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
而且我还时不时往窗外瞅呢,也没看到有行为奇怪的人进出小区。”
办案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调取了小区三个出口的监控视频。
他们坐在监控室里,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
从清晨的微光初现,到阳光逐渐洒满小区,他们看到了李某沙早上送孩子上学时那熟悉的身影,她步伐轻快,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牵着孩子的手,一路有说有笑。
随后,又看到她送完孩子独自回家的画面,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
然而,经过反复查看,他们始终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可疑人员,没有神色慌张的陌生人,没有形迹诡异的过客,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都看似那么普通,那么自然。
案件的调查工作仿佛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所有的线索都在这里戛然而止,办案人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迷茫。
就在他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之时,一位年轻的办案人员在李某沙家中进行再次勘察时,发现了厨房拐角处的一个早餐袋。
他轻轻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这个袋子,发现里面还残留着一些没吃完的早餐。
这个看似普通的发现,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办案人员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们开始分析,如果凶手是尾随李某沙进入屋子,并且一进门就展开袭击,那么李某沙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吃掉一部分早餐,还能将剩余的早餐袋子如此规整地放在厨房拐角处。
这一细节表明,凶手要么是李某沙非常熟悉、毫无防备的熟人,要么是使用了巧妙的借口,成功骗李某沙主动打开了房门。
这一推断让办案人员重新调整了调查方向,他们决定深入挖掘李某沙身边那些可能存在的熟人关系,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嫌疑人,一场更加细致入微的调查工作就此展开,案件似乎也在这一刻迎来了新的转机。
办案人员围坐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区域内,面前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案件的关键信息与时间节点。
他们反复比对监控录像、证人证词以及现场勘察报告,经过严谨而细致的分析,最终确定凶案应该发生在8点25分到9点07分之间。
在这短短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凶手的行动堪称疯狂且缜密。
他先是残忍地杀害了李某沙,手段极其凶狠,随后迅速实施放火,企图毁灭证据,掩盖罪行,甚至还冷静地用李某沙的手机给其丈夫发送短信,误导他人,最后成功逃离现场。
如此紧凑且有条不紊的犯罪流程,无疑表明凶手对李某沙的生活环境和规律了如指掌,他必定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与谋划,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系列令人发指的行为。
为了获取更多线索,办案人员再次深入小区,挨家挨户地走访邻居。
当他们来到李某沙家对面时,住在那里的陈某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陈某伟是一名单身男性,平时独来独往,他的活动时间极不规律。
据邻居们反映,他经常昼伏夜出,有时候几天都不见人影,有时候又突然在大半夜回来,行为十分神秘。
更为关键的是,案发前一晚,他并未回家,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办案人员找到陈某伟时,他正准备出门,身上穿着一件长袖衬衣,在这不算凉爽但也绝不寒冷的天气里,显得有些突兀。
交谈过程中,办案人员敏锐地察觉到陈某伟的右臂有些不自然,他总是下意识地将右臂往身后藏,似乎在刻意遮掩着什么。
办案人员不动声色,在交谈中巧妙地引导话题,终于找到了机会查看他的右臂。
只见他的右臂上有一条大约3公分长的伤口,伤口还未完全愈合,周围的皮肤红肿,看起来十分新鲜。
面对办案人员质疑的目光,陈某伟显得有些慌张,眼神闪烁不定,他急忙解释说伤口是自己下井工作时不小心划伤的。
但他的解释漏洞百出,下井工作的环境和流程都有严格的安全规范,如此明显且严重的伤口,实在不像是正常工作时造成的,这让办案人员对他的怀疑愈发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