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晴雪拿了两个牛皮纸袋给景阳:“这是给景淮的结婚贺礼,这份是给你们家的,下周我们就要搬走了,啥时候回来还不一定。”
景阳连忙推脱道:“只给景淮的就行,我早就结婚了,我家也不缺。”
虽然是在牛皮纸袋里,但看模样好像是钱和票之类的。
景阳不想收。
他从心底里觉得这东西他不能收。
沈晴雪挑眉:“那你的意思是说以后不来往了吗?”
“……”
景阳最终还是把两个纸袋都接了过来:“确定哪天走了吗?我来帮你们搬家。”
“还没定下。”
“那……到了之后来个电话,通信也行。”
“行。”
景阳见沈晴雪答应的爽快,就笑了笑。
想着等下周每天都过来看看,搬家之类的可能不需要他。
他主要是想要来给小妹一家送行。
这几年的日子他过的很安稳。
景淮结婚了,听说过两个月就能生孩子,到时候他和媳妇儿过去看看帮忙伺候月子。
他家和小妹这边也安稳的相处了。
唯独亲爹景援朝那边他一直没多说一个字。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那些糟心事儿就他自己知道吧。
弟弟和小妹都各过各的日子就行了……
*
回到家。
景阳就打开了属于他的那个牛皮纸袋。
看到里面的东西他脸上的笑意慢慢的淡了。
当再看到景淮的那个里面的时候,笑容完全没了。
景阳媳妇从外面把晾晒的衣服拾进来 ,见他呆呆的坐着,边叠衣服边问:“看啥呢,这么入神?”
景阳没说话。
只是默默的转过身,不一会儿就传来景阳的哽咽声。
“……刚刚还好好的,咋……咋这么多钱和票?
这些都是?
你小妹给你们这么些东西你该高兴,高兴的哭了?”
“应该说是还。”
“还?”
景阳媳妇看完他们那包还看不太出来,但等看完景淮的那个袋子就知道她男人为啥哭了。
景淮这几年往京都汇了不少钱和票。
有给他们家的,也有给沈晴雪的。
而此时,在那个牛皮纸袋里,一笔笔的钱和票都整整齐齐的码放着。
上面还有一个纸条清清楚楚的写着哪天给的,多少钱。
就……
就挺让人心寒的!
“我们家帮了她家这么多,她怎么还这样啊?”
景阳哑着嗓子怼她:“她给你工资了,逢年过节的东西也没少,现在还把咱们给出去的钱和东西折了价,我想问你想怎么样?”
“我……我这是为你说话,你别不识好人心!”
“那也不能胡乱八扯。”
“……这些怎么办?”
当时拿工资拿东西的时候有多高兴,现在景阳就有多灰心。
他还以为小妹终于接受他们了。
原来并没有,一直都是记的明白的,分的清楚的。
看着那些钱和票,景阳媳妇其实还是挺眼红的。
他们这份至少也得有5、600块钱。
没想到这几年已经给出去了这么多钱了吗?
小叔子景淮那份只会更多。
要是他们家有这些钱,再加上家里的存项,就能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家里这些年可一直都特别的不容易。
公公跟着那个景丽丽一去就没回来过。
婆婆坟头草都长的几尺高了。
眼下要是……
算了,这不是她能说了算的。
刚刚她就说了一句沈晴雪的不是,就被她男人说了。
不管是沈晴雪,还是景淮,她都不能说一个不字~
景阳出去给景淮打电话。
以往他们兄弟俩打电话都是固定的时间。
这次,景阳打完电话回来就更沉默了。
只是他没有再坚持什么。
而是把属于他家的那个牛皮纸袋给了他媳妇儿:“家里缺钱就花吧,花不着就存起来,以后给孩子上学用。”
“真……能花吗?”
太突然了。
刚刚还是一副要马上给送回去的模样啊?
景阳垂着头道:“怎么花都行,另外你再租个院子。”
“谁要租?几个人?有啥要求没?”
“景淮一家三口要回来,回头把他的那份给他,院子的事儿你看着弄就行,离咱们别太远。”
“好,包在我身上。这钱,真能花吗?”
“能花,我过几天可能要出差一段时间,你帮我收拾一些东西。”
“知道了。”
景阳媳妇拿着牛皮纸袋高高兴兴的收进柜子里了。
她甚至已经想好要把这些钱存起来收利息了。
工作的事儿她也能多盯着了,真有合适的,家里的钱再加上这些钱就足够买一份工作了。
她只自己高兴去给景阳收拾要出差的用东西了。
并没有看到她男人景阳的眼睛没有一点焦距。
*
顾卫东把要离开的时间告诉了家里人。
沈晴雪就给景阳单位打了电话:“景阳他请了十天假,说是家里人有事儿,你有什么事儿需要转达吗?”
“哦,那不用了,等回头再说吧。”
挂断电话之后,沈晴雪没再去管景家的人。
她把钱和票已经加了一些还给景家了,还以为他会给送回来呢?
甚至都想好不给开门了。
景阳这次倒是直爽,直接就收下了。
那些东西她不缺,但景家却一定缺。
而且沈晴雪也不想欠着景家的,所以就把这几年收到他们的东西都还回去了。
相处归相处,东西她是一点也不想要别人家的。
不管景阳是故意躲着不接电话,还是真有事儿,都没影响。
她按照之前所说的离开的时候说一声了~
景阳自己接不到电话,就不该怪到她头上了。
沈晴雪看看时间还够,特意去了一趟传说中的友谊商店。
顾卫东换到了一些外汇券,可以在这友谊商店里买一些特殊的东西。
来这里的大多是外国人,还有一些政府的官员。
普通人连这边的大门都进不来。
因为这里只会收外汇券,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他们可能活了大半辈子连外汇券什么样都没见过。
沈晴雪买了巧克力、皮鞋,还有搓脸油,还买了一支口红。
都是进口货!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都死贵死贵的。
看着友谊商店那高高在上的大门。
沈晴雪下定决心要去南方一趟。
随着1980年深城作为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成立。
报纸上报道了多少次了。
还说那边的政策特别宽松,东西早就很全面了。
沈晴雪打算等在新家安定下来,她就去一趟深城。
拒绝了那么多家单位的招揽。
可不就是为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浪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