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没想到樱姨娘是属饕餮的,不仅想把家具全搬走,还想让小八把身上的钱和首饰全交出来。”系统还在看戏。
云汐皱眉,“小八没给吧?”
“没给,她身边有嬷嬷和丫鬟看着呢,怎么给,而且嬷嬷还招呼姨娘院里的丫鬟们帮忙盯着,可不能让人把家具搬走。”系统实时转播。
“哟,这嬷嬷挺聪明的。”云汐赞了句,喊道:“小西,你带人去姨娘院子看看,别让人浑水摸鱼,拿了不该拿的东西。”
“是,老太太。”
系统:“小西这丫鬟人狠话不多,办事利索,有她是你的福气。”
云汐嘚瑟道:“我们是相互奔赴好吧,小西以前被人孤立,是我如天神降临般拯救她于水火,若我是男的,她肯定以身相许。”
“哈哈,相互奔赴。”
“切,你个统子哪里知道英雄救美。”
……
两人拌嘴的工夫,姨娘们陆续从侧门离开,每人屋里只剩下了家具,被褥衣物都被拿走,云汐没多说,她遣散这些妾室是有另一方面的考量。
赵国法律明文规定了各个阶级能纳妾的数量,普通农家只有四十无子才能纳妾,齐家这种商贾顶多纳两个,可是赵国开国快百年,很多律法上的规定已经成了空文,有些人心照不宣的违背了,因着法不责众的想法,基本没人遵守,若不是太张扬,原主丈夫恨不得把外面的外室全带回家。
所以齐家在这件事情上是违法的,别管别人家怎么做,她不想留下把柄,尽快打发了就是。
很快,小西来回话,说起了家具的事情,“老太太,那些家具就那么放着吗?我看都还好着呢。”
“你把家具盘点一下,然后让冬竹送到云家村,桌椅板凳给那些读书的孩子用,床这些交给我娘处理。”云汐道。
“好。”
小西:“还有秋岚院的六个仆人怎么处理?”
“我记得老大老三院子只有两个仆人伺候?”云汐想了想问。
小西点头,“他们院里是不愿离开齐家的老仆人在伺候,上次买人没有给两位少爷的院子里送人。”
云汐安排下去,“这六人升为三等丫鬟,各三个送去两位少爷的院里伺候。”
“是。”
秋岚院彻底空了下来,云汐让花匠赶紧在秋岚院里种花,再种几棵樱桃树,她最爱吃樱桃。
至于老太太的翠禧院,云汐不想住进去,但是那是家里最大的院子,也是她这个齐家辈分最大的女人该住的地方。
便宜大儿也催了好几次,毕竟他婚后肯定要和媳妇搬进兰萱院的,所以云汐给翠禧院换了个名字叫星回院,招牌做好后准备搬过去。
不过云汐准备让四女儿也搬到星回院,若是大儿子成亲,她住在旁边的院子有点不合适,星回院很大,住她们母女俩不孤单。
正常三进院落只有三个院子,但是齐家的院子宽度足够,尤其小辈儿们住的院子不大,所以后院分为六个院子、一个小湖泊和一个小花园。
六个院子正着看是不并列的两排,最北边一排从东到西分别是星回院(主母院),正院(兰萱院)和四个小院子,星回院比正院还大些。
第二排是小湖泊、隔开内外院子的内仪门、小花园和四个小小院子,从南到北分别是,星月院、邀月轩、秋岚院和和清风院。
五个庶女和一个庶子就住在邀月轩,等老十再过了七岁生日就要搬到外院住去了,清风院是齐景两口子所在。
这四个院子总面积才和一个主母院一样大,可见有权力的好处,现在云汐住兰萱院,过后搬到星回院,面积更宽敞,比星月院大好几倍,云汐自然想让女儿和自己一起住。
外院从东到西分别是齐显住的东侧院,前院正厅和老三一家住的西侧院。
星回院最北是小花园、中间是五间上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门有两道,第一道是垂花门,走出垂花门东西小房子分别小厨房和仆人房,第二道是正大门叫东角门。
兰萱院有五间上房,两侧厢房,大院子和招待女眷的内院正厅,面积比星落院小些。
星月院等四个小院子更小,只有五间正房,再就是很小的院子和院门,晚上休息时要落锁。
四个院子还共用西角门,云汐其实不大愿意把齐景两口子安排在后院,但是其他的地方没有合适的给他们住,只能如此,星月院腾出来后让几个庶女搬进去,邀月轩独留老十住,还隔着一个秋岚院,应该无碍。
小湖泊南面是前院齐显的东侧院,等婚后可以搬到正院,前院书房院有星回院一半大,布局差不多,只是多了个书房,大门也叫东角门,东角门外是大厨房、家丁房、库房和马厩,以及可以出去的东角门。
中间前院正厅南面依次是抄手游廊、外仪门和正门。
西侧院有五间正房,和东西各两间厢房,大门叫西角门,走出西角门外还有个小院子,是外院厢房和账房,外院厢房是外院管事们和管家的住处。
总的来说,齐家的住处还算宽敞。
测了个吉日,云汐带着女儿搬进了星回院,一家人凑在一起吃了个团圆饭,日子照常过。
“系统,话本子我都看了十几本了,日子还是这么无聊,你说古代那些后院的女人日子还有多无聊啊。”云汐叹气,这些话本子的质量越来越低了。
系统乐道:“你就是闲的,你看你的女儿们的日子多充实,天天学这学那的,累够呛。”
“我就是闲啊,对了,老三的学院还没消息?”云汐皱眉,她又给秦夫子送了礼,拜托她帮忙找个学院,好几天都没消息。
系统:“学院那事儿没消息,你二女儿来消息了。”
云汐问它,“齐瑶来信了?应该是想赶上她奶奶的末七,可惜还是错过了。”
系统:“来了,下午到,还带了不少礼物。”
“礼物什么没必要,这孩子太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