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 年,美国对于拓展自身利益的渴望愈发强烈。为了能够找到那一条对华贸易的最为便捷的路线,从而抢先一步占据先机,争夺美国西海岸那令人惊叹不已的自然资源。
当时担任美国司法部长的帕尔默,经过深思熟虑后,郑重地向总统提出了一个极具野心的建议——建立中国殖民地。
与此同时,他还提议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入到西海岸地区,借助这些勤劳坚韧的劳动者之力,助力美国西部的快速发展。
至 1862 年 7 月,林肯总统签署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太平洋铁路法案。
这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当它成功扫清道路并最终完成之时,将会实现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完美连接,这种连接所带来的影响,将彻底颠覆以往的对华贸易格局。
而此时,那些被蒙骗淘金的在美中国矿工们,恰好能够补足铁路建设所需的庞大且廉价的劳动力。
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美国其他族裔的铁路工人,凭借着自己所谓的“权益”,理直气壮地要求资本家给予每天 10 美元的高薪,并且还规定工厂只需工作 8 小时,除此之外,还要享受下午茶以及各种工伤补贴等优厚待遇。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工人们却显得如此朴实无华且默默付出。他们平均仅仅只要求 5 美元一天的微薄工资,甚至还有人即便只有 3 美元也愿意投身于这项艰苦的工作之中。
他们常常不知疲倦地工作到深夜,中间除了匆匆忙忙吃上一顿饭之外,几乎不会进行任何其他的娱乐活动。
在他们的心中,似乎只有通过不断地劳作,才能换取一家人的温饱,根本无暇顾及那些所谓的“福利”和“休息”。更让人感慨的是,在面对施工中的伤亡风险时,他们也毫不在意,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美国的铁路事业贡献着力量。
有句话讲到,“太平洋铁路每一条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人的尸骨”。
但这样的中国人更加激起了白人工人阶层的强烈愤恨,在排华的狂热时期,加州甚至在1881年宣布将当年3月6日作为假日用以大规模的来支持制定。最终于1882年通过。
“这个国家曾是所有人的自由国度,除了中国人。”
该是针对大量华人因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工作而迁入美国西部所作出的反应,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
这使得当年来美国打工的中国劳工,都成为了非法滞留者。已在美国的中国公民,也无法成为美国公民。
它与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法律都不同,准确地讲,是一个真正全面的限制性法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以法律形式将一个群体和国家排斥。
而这便是那一份极为独特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手稿,它如同璀璨星辰般静静地躺在李自强的手中。
这份手稿正是由那充满创造力与激情的李晓龙精心打造而成,名为《勇士》的电影剧本所设定的故事背景。
那一个个生动描绘的场景仿佛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仿佛能将人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之中。
当李自强轻轻触摸着这份手稿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涌上心头。
他深知,这份手稿背后蕴含着李晓龙无尽的心血与才华,那是对电影艺术的深深热爱与执着追求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李自强才会这般坚信,拥有如此坚定信念的李晓龙,无论邵氏抛出多么丰厚的片酬作为诱人的筹码,都绝对不会轻易地与邵氏达成合作。
因为在李晓龙的心中,有着更高远的目标和更纯粹的追求,那是对于电影艺术的极致探索与展现,绝非金钱所能轻易左右。
他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只为了能够创作出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将那份独特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观众。
华人劳工大量输入美国,为当时美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由于语言不通和缺乏组织,华人劳工成了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的人群。
华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够团结起来,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甚至稍微有做大的迹象就会被同胞碾压。美国人甚至可以推出来,专门针对华人,却没有敢这样对付爱尔兰人、黑人。
李晓龙自然不会将目光局限在拳脚之上,他想通过《勇士》向外界发出呼吁,让主流社会看到华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这样的坚定信念与宏大抱负,根本无法在邵氏这个环境中得以实现。
正因如此,李自强心中无比笃定,他清楚地知道,当李晓龙历经了初期那些金钱对人产生的巨大诱惑之后,凭借着内心深处的那份坚守,必然会再度回想起自己最初的初心以及远大的理想。
而此时此刻,李自强所要做的事情,并非绞尽脑汁去想出更为诱人的理由,而是默默地给予李晓龙一些宝贵的时间,让他能够静下心来,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
李自强始终充满着自信,这份自信如同坚实的基石,让他有足够的耐心可以等待下去。
然而,在一旁的家和总经理邹温怀,却因为此事而焦急不已,坐立难安,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李自强见状,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轻声安慰道:“别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只需静静等待,相信李晓龙最终一定能够找回自己的方向。”
他深知,此刻的耐心等待对于李晓龙来说至关重要,只有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让他真正地成长与蜕变。
邹温怀也是多年的老江湖了,自然知道自己不能让老板替自己担心,于是试图转移注意力问道,老板,您说的新时代到底是什么?
李自强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我说的是时代的变化和电影行业的新趋势。大厂制虽然能带来一定的规模效应,但也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不利于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所以,是时候做出了改变,应该打破这种僵化的体制,迎接新的时代。”
邹温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那接下来呢?新的时代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适应和把握这个机会呢?”
李自强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新的时代将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电影人们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华。也就是独立制片。
邹温怀疑问道,“独立制片?“”
李自强解释道:“对,我们要与邵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不能在大厂制的压榨下,去追求艺术的创作。”
李自强站起来,继续说道,“公司也不用像大厂制那样养那么多人,只保留最基本的行政团队就好,开戏的时候,也不局限于公司内部,而是在整个行业里挑选出最适合的人选来组成剧组。项目结束就各自解散。”
“拍摄的时候,可以由公司的制片、或是导演,甚至可以是这部戏中的主角大腕,来主导整部戏的拍摄。也就是,制片人制,导演制,巨星制。而即是导演又是巨星的李晓龙就是我们在香港推行这种制度的最佳人选。”
“公司则基本上,不用过多的参与电影的拍摄。只负责提供资金与影片的发行,电影的创作独立于公司的掌控之外,所以称为独立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