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送货的战士,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景熵望了望天色,心想:大概人员是明天到吧。
命令下得很急,没给98制冷器厂太多考虑的时间,只能把手上项目较轻松、时间相对宽裕的工程师和工人抽调出来,派到125厂。
第二天清晨。
98制冷器厂厂长办公室里。
淡淡的阳光从宽大的窗户洒入,操场上晨跑的口号声隐约传来。
被选中的三名工程师和工人群里的小组长们七嘴八舌地反对着。
没人愿意从条件优厚的98制冷器厂调到125厂干活。
毕竟许多人是从125厂过来的,所以98的人对125厂现状十分清楚。
位置偏远,周围没什么娱乐,下班想找地方放松一下都难。
再有就是住宿条件差,那的宿舍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连空调都没有。
还有食堂,能跟98制冷器厂比吗?
而且,一些老工人已经在98厂附近安家,家人都在这边,实在舍不得搬家。
最关键的是,125厂设备老旧,根本难以开展工作。工人还好说,服从指挥,不会用设备总有工程师教。
但这三位新晋的工程师,毕业也没多久,对老一代设备可能都不熟悉,这可是个很尴尬的问题。
派过去要是不会干活,那去干嘛,这不是丢脸吗?
大家都是名校出身,结果到了那儿连设备都不会开,产品也不会制造,传到上级那里,他们会怎么看我们?
这关乎我们的前程啊!
三个工程师不得不反对,你要是说普通工人也就算了,去了开机、按图生产,按量按时完成任务就行,不用多操心。
但工程师们不同,他们该怎么开始生产呢?
什么标准?
中间的细节全靠他们把控和分配,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指导工人生产出优质产品。
听说这次任务是总指挥亲自下的令,足以说明这次任务非同小可,上头领导都盯着呢。
做好了当然好,搞砸了,哼,恐怕真的会影响前程。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98制冷器厂是龙国最大、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制冷器厂。
反正,人手、设备一应俱全,最优条件都具备了,既然有了好产品,为什么不在这里生产,非得跑到偏远的125厂去?
那个厂子废弃了多少年了,设备还能转吗?都是一些旧时代的古董了!
要知道,制造制冷器的这些设备,很多都是大型机械,就算想从98厂运到125厂,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
别说这些工程师想不通,连厂长也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头催得急,可话又说得模棱两可。
这事还真不能怪厂长。
因为袁皋确实没跟他讲得太明白,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景熵。
本来见识了螭吻军刀的威力,按照袁皋和总指挥的意思,是打算批量生产高质量的螭吻军刀。
那种能直接穿透45毫米厚钢板的螭吻军刀,一旦批量生产,影响力将无与伦比!
甚至可能震撼整个军界!
不过随后接到了通知,说这种绝版军刀根本无法批量生产,因为它是由陨铁锻造,材料极为稀有。
无法批量生产,就不能在军队中推广,这事就得缓一缓,不然一旦传出去,景熵名气必然大增,却又没法实现批量生产,到时候肯定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这对景熵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袁皋和总指挥都是老江湖了,自然不可能捧杀景熵,而是要小心地扶持他成长。
因此,对于一些细节,袁皋对98厂的厂长也不能完全透露。
如果景熵能经受住这次考验,生产出可靠且高质量的军刀,比现有的军刀提升一个层次,那就是个可用之才。
将来袁皋、总指挥必定会用心栽培,让他在部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毕竟景熵是真有本事,他们给景熵撑腰,也是有底气的。
但如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连点水花都激不起来,这事儿就得另议了,到时候别说螭吻军刀的事会永远沉寂,连景熵的前途也可能成问题。
毕竟他是个义务兵,没有显着贡献,能不能留在部队都是个大问题,他可是连正步都走不好的义务兵啊。
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部队是不会养闲人的。
98制冷器厂的厂长拍着办公桌,对即将被派往125厂的三名工程师和工人小组长吼道:“吵什么呢?”
看到厂长发起火来,工人们的小头目立刻闭紧嘴巴,脖子一缩。
最前面站着的三个年轻工程师,血气方刚,个个心里憋着不服气。他们几个加入98冷冻兵器厂没多久,都是从国防科技大学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学霸级人物。
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们渐渐找到了门道,开始在98厂站稳脚跟,眼看着就要成为厂里的科研主力了。
这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接下来的几年更是关乎前程的关键期,突然说要把他们调走,还不告诉归期,甚至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数,这叫人怎么接受得了?
未来的路都快看不见了啊!
人嘛,总归是往好处想的。
虽然大家现在的身份摆在这里,可同期的同学们一个个飞黄腾达,自己却窝在这个偏僻的山沟里混日子,实在是心里不甘。
“厂长,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关键是125厂那设备,您也知道,都是酥休时期的古董了,咱们去了也是两眼一抹黑,搞不定啊。”
领头的工程师是个微胖的小伙子,也不敢真的跟厂长翻脸,笑眯眯地解释着。
厂长瞪了他一眼:“不懂没关系,有人会教你们。
98厂里有个义务兵,技术相当厉害,你们到了那边,都要听他的指挥!
只要配合好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