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都在这边。”伙计连忙请兄妹俩到右边的一个展柜里,里面从粗到细,各种材质的画笔已经摆在那里。
阮菁一眼就看中了一支精致的工笔画勾线笔。
“哥,这个可以!”
“这位姑娘有眼光,这勾线笔是我们店里的上品,这可是正宗的狼毫做的。”店伙计充分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这支笔吹上了天。
阮菁很快抓住了重点:好东西是好东西,但价钱死贵死贵——三两银子一支!
阮菁摸摸袖子里的两块碎银子,她以为毛笔价格顶天了就一两,谁知道啊?贫穷果然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能不能赚钱还是一个未知数,却先要花那么多钱!这投资能收回么?
怪不得寒门难出贵子,读书成本老高了!
“还有便宜一点的吗?”
“对不起了,姑娘,如果你买这种笔,都是这个价格。”伙计有点为难道,作画啊,那是多么高雅的艺术行为!
“拿一支出来看看。”阮浩然说。
“好嘞!”伙计很殷勤的把一支勾线笔轻轻的放到阮浩然手中。
阮浩然用修长的手指捏一捏笔头的毛。
“这支不错,就要这支吧。”阮浩然说着就把笔交给伙计打包,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三两银子递给他。
“谢谢公子,请稍等一下!”伙计对阮浩然恭敬多了,连忙去柜子里把笔放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里,然后送到阮浩然手上。
阮菁本来就想自己付钱,但阮浩然好像也没有询问她的意思,直接就做了决定。
……好吧,又欠了阮浩然的人情了。阮菁其实不想欠人家的人情,即使是这个叫着“哥哥”却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阮菁觉得好像他们相互坦诚之后,阮浩然总是很强势的决定他们的事情,这大概就是他上一世做惯了上位者的习惯使然,他是不是就把阮菁当“自己人”了?
好吧,阮菁决定认真做事赚钱,那么她以后应该在这个家也不至于太弱势。阮菁忘了在这个世界,女子其实没什么话语权的。
回到家里,阮菁立刻开始工作。做为一个园林设计师,素描和速写是最基本的必修课。
阮菁还学了很多与绘画有关的课程,所以她拿起勾线笔练练手,感觉就来了。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阮菁桌子上已经放置了很多张画好的纸,在每张画都留有一定的空白处,是让阮浩然写注解用的。这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不复杂,但阮菁为了篇幅长一点,她将故事细化一下,标好了顺序,等阮浩然写完字,就可以装订了。
阮菁画完最后一张时,她居然发现阮浩然已经站在她的桌子前审视着她的画。
“怎么样?”
不得不说,阮菁的画功很好。
阮浩然以前看过宫廷的御用画师们的人物画像,很是刻板,可阮菁的却是活灵活现,连人物的表情都有,她这样的画功,完全可以去宫里当一个高俸禄受人称颂的画师了。
阮浩然眼里透露出欣赏,阮菁不知道他的想法,要是知道,她准会告诉阮浩然,这只是牛刀小试,姐还会三d立体画呢!
“非常好,你先去烧饭,我来写注解。”阮浩然毫不客气把阮菁赶去煮饭,他自己就坐在阮菁刚才坐的位置,也拿起勾线笔蘸墨书写。
他已经了解了整个故事,提笔就在阮菁留空的位置,根据故事情景画面写了起来。
阮菁没空留在他身边看,但以阮浩然的聪明,相信他不会搞砸的。
阮菁煮好饭的时间,阮浩然已经完成了注解。
他把所有纸张的墨迹都晾干了。
阮菁过来一看,果然是能做首辅的人啊,看看这字,清新的簪花小楷,却一点女气都没有,蕴含着一股坚韧的力量。让人赏心悦目!
阮菁认为:故事还是一般,字却很好了!
“哇!真好!咱们应该怎么开价呢?”
阮浩然看着阮菁亮晶晶的星星眼,像是她面前的都是银子一样。财迷的女人!
“一两!”
“这么贵?怕没有人买吧?”阮菁有点担心,开价也太高了点。
“会有的。”阮浩然很肯定的说,他的字,上一世在文人圈子里,可是千金难求。加上阮菁的画功,一两已经是贱卖了。放在京城,这得过百两一本才对。
“哇,一两银子啊!”阮菁捧着纸张,小心翼翼的把它们放到另一张桌子上,吃完饭,她还要画封面,然后才装订。每个故事页数相当,所以价钱就一致。
阮浩然看着她的样子,就这么一点点银子就满足的小女人,禁不住嘴角一扯,很快就又恢复原样。
阮菁要么不做,一做就画了好几个故事,还包括了民间故事等!每一个故事十本,连带着阮浩然也跟着她忙了好几天。
县城里也不是每天都是热闹的,就和乡镇一样,赶大集的日子,也是有定数的。
到那时,附近乡镇里的人,做生意的赶着来摆摊,有个闲钱或者家里办喜事的,都喜欢到县城里购物!
正阳县城里大集的日子就是缝一、三、五日。
阮菁推销连环画,也是放在大集的日子开始。
以前集雅斋是不分日子的,因为都是读书人用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会买。
而阮菁这些连环画册,就算不看文字,单纯的看画面也能看懂的故事,孩童和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
今天就是十一号,大集日。
鉴于集雅斋的门面比较小,阮菁一大早就在门前摆上一张小几,她的故事书分类摆好,每一个故事的画册摆上五本。
分别是《曹聪称象》,《司马光砸缸》,《田螺姑娘》,《孔融让梨》,《女娲补天》五个故事。
阮浩然跟阮菁说过,万象国的民风比较开放,故事这类的东西没有什么禁忌,神话灵异传说这东西,到处都有。阮菁就放心大胆的写了。
阮菁第一次做推销,又兴奋又紧张,毕竟一两一本的连环画册,未必有人舍得买!她上一世听说老辈的人买一本连环画册只需要一毛几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