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江文岚和胡园园一睡醒,就去隔壁敲门,把胡小弟也叫了起来。
三人快速洗漱一番,又去离招待所不远的国营饭店吃了早饭。点了油条豆浆,还有粢饭糕。
吃完饭,三人跟店里的服务员打听好如何去豫园。先在门口坐18路公交车,大概九站地,在河南路福佑路下车,再问路,走几分钟就到了。
三人按照指示,顺利坐上了18路公交车。车上人不算多,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一路上,胡小弟兴奋得不行,眼睛一直望着窗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到了河南路福佑路站,他们下了车,按照路人的指引,没一会儿就来到了豫园门口。
清晨的豫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斑驳驳。江文岚他们买了票,走进园内。园内古色古香,亭台楼阁,曲径通幽。
他们顺着小路,很快就找到了听戏的园子。此时园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家都安静地等待着样板戏开场。
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胡园园从包里拿出瓜子,分给大家。江文岚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感受着周围的氛围,心中满是期待,想着等会儿精彩的样板戏就要开演了。
就在这时,旁边一位大爷热情地跟他们搭话:“小囡,小伙子,侬拉是外地来额伐?迭个豫园额样板戏老崭额,交关地道!”
胡园园笑着回应:“大爷,我们是从外地来的,听说这里今天有样板戏,专门过来看的。”
正说着,舞台上的灯亮了,锣鼓声起,演出开始。
先是一段激昂的前奏,演员们粉墨登场。扮演杨子荣的演员一开口,那字正腔圆的唱段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现在的人娱乐太少,胡小弟眼睛都看直了,小脑袋跟着节奏轻轻晃动。
江文岚和胡园园也沉浸其中,跟着哼唱。一曲唱罢,台下掌声雷动。
接下来的《海港》同样精彩,演员们的表演细腻生动,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演出结束后,江文岚三人还意犹未尽,一边讨论着精彩的剧情,一边慢慢走出园子,打算再去豫园的其他地方逛逛。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欣赏着园内的湖光山色。突然,胡小弟兴奋地指着前方说:“快看,那边有个小池塘,里面还有金鱼!”三人快步走过去,只见池塘里五颜六色的金鱼在荷叶间穿梭嬉戏。
胡园园童心大发,从兜里掏出一块窝头,掰成小块扔到水里,金鱼们立刻聚拢过来抢食,引得他们哈哈大笑。
走着走着,江文岚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古旧的亭子,周围种满了翠竹。她提议去亭子里歇歇脚。
当他们走进亭子,坐在石凳上,江文岚偷偷问胡园园,“你说我折一根竹子会不会被抓?”
胡园园瞪大了眼睛,悄声说:“这可使不得,这豫园的东西哪能随便折呀,被工作人员发现了,咱们可就麻烦了。”
江文岚有些不死心,嘟囔着:“我就折一根,应该没事吧,我就是想试试能不能种在自己家里,以后能有竹笋吃。”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严肃地说:“几位游客,这竹子是园区景观,不能破坏的。否则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江文岚脸“唰”地红了,赶紧解释:“同志,我就是随口一说,没打算折。”
工作人员看了看他们,点了点头说:“这豫园的一草一木都是公家的,偷摸拿了后果很严重!”说完便离开了。
江文岚吐了吐舌头,不敢再提折竹子的事儿了。
三人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在豫园里逛了起来,欣赏着其他的美景,把折竹子的小插曲抛在了脑后。
临近中午,三人出了豫园。
他们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得赶紧找个能吃饭的地方。
在豫园门口,他们看到有卖大饼的小摊,胡小弟眼巴巴地看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可江文岚觉得大饼垫垫肚子还行,一顿饭,光吃这个可不够。
他们沿着街道继续找,看到一家国营饭店,招牌上写着“上海风味”。
江文岚拉着胡园园和胡小弟走了进去。
饭店里人还挺多,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张空桌坐下。
服务员走过来,递上菜单。江文岚看着菜单上的价格,有些犹豫,毕竟他们出门带的钱也不算多。
但想到好不容易来一趟上海,还是决定点几个特色菜。
他们点了油爆虾、生煎包和青菜豆腐汤。不一会儿,菜就上桌了。油爆虾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生煎包皮薄馅大,咬一口汤汁四溢;青菜豆腐汤清淡可口。三人吃得狼吞虎咽,直呼好吃,这顿饭吃得既满足又开心。
吃饱喝足了,他们走出饭店。
此时阳光正好,照着人身上暖烘烘的。江文岚看了看表,觉得时间还早,便提议去人民公园逛逛。
胡园园和胡小弟都举双手赞成。
人民公园是海市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园内绿树成荫,有大片的草坪、湖泊。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划船,享受悠闲时光。
公园内还时常举办一些展览活动,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景点。
只不过现在没有展览活动了,都是贴满了标语,时不时有人在此集会,宣讲语录和新思想。跟江文岚他们去串联差不多。
三人沿着街道往人民公园走去,到了人民公园门口,买了票进去。
园里人来人往,有散步的老人,有玩耍的孩子。
他们找了个湖边坐下,看着湖面上游船荡漾。
胡小弟又坐不住了,吵着要去划船。
江文岚和胡园园相视一笑,便带着他去租了条船,在湖里划了起来。
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这一天的游玩,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现在街上虽然宣传的人不少,但是还没有被别有用心的人把权利用,也还没有走火入魔。
大部分人还是沉默的过着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