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朗那厢又小声的同计应玄嘚瑟上了,“你看到了吗?我们家这宅院、这房舍屋子全都是知春一个人白手起家挣起来的,还有家里的下人,也都是她买回来的。知春不仅能干,挑人的眼光也好,秦青嬷嬷、木香都很能干,就连她接回来的春分也与别个不同......”
计应玄牙都快咬碎了,心里暗骂废物,你还有脸说?
不过他现在已经知道了点儿梁明朗前几年应征入伍的事儿了,所以没有骂出来。可越是如此,计应玄只要发散想想些年知春一个人可有多难,就更觉得梁明朗根本不配当个男人。
“许夫人一定很辛苦。”
“是啊,幸好有里正他们和村里好心人帮忙,她自己又好本事,做了魔芋豆腐、魔芋丝、冰粉与人合伙天天进城售卖,慢慢积累了不少本钱。还有红薯和土豆你知道吧?还有打谷机和风车、舂米的水碓,都是她折腾出来的,就跟你尝过的西红柿一样......总之她就是很厉害,一时半会我跟你啊,也说不完,你没事儿可以跟秦青嬷嬷和我们村里人聊聊,大家都比我清楚,”
计应玄哼了一声没搭理梁明朗。
既然来了这儿,根本不用梁明朗说,他当然会打听有关知春的一切。
只是,他心里忽然有一点儿不安,他忽然觉得梁明朗口中说的这个知春,为什么跟他的知春一点也不一样?他甚至有点恍惚的觉得,这完全就是两个人。
不,不会的!
晚饭的时候,计应玄尝到了秦明朗说的魔芋豆腐、魔芋丝以及土豆,还有一盘子红彤彤煞是好看诱人的香甜草莓。
排骨烧魔芋、魔芋丝炖鸡、酸辣土豆丝都很美味,草莓也很香甜而饱满多汁,只是计应玄心里越来越惶恐,这真的是知春做的味道吗?
他食不知味,胸噎气堵。
天色渐渐暗下来,计应玄很快摒除乱七八糟的心烦意乱,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梁明朗。
那意思梁明朗再明白不过,这小子是警告他不许他动知春。
梁明朗冲他轻轻点头,示意自己还记得答应过他的话,让他放心。
若不是看在许氏的份上,他才懒得应付他。
不过应付也就是表面应付而已,只要他没看见,就算自己没食言。
晚间回房,梁明朗便迫不及待抱着许知春亲吻,吻到怀中人捶他推他他才轻笑着松开她,“今日赶路累不累,腰酸不酸,我给你揉揉。”
“不、不用啦!”许知春哪儿还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毕竟他连掩藏都没有掩藏,眼神暴露了一切。
“累,我只想睡觉。”
她也没掩藏自己的心思,任由眼神展露一切,大大方方。
真的想睡觉。
梁明朗笑起来,低沉的笑声响在耳畔,温热的气息烘得她脖子和耳根子也有点儿发热,许知春半边身子都酥麻了,“明朗,不许笑啦。”
“没笑你,乖。”梁明朗只当她脸皮薄,轻轻亲了亲她脸颊,眼看着白皙的肌肤在晕黄烛光下泛着淡淡的粉,更觉喜爱不已,没忍住飞快的又蹭了蹭,在许知春再次控诉前将她拦腰一抱往床榻走去,“你睡,我也睡了。”
许知春控诉的话咽了下去,点头“嗯”了一声,躺在床上主动往里去了去,梁明朗不再理会那张榻,自然而然躺在她身边。
梁明朗起来的时候,计应玄已经穿戴整齐、整理得干干净净,在院子里盯着那丛将开未开的绣球花出神。
看见梁明朗,他下意识朝他身后看了一眼,没有看见许知春,他松了口气。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逃避什么、又在矜持什么,或者,算是自欺欺人。但他现在宁愿自欺欺人,什么都不愿深究。
唯有一点,他看梁明朗怎么都不顺眼,阴阳道:“梁老爷好歹在军营里待了几年,怎么一点好习惯都没养成?你们在军营里的时候也起这么晚吗?”
梁明朗:“不比你们读书人,那叫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计公子起的倒早,什么时候考个状元啊?”
计应玄不屑嗤笑,“肤浅!”
他本来就是状元,说出来怕吓死他。
但他自己并没怎么当回事就是了。
若他愿意,高官厚禄唾手可得。
可他不稀罕,他从来没拿这个炫耀过,他只想要知春。
许知春还没出屋子就听到院子里两个人在拌嘴,想了想,转身从后门出去,她不想掺和,因为她没有办法“说句公道话”。
计应玄相貌出众,风度翩翩、温润如玉,是最讨婶子大娘、大姑娘小媳妇们喜欢的那一款,他想在村子里打听什么轻而易举。
越打听,越沉默。
甚至秦青嬷嬷不知道听到了些什么,替她家老爷生出了危机感,还以为计公子是来挖她家老爷墙角的——虽然事实上非要这么说也不是不行?
秦青嬷嬷便故意在他面前旁敲侧击、侧敲旁击,大说特说夫人对老爷有多么多么情深意重、不离不弃、相思成狂,把计应玄给郁闷的。
秦青嬷嬷对知春很好,忠心耿耿,他连怼她都做不到,只好自己一个人生闷气,尽量绕着秦青嬷嬷走,耳不听为净。
许知春在村子边上买了一块四亩多的地,让杨小安负责雇人将地整平、盖一座做魔芋豆腐的作坊。
这样以后再做魔芋豆腐就不用上家里来了,往那边去便好。
如今梁明朗回来了,小燕、珠儿小婶、小鹃她们频繁出入总不太好。
就算大家都坦坦荡荡,到底男女有别,有些时候不太方便。
地基终于整平,建造工坊的各种原材料也都入场,工人们也都雇好了,这日黄道吉日,正式开工。
许知春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作坊是什么样的,不放心工人们,怕他们理解不了,所以决定最开始三四天天天盯着勤快点,以保证工人们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建造工坊。
这第一天尤其重要,她亲自跟工头和两个小头目讲了半响,哪里应当建造什么、各建筑彼此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应当如何,对,决不能改、仓库多高多大地基必须要多高、前后院各留多少空地、仓库与加工坊之间一定要建连廊、排水的阴沟、阳沟也要用青砖砌好,尺寸统一,将来方便清理......
梁明朗和计应玄都陪着她一起。
梁明朗理所当然陪在她身边,他虽然不说话,但有他在,工人们的态度显而易见的恭敬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