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半,两个炒青菜外加一大盆水煮鱼被端上桌。两家六口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说笑。
陆阳举杯预祝元叔一家春节快乐,一切顺遂。元叔也祝陆阳事业更上一层楼,更祝爷爷奶奶二老富寿安康。
此后,元叔告诉陆阳,村委正借乡政府《返乡青年创建家园》活动的东风,打算把从村里连接到镇上主干道的乡村路做一个路面硬化。
此项工程由乡里扶持、镇上支持、村民自筹三方共同出资的方法,把全长九公里的乡村泥巴路,在原有的基础上铺成水泥路面。
村委的意思是想让村里出去的有作为的中青年人自愿的为家乡做一点贡献。然后,再由村民来分摊余下的工程款,说白了,就是找像陆阳这样的人划缘,打秋风。
此项工程整个预算共计五十八万,镇政府和乡政府财政扶持三十八万,余下的二十万将由村民自筹。
全村六个小队共计八百二十多名村民,分摊到具体的人头上每人有二百四十元左右。这一提议招来不同人的不同声音,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仔细算下来,有的家庭五六口人,一共将为此被分摊上一千四五百元,困难一些的家庭也确实挺难的。毕竟,在当下的年代,还有许多的家庭还挣扎在温饱之间,确实拿不出多余的钱来。
“反对的人多吗?”陆阳问元叔。元叔比陆阳早回来三四天,刚一到家没多久村长就找上门来。
元叔现在在村里也算小有名气,手下领着二十来个工人做事,一年下来也能挣上二十三万块钱。面对元叔这样的大户,村里当然不会放过,自然是希望元叔能自愿的捐赠一些钱,用来减轻村里的负担。
之前村长也找过爷爷,但爷爷以自己做不了主为由,把这事放下来了,说等陆阳回来的时候,具体的事情让陆阳来决定。
“听老徐话里的意思人还挺多的,占了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意。没办法,你也知道,我们村就是一个典型山区,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有钱,许多人家一年下来也存不了一两千块钱,现在让人家拿这么一大笔出来,也实在挺难。
老徐面对这事也够头疼的,一方面上级政府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扶持力度,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以后再想干成这事恐怕就难了。老话总讲,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可村民们又确实有自身的难处,这事就卡在这里了。这才有了找我们的想法,用他的话说,不管多少,那怕一千八百也行,有总比好过没有,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也能为村民减少许多负担。”
村里是个什么情况陆阳是知道的,别的不说,倒回去四五年时间,他家要拿出这一千来元钱,也是绝对不行的。
这一点,陆阳太清楚不过了,现在自己是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可不代表村里人就真正的富有了,除了他家,人人都是有钱人吗?怎么可能,这是山区,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地为生,靠在地里刨食吃饭。
现在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许多人能出去打工挣钱,可真正一年下来挣到手的也不过几千块钱而已,基本养活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外面工厂的老板不是人人都像陆阳这样,愿意把自己的财富分出来,多给一些给干活的工人。更何况村里还有许多人出不去,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只能在家里种地卖粮挣钱。
人人都会说,要想富先修路。可修路就得要资金,不是嘴上空喊口号。眼下有这样的机会,村里这才动起了心思来。
当下国家是富裕起来了,许多地方确实生活生产条件好起来了,可那是沿海城市和一些工农业较发达的地区,政府扶持力度大,村民们吃上了政府政策的红利。
可像陆阳所处的内陆省份以及这样的偏远山区,这是远远没办法和这些城市,这些地区相提并论的。国家大,人口多,像这样的偏远山区还多的是,真正要靠政府财政来解决此种问题,这不现实,短时间也做不到。
“您答应给老徐多少?”陆阳举起酒杯和元叔碰了一下之后,笑着问元叔。
“我呀!我答应了一万。过完年农闲的时候,我也计划把家里的房子拆了重建,毕竟那房子二十来年了,眼下梅子也大了,早就到了说婆子家的年龄,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元叔实话实说道,他这也算尽力了。
梅子一听元叔这样说话,不觉脸一红,几口扒完碗里的饭,丢下碗说了句我吃好了,以回家补补觉为由,赶紧跑开,走的时候,还冲陆阳丢下一个你懂的眼神。
元叔知道女儿辛苦,经常熬夜工作,也不制止梅子的行为。可元叔不知道,这是梅子与陆阳早就商量好的结果。
“算了吧!您的就收起来吧!我来…!”陆阳认真的对元叔说道。
“你啥意思?啥叫我收起来,让你来?”元叔显然是没有听懂陆阳话里的意思,连忙开口问道。
“我的意思是全部由我来承担?”
“所有的二十八万全由你一个人承担?”元叔听后,被惊住了。
“不是这二十八万。”陆阳摇了摇头。
“那你是啥意思,你说明白一点,你把我整懵了。”
“我是说整个这条路的工程预算款全部由我来,不是五十八万吗!我全接了。”陆阳看了一眼元叔,解释起来。
“啥……!”元叔和爷爷奶奶以及元婶儿都同时惊叫一声,异口同声的问道。
尤其是元婶儿,手中筷子上夹着的鱼肉也掉桌子上了,她是被陆阳这豪情的大手笔给彻底震住了。
五十八万元,陆阳说捐就捐出去了,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这就花出去了。
这不是五百八十元,而是五十八万,后面多了好多个零的。元婶费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她开口说道:“小阳,你别逞强了,你也像你元叔一样,意思一下就行了。当然,你的生意比你元叔大多了,可就算这样,你给个两三万不就够了嘛!你辛苦挣来的钱不是钱吗,干嘛要便宜别人。”
“就是嘛!阳娃子,这么多钱,别人一辈子也攒不下来,没必要的,我们不当这个冤大头。”奶奶也不干了,这么一笔巨款,她和爷爷辛苦一辈子,也没挣下一个零头。现在陆阳却要一口气送出去五十八万,奶奶感觉这是在割她身上的肉,可疼可疼了,她又怎么会愿意。
元叔和爷爷震惊归震惊,但还没有出现像奶奶和元婶儿那样的表现。尤其是元叔,他可是知道陆阳公司今年的年终奖就发出去了四五百万元,而眼下这五十八万与之相比,可是真的不在一个量级上。
“奶奶!元婶儿!这没什么,我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点小贡献,也算我的责任吧!村里好多的人都是沾亲带故的亲友,我其他的地方帮他们做不了什么,这点力还是可以出的,也应该出。
这方水土养育了我二十来年,现在我有能力回报一下家乡,我就多付出一些,也算我敬所有的父老乡亲,敬生我养我的这一方厚土。”
“算了吧!就由着阳娃子的意思来吧。他说的没错,这里还是他的家乡,后山还葬着他的父母,他该敬这方土地,是这方水土养大了他。”
爷爷的眼界和胸怀比奶奶宽广得多,他深知陆阳如今家财万贯,对于一些小利小惠并不会过于计较和执着。而且,爷爷明白这次的事情不仅仅是简单的出一笔钱,而是一件积善行德、造福他人的大好事。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这样一来,既能够帮助到他人,又能为自己积德,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所以,爷爷毫不犹豫地支持陆阳去做这件事,并且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和认可。
“你想好了吗?我估计老徐知道你回来,一会儿就得到家找你。”元叔问陆阳。