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升,金光洒满长安城,皇宫的琉璃瓦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朝堂之上,群臣云集,气氛紧张而庄重。李浩然的策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今日的朝会,注定不同寻常。
“陛下,臣以为李浩然之策过于冒险,我大唐国力尚未恢复,岂能轻易言战?”御史大夫李泌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目光如炬,直视着李浩然。
李浩然站在群臣之中,面色从容,他知道今日的争论不可避免。他微微一笑,拱手道:“李大人,战争固然消耗国力,但若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和平,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李浩然,你这是在玩火!”杨国忠怒目而视,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谈是国之大事,岂能儿戏?一旦叛军反悔,我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浩然的目光转向杨国忠,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杨大人,和谈并非儿戏,而是策略。我们的目的,是争取时间,整顿军备,待时机成熟,一举平定叛军。”
“哼,纸上谈兵!”杨国忠冷哼一声,他对李浩然的策略嗤之以鼻。
这时,太师陈玄礼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沙哑而沉稳:“诸位,李浩然之策虽有风险,但也不失为一种尝试。我大唐若能借此机会恢复国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支持与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有的大臣认为李浩然的策略太过冒险,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乱;有的则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可以借此恢复大唐的国威。
李浩然站在朝堂中央,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他知道,自己的策略能否被采纳,不仅关乎大唐的命运,也关乎自己的未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开口:“陛下,诸位大人,臣深知此策风险,但若不采取行动,叛军势必日渐壮大,届时我大唐将更加被动。”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他继续说道:“臣建议,我们可以秘密派遣使者与叛军和谈,同时加强边防,整顿军备。若叛军诚意和谈,我们自然可以避免战乱;若其有异心,我们也能做好准备,一举平定。”
朝堂上,议论声渐渐平息,大臣们开始认真思考李浩然的话。李隆基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他知道,这个决定关乎大唐的未来,他必须慎之又慎。
“陛下,臣认为李浩然之策可行。”翰林学士白居易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年轻而有力,“我大唐若能借此机会恢复国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隆基的目光在白居易和李浩然之间徘徊,他知道,这两位年轻的官员都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朕已知你们之意。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三思量。”
朝堂上的气氛渐渐平息,大臣们陆续退出,但心中的争论并未结束。李浩然站在朝堂中央,他知道,这场争论只是一个开始,大唐的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