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石殿朝堂
幽幽抬眼,瞬也不瞬的盯向皇甫子阙。
那样子,像是恨不得将目光化作两柄利刃直直射瞎对方的眼睛。
该死的皇甫子阙,合着他能与穆云雅走到那一步,还是利用的自己?
呵!你给我等着,回京后再跟你好好清算。
穆云斐倒没多少反应,早就猜到对方一定是使了什么卑鄙的手段。
面无表情的为烤肉上刷上一层油脂,心中的某个决定几乎和龙渊不谋而合。
皇甫子阙用指尖尴尬地蹭蹭脑门。
第一次发现这个读心术并不是啥好东西。
什么时候才能消失?要一直都这样的话,那也太可怕了!
不管是对穆云雅,还是对他们。
他不需要再听她的心声了,以后她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还不行吗?
小巨坑你他妈是真的坑啊!
本少宁愿被她一直窥探心声。
是哦!要是对方能听到自己的心里话就好了,那样得省去多少麻烦?
“呵呵!子阙以前总说他没咱们聪明,我看他挺足智多谋的!”傅庭玉抿住嘴唇,极力的憋笑。
帝天隍只不露声色的看一眼众人便继续用刀叉慢条斯理的切割起一小块烤肉送入口中。
这种被完全隔离在外的感觉真是愈来愈不美妙了呢!
以前遇到这种事,穆云斐都会时不时用唇语给自己复述。
当那家伙不愿意复述时,便是问了也得不到答案。
“那我自己吃!”皇甫子阙自动忽略掉傅庭玉的讥诮声,无所谓的举起烤肉大快朵颐。
被女孩儿拒绝,也没感到多气馁。
心急是吃不到热豆腐的。
如今最烦恼的当是如何才能把穆云雅的那群兄弟都弄到这一界来。
这才是破局的最大关键!
“对了,你们说那条蛇那么厉害,那它先前身上的那些伤是怎么来的?”
短暂的休息了三个小时后,大家就又背起行李开始向大殿进发。
傅庭玉见问话的是云丹,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曾对不起她过。
以前他也以为是云丹拖着不肯退婚。
直到来关霞山的路上跟云丹聊过一次后,才知道对方早有退婚的意思。
是自己的父母还有云叔叔坚决不愿他们两个分开才引发的这场误会。
于是耐心地为其解说道:“一些是动物咬的,但大部分都为物体所导致,
应该是在周围觅食时遇到了泥石流一类的危险。”
穆真见他们聊的热闹,就也加入到了探讨中:“壁画上说其他南陀巨蟒都是在万山森林觅食,那这条呢?
关霞山里除了一些猴子,好像也没什么大型动物,它平时难道就吃猴子?”
关霞山的气候,可不适合太多动物种类生存。
那那玩意儿平时都吃什么?
云丹:“关霞山周围还有好多气候正常的小山,就南陀巨蟒的速度,爬过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大家就来到了宫殿前。
整座宫殿都是由石头和少量木料砌成,掉的严重,看起来有点破败的感觉。
保镖们自觉的举着武器过去把门推开。
‘吱呀!’
厚重木门缓缓打开,一股浓重的历史气息瞬时扑面而来。
“动作轻点,我的天,远了看还以为是彩绘的石门,没想到这全都是珍贵的金丝楠木,
历史上也没写周西王这么有钱的啊?”一位中年女人爱不释手的抚摸着木头门。
其他专家也生怕那些保镖动作太粗鲁,损坏到这些木料。
好吧,穆真承认自己就是个文盲,他只知道金丝楠木很值钱,但不知道它们能存在几千年而不腐。
“所以这两扇门也是宝贝?你觉得能值多少钱?”拉过云丹低声咬耳朵。
他要不要分一扇走?还有梁上那些木料,不知道是不是也都为金丝楠木。
正好跟在后面的矮狐歪头去看那些对着木门叹为观止的专家,不待云丹开口就先是一声嗤笑:“这个你就别想了,
你今天要是能从他们手里拿到这门,我从此就随你姓。”
“凭什么?我也是一份分配权的。”穆真不以为然,想了想,撞撞矮狐,挤眉弄眼的问:“它真的很贵吗?”
“不是钱的问题,就像前面的宝库,你看他们在乎那些金山银山吗?他们最在乎的是墙上的那些绘画,
那几乎记录着周西王的一生,这叫保护历史传承,
凡事专家不让动的东西,你都不要试图去和他们争辩,没有用,他们说不让拿就绝不会让你拿走的。”矮狐也放低声音跟二人提建议。
有磨嘴皮子的那个时间,不如用来选宝贝。
见她俩还在看那门,有些无奈:“记住我说的话,
像是周西王身上穿戴的,还有印章,和一切带字儿的东西都不要想着去争,
惹急了他们连自杀这种事都搞得出来,兄弟我深有体会。”
云丹登时黑脸,不满于对方的这个提议:“你这话说的,古墓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些带字儿的,凭什么不能拿?
你是不是因为加入了太子旗下,所以就故意来诓我们?”
刚才在宝库她就打开过一个石箱子,里面全都是散乱成堆的玉简、竹简,她都准备好提醒穆云雅一定要选中那个箱子了。
现在怎么直接放弃呢?
就那一箱子东西,能抵过无数箱的宝贝。
矮狐舔舔嘴唇,耸耸肩,只回了她们四个字:“还原历史!”
就这么简单!
“这不会就是……狄夫人吧?”
不知是谁传来一阵惊呼,穆真赶紧跟上去,等保镖把灯具都安排好后,才被里面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来。
【我天,还真是一座朝堂!!!】
大殿的布局跟穆真曾看过的一部秦代宫廷剧的朝堂很像。
粗壮的龙纹石柱,一个个列队站立整齐的陶俑,殿上锈迹斑斑的纯金宝椅上,坐着一位栩栩如生的石像,头戴冕旒,眼神如炬,威震四方。
那应该就是周西王的部下按照他的模样雕刻而成的石像。
陶俑们均是一身朝服,手持朝笏。
乍眼一看,真像是走进了百官上朝的庄严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